天天看点

苏翊鸣银牌有误判吗?道具区得分低也许才是硬伤

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坡面障碍技巧决赛进行得震撼人心,最终中国的17岁小将苏翊鸣凭借第二轮的88.70分夺得了一枚宝贵的银牌,这也创造了中国男子单板滑雪的冬奥历史最好成绩。但在比赛结束后,一些其他的声音还是出现了,毕竟看了评分很容易让人觉得裁判组的加拿大裁判给自己国家选手麦克斯-帕洛特分高,压住了苏翊鸣的分数,那么,苏翊鸣这枚银牌究竟有误判吗?

苏翊鸣银牌有误判吗?道具区得分低也许才是硬伤

坡面障碍技巧除了跳台区之外,还有道具区,6位裁判会各自负责一个区域对于单一动作进行打分,还有3位裁判负责打总体分。而如果有观众从资格赛开始看的话不难发现,很多选手在资格赛的道具区都选择做180度或270度的动作,最高不超过540度。而这些选手在决赛时统统上了难度,630度动作成了标配,更有选手做出了810度动作。

苏翊鸣银牌有误判吗?道具区得分低也许才是硬伤

苏翊鸣在决赛3轮比赛中,道具区的3个动作如出一辙——270+270,前空翻下,540度,这说明他在道具区只有这一套动作。所以事后有网友PO出裁判打分对比图,会明显地看出加拿大裁判在两位选手的打分中差别较大,然而这个差别主要是因为两位选手的动作难度差距较大。一般选手会选择在加拿大裁判负责打分的第三个道具区增加难度,帕洛特就用了一个810度下,相比之下苏翊鸣做的是540度动作。但是单看分数对比而忽略难度差别就容易造成一些误解。

苏翊鸣银牌有误判吗?道具区得分低也许才是硬伤

资格赛级别的动作去比决赛,肯定不如对手难度分高。不过苏翊鸣也了解自己的长处在哪,他没有选择取长补短,而是扬长避短,用跳台动作的难度来提升分数,更是做出了全场第一个1800度动作!这也是世界范围内第二个在坡面障碍技巧比赛中做出1800度的选手,不过第一位完成这个动作的美国选手达斯蒂在当时的比赛中也获得了第二名,这说明了转体圈数在这项比赛中并不是完全通杀。苏翊鸣自己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对自己的分数很满意,获得银牌让自己感觉很开心。

苏翊鸣银牌有误判吗?道具区得分低也许才是硬伤

“为什么1800不如1620高?”甚至国外的网友也提出了这样的质疑,不过即使是跳台动作,除了难度系数之外,还有完成分数。裁判会通过选手的空中姿态、腾空高度包括落地情况进行打分,包括选手抓板的动作,甚至抓板的部位区别都会被考虑在内。所以在这项比赛中,并非旋转周数就能够决定一切。

苏翊鸣银牌有误判吗?道具区得分低也许才是硬伤

那么加拿大选手帕洛特得分高的原因就呼之欲出了,普通观众或许对此人并不了解,但这位上届冬奥会该项目银牌得主还有一个绰号——“偏轴转体教科书”,他的偏轴转体的标准程度是世界选手中数一数二的,所以即便旋转周数不足,他也能够通过完成动作的精准度拿到高分。就像跳水比赛一样,空中旋转的姿态也是重要的考量标准,而并非只看动作难度和水花大小。

当然,全场9位裁判中有两位来自加拿大,也容易让人产生一些怀疑,不过这也在一个侧面上说明了加拿大在这项运动中的强大实力。本届比赛的铜牌得主麦克莫里斯也是加拿大选手,另一位选手图唐也进入了决赛。所以与其纠结这枚金牌的争议,不如思考如何让这项运动在全国更加普及来得实惠;这也是北京冬奥会最希望做到的——将观众们带进雪场。

苏翊鸣银牌有误判吗?道具区得分低也许才是硬伤

17岁的苏翊鸣可以从爱好者练成冬奥银牌得主,未来可期,不负韶华!这才是苏翊鸣这枚银牌的真正意义。

(爱宝)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