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著名作家张洁逝世享年85岁 她是目前唯一两次获茅奖的作家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2月7日,大年初七,是很多人开工的日子。中国作协官网“中国作家网”于7日下午15:25发布消息称,著名作家张洁2022年1月21日在美国因病逝世。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协主席铁凝,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分别对张洁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向张洁的亲属表示深切慰问。中国作家协会在唁电中对张洁为中国当代文学作出的卓越贡献表示崇高敬意。

著名作家张洁逝世享年85岁 她是目前唯一两次获茅奖的作家

张洁是中国新时期文学的重要代表性作家,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1年调入北京市文联,成为专业作家。同年1月,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短篇小说集《盼》收入短篇小说《爱,是不能忘记的》。2012年4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张洁文集》十一卷:第一卷《沉重的翅膀》,第二卷《只有一个太阳》,第三卷《无字》(第一部),第四卷《无字》(第二部),第五卷《无字》(第三部),第六卷《知在》,第七卷《灵魂是用来流浪的》,第八卷《四只等着喂食的狗》,第九卷《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第十卷《中短篇小说卷》,第十一卷《散文随笔卷》。

《爱是不能忘记的》《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等作品都在读者中影响较大。张洁曾因1981年创作的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2004年,她又凭借《无字》再次获得茅盾文学奖,成为首位也是目前唯一一位两次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家。

晚年的张洁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国外,很多时间用来画画。在为画展写的自述中张洁这样解释自己学画的经历:“医生的一个偶然建议,2006年我开始画画。跟写小说一样,也是自说自话(画),从来没有学过,第一次连画笔怎么拿都不知道,只有一腔的热爱。”张洁说,自己有股子拧劲儿,认准的,喜欢的事情,一条道走到黑,“不知道撕了多少所谓的画,才能拿出这么点东西交卷。”

2014年10月,时年77岁的张洁在北京现代文学馆举办了她的个人油画展。这是她第一次在北京办油画展,可她却说这是自己的“告别演出”——“张洁就此道别了!”

著名作家张洁逝世享年85岁 她是目前唯一两次获茅奖的作家

据北京日报报道,10月22日画展开展当天,不少作家和张洁的朋友们都来为她的画展助阵捧场。面对好友们,张洁说:“很多人说永远这个词,但我现在知道了,永远是不存在的。长江后浪推前浪。我一直盼着一个正式的场合能够说明我的心意,今天我的娘家,北京作协的很多朋友也来了,我正好可以表明我的心迹。今天是我画展的开幕,也确实是我的告别演出。我要说的最后一件事,就是我已经找了律师立下遗嘱。我的遗嘱里面写了:在我死后不开追悼会,不发表纪念文章,不要写任何怀念我的文章,也不要纪念我。”

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文学评论家李敬泽还曾写过一篇《张洁画展小记》的文章,他写道,“张洁的画好不好,我不知道。我只见,题为《黄昏》的画里,那匹小兽——谁知道呢,也许兽不小,但世界大——那匹兽侧身而立,似乎是在奔跑中忽然停下来,因为天上夕阳高悬,像一个白炽的、透明的洞口,夕阳下,是黑的灰的白的翻滚的山或云,野马也尘埃也,在地平线上奔腾奔涌。那兽,停住了。不要以为这是什么隐喻——我要说那兽就是张洁我未免过于愚蠢。张洁或许只是百感交集地远远看它。后来,在另一幅画里,我断定我走近了它,那原来是一头豹子,它那么年轻、华美、精悍,傲而且娇,它占据着画面的中心,回眸,但是并不看什么,它完全陷在它自己的深处。这是谁呢?我亦不知。……那是我们深爱的、敬畏的张洁,那个对世界高扬着下巴的张洁,那个眼中有玫瑰和枪炮的张洁,那个卑微得如一粒尘土随时准备自我遗忘和被遗忘的张洁,那个被深厚的蓝所沁染的站在地上飘在天上的张洁,那个注定奔跑、注定孤独的孩子……”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