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满族人接姑奶奶的节日

满族人接姑奶奶的节日

归宁日,接姑奶奶

作者富察宝仁

满族在二月二这天,有接已出嫁的姑奶奶(女儿)回家省亲,住上几天的俚俗,称之“归宁日”。

满族有个奇特的习俗,妇女在家中的地位很低,整天操劳家务、伺候公婆、照看孩子,还要喂猪、养鸡、拾弄菜地,但吃饭要吃在后面,还不能上桌与公婆及男人们一道吃。可是家中的格格(小姐、姑娘)地位却是很高的。她们不用干什么家务啦、喂猪养鸡啦什么活计,而且可以家里家外到处跑到处玩,吃饭时还可以先上桌与父母一起吃饭,所以人们都叫她们“姑奶奶”。

满族的姑奶奶出嫁后地位是一落千丈,整天是干不完的活和伺候不完的公公婆婆,而且还有许多老规矩约束着她们。象过年初一至初五是不能外出的,到了初六才能回娘家看看,而且晚上还得回到婆婆家,因为一大堆的家务活还在等着她做呢!好不容易熬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但也不能回娘家住上几天,因为老规矩是嫁出的姑娘不能看娘家的灯。满族有十五这天“姑娘看到娘家灯,娘家一年受大穷”之说。所以只能上街观观灯、看看秧歌,上河边井沿“走百病”,轱辘轱辘冰。

早年间满族有个老规矩,新结婚的女人正月里不能让男人守空房,否则不吉利。所以一直到了二月二龙抬头了,嫁出去的姑奶奶才算真正的解放了。二月二这天,娘家人会前来接女儿(姑奶奶)“归宁”,大概有“接归家宁静歇息几天”的意思吧。如果婆家忙不过来或有事不能归宁回家,娘家人见不到日思夜想的姑奶奶会非常难过的,故有俗语:

二月二,接宝贝。接不来,掉眼泪。

如果二月二这天乌伦(媳妇)不能回娘家,婆家会打发人前来告诉因由。如果婆家没来人那娘家的父母便会着急了,其中必有缘故。于是家中长辈会前去问询,顺便看看嫁出去的姑奶奶。

满族人接姑奶奶的节日

姑奶奶接回家,家中会做许多好吃的嚼物给她吃,其中荷叶饼(即春饼)是不可少的。早年间人们的生活很艰难,吃白面做的小荷叶饼也是不容易的。尤其是荷叶饼中卷的盒子菜,是白菜、豆芽、香菜、黄瓜、萝卜各种蔬菜齐全,酱肉、酱肘子、小肚、鸡丝等平时也都很难见到。有的人家为了给嫁出去的姑奶奶归宁时吃,还特留着不舍得吃。二月二,姑奶奶回娘家,全家人再聚餐,一顿打春时吃的荷叶饼、盒子菜,人们都勾起了昔日姑奶奶在家时的美好回忆。所以满族有俗谚:

二月二,接姑奶奶,

好吃好喝全上来。

酱肘子、盒子菜。

满族人接姑奶奶的节日

二月二,回娘家的姑奶奶,都会在娘家住上三天五天的,她们和阿玛(爸爸)有说不完的亲情,和讷讷(妈妈)有唠不完的悄悄话。

满族是个生活丰富多彩的北方民族,并不只是会渔猎弓射,“经过妇女多骑马,游戏儿童解射雕”。满族也是个能歌善舞、四季各有所好的豪放开朗、对美好生活充满追求的民族。尤其是女人们对花的所爱表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她们头戴花、插花,身上的旗袍、鞋帽绣花,家里用的被单、幔帐、枕头顶子等皆绣花以饰。

满族妇女以头插花戴花之多称著,春夏之季,野花插满头;秋冬之时,则绢花、纸花、绸缎花开满乌发之上,美其名曰“花仙子”、“花楼子”。但奇怪地是乡野之间的女人,无论是格格(小姐)、乌伦(媳妇)还是嬷嬷(老妈妈)、妈妈,除了隆重的场合或节日,皆多跣足(光脚)草鞋或布鞋、兽皮靴,文雅些的人称之“修头不修脚”,而粗俗些人的人则称之“头上插满花,光个大脚丫”。故《龙江杂咏》诗云:

玲珑发辫髻盘鸦, 满插关东通草花。

一例修头不修脚, 休教对镜惜年华。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颇有意思的文化现象,如人们对花的崇拜。传说,每年的十二个月皆有花神执掌花期,而且那花神亦是一些有名有姓的名人,什么燧人氏、张骞、石曼卿、杨贵妃、林清和等皆是花神,那大名鼎鼎的颛顼帝、汉武帝、苏东坡、陶渊明也是花神,甚至连长得甚是吓人、似乎与花不着什么边际的捉鬼钟馗也是花神一位。

花既然由花神执掌,当然也是有庆祝的花节了。花节又称“百花生日”。那百花生日又分两次,一为二月十五日,为“花朝节”;一为八月十五日,为“月夕节”。清《熙朝乐事》载道:

二月十五日,为花朝节,盖花朝月夕也。俗恒言:“二八月为春秋之中,故以二月半为花朝,

八月半为月夕……

农历的二月十五日,为花朝节的中国传统民俗,早已被喜花爱花的满族人所欣然接受。每逢此日,满族赫赫(女人)都会忙乎起来,为花神“花娘子”过生日,也将自己打扮得“花山”怒放。正如清著名诗人袁枚《花朝》所诗:

红梨初绽柳初娇, 二月春寒雪尚飘。

除却女儿谁记得, 百花生日是今朝。

清人徐柯所撰之《清稗类钞》中,记载了光绪年慈禧太后在颐和园,扮花神、演花庆寿、观剪彩的庆花朝节乐事。其文道:

二月十五日,为花朝,孝钦后(慈禧太后)至颐和园观剪彩。时有太监预备黄红各绸,由宫

眷之成条,条约宽二寸,长三尺。

孝钦亲取红黄者各一,系于牡丹花,宫眷太监则取红者系于各树。于是,满园皆红绸飞扬,

而宫眷亦盛服往来,五光十色,宛似穿花蝴蝶。系毕,即侍孝钦观戏剧,演花神庆寿事。树为

男仙,花为女仙,凡扮某树某花神者,衣即肖其色而制之。扮荷花仙子者,衣粉红彩衫,以肖

荷花,外加绿绸短衫,以肖荷叶。余仿此。

布景为山林,四周山石周绕,石中有洞,洞有持酒尊之小仙无数。小仙者即各小花,如金

银花、石榴花是也。久之,群仙聚饮,饮毕而歌,丝竹侑酒,声极柔曼。最后,有虹自天而降,

落于石山,群仙跨之,虹复腾起,上升于天。

东北的二月还是冰天雪地,但出嫁的女儿归宁让父母和全家人都感到十分的温暖。十五日的“花朝”为百花过节,冰天雪地中盛开了许多五彩缤纷的花,不过这些花都是开在满族女人的乌丝青发之上。

作者富察宝仁简介:富察宝仁先生退休前在园林局担任绿化处处长。现在先生担任的社会职务主要有:吉林市政协文史研究员、北华大学客座教授、舒兰市人民政府历史文化顾问、吉林省满族文化经济促进会副会长、吉林市满族联谊会副会长、吉林市满族文化研究会理事、吉林省民俗学会理事、吉林省长白山文化研究会理事、吉林市作家协会会员、吉林道教玄帝观、灵仙府复建顾问、吉林市园林绿化协会秘书长等。

富察宝仁先生写有很多著作,特别是关于满族历史与文化的书籍,主要有《大东北满族旧事》丛书,是吉林省地方志资源开发立项项目。丛书约124万字,分为《大东北满族旧事·历史文化》《大东北满族旧事·岁时文化》《大东北满族旧事·俚俗文化》《大东北满族旧事·建筑文化》《大东北满族旧事·萨满文化》等5册。我们平台经过授权,曾发表部分文章。有意购买收藏此书的,可以与作者富察宝仁先生联系。

我们平台已经发表《大东北满族旧事·历史文化》中的部分,现在先生又提供《大东北满族旧事·岁时文化》,我们将陆续发表。

2月5日发表《正月初五,满族的祭财神、揑破五》,

2月6日发表《满族人过大年的年俗》。

满族文化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