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车市壬寅十卦

文 | Karakush

阳和启蜇,也催人复工。

你多不情愿,料蛰子应如是,万物复苏背后总是和某种快乐的别离。无论你是否还在花式笑骂中国男足,是否在为69块一场的《四海》青春疼痛,是否从妈妈的饺子和故乡的梦里清醒过来,一朝打卡,过往清零。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比快乐更快乐的就是憧憬快乐。春风十里,不及品物皆春。这是一年里最值得一些草率和天真的时刻,让我们一起大胆想象壬寅之年即将赋予车市与你我的远大前程。

你还有最后一个机会追上特斯拉

今年特斯拉没有新车。

在马斯克向世界倾销过的无数承诺里,这或许是唯一将按时被兑现的一条。

特斯拉要做的事情已经太多了,包括而不限于更成熟的自动驾驶(FSD正式推送),Cybertrcuk,Roadster 2,Semitruck,Tesla Bot——认真讲,这是老马认为最重要的产品。

车市壬寅十卦

特斯拉在努力追赶自己吹过的牛逼,友商则获得追赶特斯拉的窗口。过去其毫无节制的创新节奏,令后来者的进步犹如蚂蚁缘槐,击穿无望;而眼前的一整年,特斯拉的主线都将聚焦扩产。机会只在此时,尽管机会仍旧渺茫。

去年特斯拉交付93.6万辆电动车,其可怕之处不在于增速87%,销量全球第一,更在于该业绩仅仅基于两个车型(主要)以及两家工厂。今年老厂将实现产能最大化,加州和上海截止去年底已经达到122万的年产速率;同时德州和柏林新厂也已在设备调试,投产可期。

车市壬寅十卦

老马直言,今年实现同比50%的交付增长毫无压力。轻松内涵几层意思:

一,规模化能力经过验证,工厂造得出、供应链跟得上,增速有保证;

二,制造创新在提升规模化效应的边际,其汽车业务的利润率超过30%,单车售价超过5万美元,而成本控制在3.6万美元,让电动车制造成为一门狠狠挣钱的生意;

三,降本带来降价,使竞争纵然激烈而不构成威胁;

四,高速增长的代价,比如品控,被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广大消费意愿(而非个别骨灰粉意见)坚挺,不受召回、维权、负面以及马言马语的摇摆。

这几条正在夯实一种新的基本面:过去,技术是特斯拉的核心竞争力;现在,规模也在成为它的护城河(无论老马多么鄙视这个概念)。

我们有一种误解,汽车“说到底”是规模制造的生意,仿佛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归一传统。不是的——从特斯拉来看,产业变革远超动力切换或软件定义,颠覆KPS/TPS对规模制造的精益统治。

规模将围绕更有效率的生产方式展开,比如高度的自动化,车身一体压铸技术,或者依托OTA先下线后打补。生产本身比产品更具备持久输出的竞争优势。

所以在它完善体系之前,今年可能只是特斯拉往后做大做强的日子里最弱的一年。

One More Thing

经过数场缠斗,特斯拉法务凭借足以媲美迪士尼和任天堂的杀伐果决,有望成为地表最强的战斗单位。

车市壬寅十卦

增长!增长!必须增长!

去年大陆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6.5%,结束了自2018年以来连续三年下滑。

车市壬寅十卦

中汽协预测,今年乘用车同比将增长8%,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47%,达到500万辆。包括一汽、东风、广汽、吉利、长城、长安等多家主流汽车集团也提出年度目标增幅超过15%。

相比信心和决心,关键更在于需求。至少有两大值得注意的超高增长点:

其一是高端车型。去年销售347.2万辆,同比增长20.7%,市场占比达到16.2%。什么意思?你攒齐十个买新车的朋友,里头至少有一个是购买豪车的土豪,友邻含金量创下历史新高,这波消费升级好像很符合朋友圈的直观经验。

其二是新能源。去年销售352.1万辆,同比增长1.6倍,市场占比达到13.4%。业界评估,新能源消费已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拉动,一些朋友开始认为自己想要主动购买电动车。新需求被打开,才能改变存量市场的僵局,持续释放潜力。

车市壬寅十卦

宏观上也存在增长空间,消费的天花板由收入决定,去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8.1%,人均消费支出比上年实际增长12.6%。受限于芯片短缺,汽车消费总额同比增长7.6%,拉低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今年这个问题落听,增长可期。

为什么一个普通人也应该关心别人买不买车?因为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大件消费作为有力抓手,能调节当前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需求收缩压力;加上产业内部电动化、智能化的导入,可以撬动上游各种新的增长点。

汽车,是在房住不炒之后,反映/影响经济预期的高质量指标。

壮哉中华,虽远必达

说到出口,必须指出去年大陆汽车出口首次突破200万,非常突然,这个数字在过去十年始终在100万上下徘徊。激增可能是由于以下三方面的铺垫:

车市壬寅十卦

首先防疫工作到位,国内生产为外贸提供支撑。实际上外贸进出口去年整体被支棱住,达到6万亿美元,要感谢稳定。

其二得益于投资积累,比如上汽、长城、吉利等都在海外建厂,建立支撑落地体系。

其三则是产品,经过国内市场几代打磨终获国际认可。比如乘用车方面,一个是SUV绝对主导,另一个是新能源爆发达到31万,同比增长3倍。两个都是自主企业的强项,在性价比和综合体验方面已经超过同级合资。实际上去年国内市场自主汽车市占率达到44%,为2011年以来最高,直接挤压合资份额,包括德系、日系均下降。

这些因素不会出现戏剧性转折。一些分析认为,中国出口面临的最大风险,是随着疫苗普及,各国恢复产能,外贸订单回流到东南亚。

汽车没有这种顾虑,比如新能源,全球最好的技术和产业链集中在中国,代差没有那么容易被拉平,即便是欧洲也同样滞后中国。

预计今年大陆汽车出口增速高挂在20%。

硅化的遮羞布,铁打的试金石

业界共识是,到今年三季度,困扰车企多时的芯片问题将得到缓解。

需求让道供给,致使去年汽车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为74.7%。据乘联会判断,缺芯导致的损失预计150万辆规模。

这仿佛一个250斤的胖子突然甩去150斤的肥肉,痛并快乐着,显性福利包括而不限于大清库存,零售价格上涨,折扣率回收,品牌价值复位,销量不行得义正严辞……

上半年是最后的体面。谁裸泳到退潮,值得一些羞辱,一年都套不上底裤,毛病得有多重。

一代人再不老去,就来不及了

去年起,“新势力”变得词不达意,它特指2015年前后主要由民间资本支持起来的独立散户,比如蔚小理、威马、哪吒、零跑等等。相比后头的新浪潮,他们都已经是创业老人。

按照李想的说法,蔚小理在2021年已经完成了从0-1的快速成长和验证,各自在自己细分市场吃到了3%左右的市场份额。

今年开始进入1-10的阶段,规模会增长10-100倍,同时也会随着侵入领先者和既得利益者们的领土,而面临各种竞争。生死取决于两点:一、保持优势;二、补足短板。缺一不可。

有资格向死而生的“老者”还可以算上哪吒和零跑。上个月,哪吒交付超过1.1万辆,同比增长402%,连续三个月交付破万,站住小理哪的顺位;而零跑交付也超过8000辆,同比增长434%,再创月度新高。

今年是一个节点,再不出头的老人,相对真空状态下的成长窗口将逐渐关闭,此时尚验证不出什么长板,或许就意味着压根没有什么长板。而接下去的竞争将空前地激烈。

不断有人正在年轻

过去两年,造车圈又集中涌现出至少三代人:

一批是智己、沙龙、阿维塔、极氪、岚图等背靠传统车企的高端项目,从去年开始部分落地,到今年将大举出击;

一批是互联网和科技公司,比如小米、集度(百度)、索尼,还没来得及有具体的下文;

还有一批闻所未闻的朋友:团车,背景是做汽车团购的;轻橙时代,背景是做游戏和金融的;自游家,背景是小牛汽车,或许是其中最为靠谱的。名单甚至在不断加长。

车市壬寅十卦

阴阳怪气,不是硬欺少年穷,只是距离第一代牛鬼蛇神的批量倒掉不过两年,一些操作和配置过于亲切。

如今盛况不减当年,人人都说赛道好,以终为始总该博一回,但是没人细究到底应该看哪个终局下手冲。投资者和投机者的终局,只是截止到他们安全退出的时间;行业的终局,从来不需要如此拥挤。

丧钟为谁而鸣?

别问,问就是为你。老兵不死,也并不逐渐凋零,他们有各种置诸死地而后生的方式。

比如恒大汽车,于一月竟然下线首款车型恒驰5;

比如前途汽车,去年底官宣回归,此前已经停产一年,并且关闭了在北京三里屯门店,存续的上海新天地门店内展车始终用遮罩罩着,现在竟然也有新投资、计划新车型;

车市壬寅十卦

再比如新特汽车,去年悄悄重启,从贵州新特重组为重庆新特,并发布了一款纯电动代步车。除了品牌没变,从投资人到管理层大换血,据报道现任CEO是前赛麟汽车的市场营销负责人。

勃勃生机证明资本热情。去年财务状况吃紧的腰部新势力,现在看来短期内不会直接躺平。

保险经理是下一届哄抢的人才

不搞保险的电动车,不是好车企。

年前,蔚来控股斥资5000万成立了一家保险公司。他们不是头一份。

车市壬寅十卦

特斯拉在2020年就在中国成立了保险公司;而在美国市场已经推出了自营保险服务。老马曾表示,保险将成为特斯拉的主要产品之一,其价值将占到整车业务价值的30%-40%。今年,他们的目标是年底实现80%以上的用户可以选择特斯拉保险。

仅仅两家车企的试探,足以撬动行业动向。业界十分期待车企能推出专属的保险产品,尤其去年新能源专属车险上线,不少朋友保费大涨,直呼肉疼。车企基于车辆的出行数据,能将保费从传统的统一定价,变为一车一价、一人一价,颗粒度更小、更具针对性,灵活降低车主成本。

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意味着又要建立新的能力。自电动车兴始,包括直营、用户运营、数据运营、能源服务等模式创新,对车企提出产品之外的超纲挑战,比如直营,不仅是建立新的组织,也是颠覆固有的合作模式,学习的机会成本非常高企。

然而诚如所言,有效改革的最佳时机其实是在十年前,而第二佳的时机则是现在。

换电或许是普及电动车的最牛创新

年前宁德时代下场换电,揭开换电补能的大幕。有朋友称其为抵达高压超充之前一个过渡性技术。这种论断有一半的可能性会翻车。

今年越来越明确的事情是,汽车的新能源变革,比起人类创造性问题,更是一个社会对新事物的接受性问题。它无关哪个技术绝对更厉害、更先进,实际上可以预见落地初期一定各有各的垃圾,相比之下完全没有加油站给力。

只是从结果来看,差别在于一些社会保守到无可救药,没有机会在长期修补中获得简单的能力,去进行自我催化;另一些社会,无论出于什么目的,能够迅速接受创新,即便它一时不满足任何需求、甚至不具备任何优势。一百年的汽车就是这么一个玩意儿。

我们仍旧鼓吹后者,是因为只有如此才具备发展的可能性。这也是中国的电动化实现领先的根本原因。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