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说一下我这个江浙独生女嫁农村男的故事,我觉得挺好的。
-----------------------------
我老公是一个比较穷的省的农村人,985硕士,医生,70后,我是85后。有一个弟弟。我认识他的时候,他已经35了。我觉得一个成年男人,自己可以作自己的主,父母不参与婚娶也没关系,然后彩礼给了我5万,不是公婆给的,老公给的,等于左手给右手。婚纱酒席自己花的钱,公婆没出钱,份子钱自己收着。生孩子月子中心,自己花钱。带孩子保姆+娘家。
结婚10年他父母形同透明。我也不在乎,没有期待也没有要求,我老公愿意给家里多少钱就给多少钱,大概从工作开始一年1~2万。刚工作还住宿舍的时候,他爸就坐一天一夜的火车来要钱,我表示震惊。
作为江浙一带城市独生女,虽说家里不是很有钱,但父母国企退休,有商品房,也没什么负担了。自己做点小生意,收入是医生的好几倍。
这样的组合,对于公婆来说当然不错,儿子结婚生子都不要他们花钱,毕竟娘家条件不错。生了两个孩子也都是娘家带大的,都随父姓,也没要求随母姓。婆家几乎无负担。
但婆家这个儿子基本上也等于白养了。虽然我从来没说过不跟老公回老家,但他似乎主动切断了和老家的联系。他家有几个叔伯几个姑姨,我都不知道,也没见过。什么穷亲戚来找我们,不存在的,我老公几乎不和他们联系。问他过年要不要回老家,他说没有那么多休息,病人谁来管。
当然这是原因之一,不过我觉得更多的是他自己就不愿意回去。结婚10年大概回了三四次老家,没带上我也没带上孩子,呆的时间加起来总共一个礼拜,他父母来我家小住可以,但他不愿意回去。
我分析,应该是他逐渐适应了城市的生活,已经没办法在农村生活了。他提起过农村住一晚都很痛苦,睡不着。他觉得这边有妻有子,有车有房的生活很美好,人对于过去的不堪都会试图回避。也可能是他从十几岁外出求学,快30年不与父母一起生活,感情很淡薄了,给钱可以,住一起很难。
所以,现在他父母和他弟弟家走得很近,拿所有的钱给他弟弟买了房,应该是就准备找弟弟养老了。这个儿子应该就是白养了。对于我的孩子来说,只有外公外婆,没有爷爷奶奶,虽说姓的他家姓,实际已几乎没有任何联系了。
所以农村人有想吃绝户的心很正常,我们也让你吃,孩子跟你老某家姓,岳父母的啥啥都是你老某家的,可你老某家的儿子也知道谁对他好谁对他不那么真心,也知道哪儿的家更像个家,哪儿的生活更像生活,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改变了血统的老某家儿子还愿不愿意好好伺候老某,就不好说了。[/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