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南唐中主李璟的这首词,被誉为词中神品,不输后主李煜

我们都知道,南唐后主李煜,是小词的第一座高峰,他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千古名篇。但其实李煜的文学造诣,是有家学渊源的,他的父亲,也就是南唐中主李璟,同样是诗词大家。中主李璟写的词,水平不输后主李煜,但他只留下了五首词,存词太少,所以影响力就远比不上李煜了。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首李璟的词,这首词被著名词学家唐圭璋先生誉为”词中神品“。

南唐中主李璟的这首词,被誉为词中神品,不输后主李煜

摊破浣溪沙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词牌《推破浣溪沙》,是《浣溪沙》的变体,与《浣溪沙》原调相比,在上、下阕末尾各增加了一个三言句。这首词在宋泽元较本的《草堂诗馀》中题作”春恨“,春恨也就是这首词的主题。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

真珠:一作”珠帘“。李璟身为帝王,居住之处自然非常奢华,窗帘都是以珍珠编织成帘。一般认为,这里改为“珠帘”并不好,因为一读到”真珠“,便知是真珠缀成的珠帘,而”珠帘“只是帘子的美称,并不像真珠那样能直接体现出华贵之感。

玉钩:玉制的挂钩,用来卷起珠帘。

依前:依然,依旧。

手卷起真珠缀成的珠帘,挂在玉制的挂钩上,本想游目骋怀,抒发怀抱,然而放眼望去,却有无穷春恨,笼罩着层层高楼。

“春恨”是无形的,如何能“锁”?看似无理,仔细体会却又精妙无比。当人处于某种消极情绪中时,他的内心就像被困住了,无法与外在美好的、快乐的事物产生联结,”锁“字极准确地传达出了这种感受。

南唐中主李璟的这首词,被誉为词中神品,不输后主李煜

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词人的”春恨“到底是什么?他没有明写,而是以一幅绝美的画面呈现出来。

他卷起真珠,望向窗外,看到那风中,无数落花飘落。“谁是主”,离枝的落花,失去了生命的主宰,风吹它到哪里,它就只能去哪里。词的内心的忧思,也随着飘飞的落花,悠悠不尽。

落花的景象,其实就是词人心灵的外化,他的内心也像这落花一样,失去了依凭,无处归宿。身为帝王的李璟,自然生活富贵安定,但物质的富足,并不能解决心灵的需求。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青鸟:典出《汉武故事》:“七月七日,上(汉武帝)于承华殿斋,日正中,忽有一青鸟从西方来集殿前。上问东方朔,朔曰:‘此西王母欲来也。’有顷,王母至。有二青鸟如乌,夹侍王母旁。”后常用青鸟指传信的使者。

丁香结:丁香的花蕾。

心灵的需求,往往要别一颗心灵才能满足。所以词的下阕,词人多希望能收到远方某个人的消息,但是没有信使,“不传”二字,透露出词人无限的失望,他内心的愁绪更无处可遣了,那春雨中,丁香结出了美丽的花蕾,却含着无限愁绪。

南唐中主李璟的这首词,被誉为词中神品,不输后主李煜

用雨中丁香花蕾来写愁绪,是以丽语写惨怀,有一种清丽而哀婉的意境。

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绿波:即绿色水波。

三楚:古地区名。秦汉时期分楚地为西楚、东楚、南楚,合称三楚。在今长江中游以南、湖南省一带。

最后,词人回首远望三楚江流,绿色的江水与苍茫的暮色连成一片。李璟大笔振起,将悠悠春恨,化入雄浑苍茫的暮色之中,以景结情,余情袅袅。

著名词学家唐圭璋先生评价此词说:“通首一气蝉联,刀挥不断,而清空舒卷,跌宕昭影,洵可称词中神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