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外媒体沉浸式“打卡”王府井和平菓局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2月6日正月初六下午,由2022北京新闻中心主办的“双奥之城新气象—2022中外媒体北京行”城市形象特色采访活动走进位于北京市王府井百货大楼地下二层的“京味”沉浸式消费体验空间——和平菓局,来自36家媒体的56名记者在最新潮的文化地标体验最传统的北京文化。

老北京“烟火气”蒸腾

步入和平菓局,就仿佛“穿越”回到了半个世纪前的北京城,大北照相馆的橱窗里陈列着老照片,定格了一颦一笑,记录着岁月光影;在街角的游戏机前,有人正体验着爸爸妈妈年轻时玩过的游戏,追忆着“光阴的故事”;劝业场商铺柜台里装满了“无花果”“跳跳糖”“话梅丹”,这是无数北京人的童年记忆;东风1957列车静静停驻,列车员的播报声萦绕耳畔;胡同是最鲜明的老北京元素之一,斜靠在路边的二八自行车、墙上挂成一排的鸟笼、家家户户门前的信报箱,还原了最真实、最温情的京城旧貌。2400多平米的空间,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支茶壶,一双球鞋,无不体现着北京独有的怀旧情怀。

中外媒体沉浸式“打卡”王府井和平菓局

记者们穿行于装点起红灯笼的街巷之间,满满的新年“烟火气”扑面而来,“置身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北京市井生活里,记者们领略着别具一格的北京风情,感受着传统北京文化的精髓与美好,纷纷拍照留念。据悉,和平菓局作为商业、文化、旅游高质量融合的创新地标,在北京属于首创,目前已经成为了北京味、文化韵、时尚感的王府井商业文化名片和知名网红打卡地标,持续引领着京城游玩的新浪潮。

老北京“手艺人”传承

除了场景设置,和平菓局还“卧虎藏龙”,书法篆刻、吹糖人儿、编棕编、皮影等传统艺术的手艺人各个“身怀绝技”,其间还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棕编艺术传人张存生仅用了不到1分钟的时间,就将棕叶编成了一只黄中带青、灵动朴实的小蚂蚱,记者将其接到手中时还微微颤动、栩栩如生,引来不少游人驻足远观。

中外媒体沉浸式“打卡”王府井和平菓局

在“糖人孔”第六代传人孔路军的手中,用黄米和麦芽熬制成的糖稀可以变化为万千形态,一根长长的糖管子送到嘴边,小老鼠、小鸡、小狗等各式憨态可掬的小动物很快成型,煞是可爱。除此之外,还有历史悠久又“接地气”的传统艺术皮影戏,极富美感的中国书法,以石材为材料、以刻刀为工具、以汉字为表象的中国篆刻等诸多非遗技艺,让观者目不暇接、叹为观止。

老北京“好味道”欲罢不能

卤煮、炒肝、炸酱面,闻之鲜香诱人;桃酥、牛舌饼、荷花酥,食之齿颊生香,游人在和平菓局可以化身饕客,尽情感受“舌尖上的老北京”。值得一提的是,和平菓局里自然少不了“果子”,这也是“和平菓局”名字的由来。唐宋时期,点心也被称为“果子”,在老北京亦有“果局”这样的叫法。在结合传统工艺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和平菓局孵化出了菓局老北京点心、“燕京八景”系列的菓潮菓茶、“胡同把口”京潮粉面等新消费品牌,不断呈现更具新意的北京味道。

中外媒体沉浸式“打卡”王府井和平菓局

和平菓局通过传统与创新的碰撞,打造集国潮零售、北京风味美食、老北京文化创意体验于一体的文化商业空间,推动文商旅融合,为北京传统文化引入新形式、新活力,为王府井商业街区赋予新场景、新业态,成为了北京市东城区在推进“两区”建设和国际化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中的有益尝试。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李燕然 徐海燕 北京报道

编辑:宋蕾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