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试问余承东:高管离职不断,华为造车是认真的吗?

从去年开始,华为造车一直是车圈热议的话题。

作为一家科技企业,得益于诸多科技成果,造车或许是理所应当、天经地义。

试问余承东:高管离职不断,华为造车是认真的吗?

毕竟,百度、苹果和小米也都已经宣布造车。相比而言,华为的造车其实也有些与众不同,在小编眼里,华为造车,其实造的不是车,更多的是概念。为啥这样说?

试问余承东:高管离职不断,华为造车是认真的吗?
试问余承东:高管离职不断,华为造车是认真的吗?

首先,华为没有工厂,不造整车,只提供智能解决方案和部分销售渠道。

其次,就华为合作的汽车品牌和车型来讲,不像造车新势力,挂的是自己的品牌,而是合作方的品牌。

试问余承东:高管离职不断,华为造车是认真的吗?

也就是说,华为没有独立的汽车品牌。再看已经发布的新车,不管是北汽极狐的华为HI版,还是赛力斯的AITO问界M5,两者的结合,更像是一次利益的交换,车企提供产品,华为提供影响力,然后一起分钱。对此,华为的说法是合作创新,企业也绝不承认自己代工生产,所以,这么看来,与其说华为造车,不如说,华为实在跟车企完成一个技术和渠道合作,各取所需,各赚其利罢了。

试问余承东:高管离职不断,华为造车是认真的吗?

最近,华为原智能驾驶总裁苏箐传出离职,再加上过去一年时间离职的首席功能安全专家佘晓丽,融合传感负责人彭学明等诸多高管。小编难免会思考一个问题,华为在造车这个事儿上,究竟是认真的,还是借势玩票赚一波新能源汽车红利呢?

试问余承东:高管离职不断,华为造车是认真的吗?

但有一个问题终究是不能忽视的,汽车的生产只是一个环节,卖出去才是王道。因此,在销售这一个环节,若是华为和车企不能形成营销、推广的共识,怕终究会一加一小于二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