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年 根在什邡】虎头山崖墓流失文物十小时追收记

章山洛水,钟灵毓秀。五千年的文化积淀成就什邡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其瑰丽的文物艺术承载着什邡历史之魂,璀璨耀眼,熠熠生辉。自桂圆桥新石器时代遗址开始,这方灵土孕育的众多商周遗迹便与三星堆文明同根共源,交织出一幅多彩多姿纵贯千年的历史画卷。这个新春佳节,让我们一起走进什邡历史,寻根什邡年味。

2003年4月底,在川西平原的什邡市民主镇到处可见人们忙碌的身影。这一年,注定要被载入人类灾难史,因为“非典”。它时时刻刻都牵动着大家的神经。

【年 根在什邡】虎头山崖墓流失文物十小时追收记

成 汉 铁 锄

一天上午九点,时任文物保护管理所副所长的杨剑接到民主镇文化站站长林朝寿打来的电话,声音很焦急“我们这边虎头山的墓被挖了,有文物流失了,你们快过来看一下”。杨剑意识到事态严重,立即将情况报告了所长,大家都觉得必须马上赶往现场。可所里没有汽车,只能向文化局报告求援。文化局立即派车将杨剑等人送到民主镇派出所,汇同派出所同志后一起赶往现场,在车上,派出所同志给文管所人员简要汇报了相关情况:因虎头山有当地砖厂在取土,无意中挖到了古墓。一些收荒匠闻讯赶来,在昨晚拿走了些文物,文物流失了,后果很严重。

【年 根在什邡】虎头山崖墓流失文物十小时追收记

成 汉 铁 剪

上午十点,杨剑等人赶到虎头山。仔细勘查后发现,现场至少有十余个墓葬并排着。被破坏的墓葬有一个,规格较小,约长4米,宽2米,高1米。墓内散落一些铜钱,经文管所人员识读,有五铢钱、“直百五铢”等。“直百五铢”是三国时期的蜀汉钱币,通过这一典型的时代特征,基本确定了墓葬的上限应是东汉晚期至西晋。在墓葬的东北角,意外发现了一把铁削。

此一时期的什邡馆藏文物很少,完整的铁器更少。经现场调查墓葬被发现的情况,两个守夜的老人主动拿出了一件铁刀和一件铁剪,两件文物器型均是首次发现。在场人员又仔细询问两个老人,寻求更多线索。两个老人说出有一个收荒匠收走了几件东西。

【年 根在什邡】虎头山崖墓流失文物十小时追收记

成 汉 铁 镰

这时已经是中午十二点,时间紧迫。文管所和派出所的几位同志冒着酷暑,耐着饥饿,赶往民主镇、云西镇的场镇(现已合为师古镇),挨家挨户地询问,寻找那位收荒匠。一个小时后,终于找到了正在吃午饭的收荒匠,他说他一大早就上街把几件废铁卖给了一家废品回收站,换了八元钱的米粉钱、酒钱。因废品回收站每天下午三点就要清运一次,事态紧急,必须马上找到那家废品回收站,把文物追收回来。

等大家找到废品回收站时,追收人员傻眼了:目光所及之处,到处是一人多高的废品堆,天气酷热,又时值“非典”最严重时期,废品堆里细菌众多,染上“非典”怎么办?面对困难和险境,文物工作者没有半分犹豫,他们带上口罩,进行了全身消毒等预防措施后,在一个又一个废品堆里寻找文物,在高温考验下苦苦寻找了三个多小时,功夫不负有心,陆续从废铁堆里找到了两件铁锄、两件铁剪、一件铁斧、一件铁镰,流失文物全部追回。

【年 根在什邡】虎头山崖墓流失文物十小时追收记

如此珍贵的文物,如果不是及时被文管所及派出所的同志抢救出来,可能已经和其他废铜烂铁一起被熔化了。

如今,这几件珍贵文物陈列在什邡市博物馆陈列厅展柜里,向人们默默诉说着那段已经远去的成汉历史。

END

来源:什邡市博物馆

编辑:许欣雨(实习)

责编:彭俊生 张晓玲 牟娟 王燕

监制:彭晓英

总监制:蒋军洪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