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穆旦丨每个诗人的心里都有一片涌动的海

作者:人民文学出版社
穆旦丨每个诗人的心里都有一片涌动的海

陈明油画

艺术在于激活生命从存在中流动,用纯粹的力量抵抗平庸的存在。诗人不是世俗的孤独者,他们憎恨粗俗的恶声,拒绝外在的虚荣心,精神的海洋总是汹涌澎湃,升向温暖世界的光芒。既然曲元,这一切都是这样,杜甫、苏薇、翟子珍的创作,也说明了这一点。只是我来不及欣赏它,在错误的轨道上留下了一条长长的痕迹。

孙宇

穆旦丨每个诗人的心里都有一片涌动的海

年轻的诗歌之神

文宇孙宇

有一年去南开大学开会,在校园里意外地看到了木丹的雕像,激动不已。在一座会议大楼后面,周围没有太多的空间,仿佛要避开人群,独自思考一些事情。我觉得这也很像他出生的方式,眼神深处有深深的思绪。所以想,这就是南开的灵魂活着,很多曾经突出的存在一个接一个地消失了,他是一个永远被来世怀念的人。

穆丹的名字深埋在我心中很久了,可以说他是我少年文学的领头羊。文化大革命初期,我爱上了文学,因为我偷偷读了他的译本。在我读懂他的译本之前,我对艺术的理解很简单。回想起来,我们镇上的学生不多,如果不是这两所学校,那会很疯狂。到了小学三年级,学校就完全关闭了,之后是一个漫长的革命时代,阅读成了一件很有价值的事情。文化大革命期间,房子里的书被抄走了,文学书籍很少被阅读。母亲是一名中学教师,她在清代衡山书院的县中北两院老址工作,老院和老学校都维护得很好,房子的布局优雅,回廊也留下了一丝风格。学院入口的东侧是学校图书馆,里面有各种各样的书籍。奇怪的是,红卫兵"反叛"了,没有烧毁这些书,我在这个废弃的图书馆里遇到了几本书。除了鲁迅、艾青、王经志的作品,吸引我的是穆丹翻译的普希金《波塔瓦》《青铜骑士》《高加索俘虏》《巴奇萨拉的喷泉》《普希金歌词》,这些诗都给我电击,诗中的世界完全陌生而新颖,仿佛传说中的异国他乡,充满了迷人的氛围。

穆旦丨每个诗人的心里都有一片涌动的海

牡丹喜欢

鲁迅的作品笼罩在黑暗中,不是很懂,我还没有达到理解他的年龄。艾青的作品慢慢让人感觉良好,对他来说,有一个渐渐熟悉的过程。但普希金的诗集不是这样的,虽然是俄罗斯人的声音,却没有隔膜感。普希金的作品没有中国文学那种沉沦的感觉,他的表情高贵而简单,从自我生活的滋味中飞出,往往直白表达心灵,世俗的混乱之痛逐渐消失,上帝的光芒降临。许多词语具有强烈的磁性,不相干的灵性联系在一起,与中国古代诗歌的境界完全不同。圣彼得堡、基辅、高加索、西伯利亚,这些对我来说很奇怪的地方,就像他们笔下的油画,伴随着暴风雨般的旋风,盘旋着不安的思绪。没有疲惫的想法四处游荡,背后有一种无标题的上帝状态。这些和我身边的生活是多么的不同,原来的世界有这样的存在,年轻人也可以这样生活!他的文字让我大吃一惊,主要是爱、自由、上帝等话,当时我都说不出来,完全吓坏了我。关于作品对女性的赞美,以及对十二月党人发文的,有一个黑夜的热浪涌动,情绪冲出网外,阅读也飞了起来。

最初浏览的舒适感使我对异国情调的诗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知道普希金能够学会如何在抑郁时期自由表达自己,这是多么不寻常。而精神是如此灿烂明亮,飘扬在乌云之上的灵性,没有阴暗的阴影。那大胆的独白,面对存在主义的眼睛,会晦涩而黑暗地留下,太阳的心照耀着一切,飞翔在南北的事物上。世上所有不幸的、无辜的、受苦的,都得到了安慰,仿佛失散已久的朋友,和你轻轻地交谈。可以说,他创造了一个迷宫,一切可能性的心理形态。在精神的大潮中,我们这些彻头彻尾的读者,接受了洗礼。当时是"文革"最残酷的时期,不知道如何做好我,正因为有一个精神上的避难所。每天读诗的动机有时会忘记一切不愉快的事情。

穆旦丨每个诗人的心里都有一片涌动的海

普希金的肖像

普希金的作品具有非凡的氛围,"帝国村的记忆"在美丽的风景中被玫瑰色的视觉所包围。他对城乡的感觉,纯洁的思想,用自己的爱,拥抱着世界的存在。但爱恨明了,不是一丝不苟的枯燥墨迹,能在苦涩的思绪中翩翩起舞,春日的枯树不再是梦。他的叙事诗具有许多传奇色彩,比如《波塔瓦》中玛丽亚和马赛普之间的爱情,完全不可思议,凄美的烟花,是战争的不幸,但作者在历史的罪恶中写下了人性的深河,静静的流淌,海浪。"青铜骑士"看世界的感受,深沉的话语有火一样的光芒穿过岁月的大门,开放的世界无穷无尽,渴望绿色的传播。许多年后,当我到达圣彼得堡,停在涅瓦河畔时,我意识到诗人背景的魔力,一个伟大的城市,与一位伟大的诗人如此接近,普希金应该出生在这里。

20世纪70年代初,当我沉迷于这些精彩的诗句时,我没有注意到译者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当穆丹受苦受难时,写作和翻译无法继续,一切都被遏制了。当我知道译者如何改变他们的语言并创造新的风格时,我向他致敬。牡丹的写作是我最初的文学启蒙,与其说是感谢普希金,不如说是向将域外文学转化为精美中文的穆丹致敬。他可能不知道,自己翻译的诗歌,当时正在抚慰一个孩子孤独的心。诗句的起伏是旋律,"文化大革命"中没有流行的曲调。世界的思想也可以用这种方式表达出来,在我看来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我不知道为什么这么美的字在穆丹的手里诞生了,从读他的译本开始,就影响了他后来写的道路。

穆旦丨每个诗人的心里都有一片涌动的海

涅瓦河河岸景观

也是从那时起,我四处寻找普希金的作品。一旦在同胞国度遇到一本书《Ogan Onyekin》,真爱放手。这是他父亲的收藏,我想借用,但我没有答应。记得他的父亲是县里的司法干部,一直默默微笑。那么多文化大革命的书籍被禁了,他保留了它,这在我们镇上是不可思议的。我恳求他很多次,这位同学的父亲显得很奇怪,也有点绝望,严厉地,不能借给你,不要再来了。

我第一次被迫要书,我感到迷茫。少年之间怨悴的纠葛属于这一次。我同学的父亲不知道我怎么喜欢普希金,以为这是一首域外诗,当时读起来不合时宜。其实,对于天下的艺术,青少年可以慢慢进入,甚至是奇妙地进入。并非每个成年人都意识到这一点。当我后来也到了这个同学父亲那时候的年纪,在那里我借书的年轻人,可以见面,都尽力做到,因为童年的挫折,让我终于觉得饿了苗,很穷,送去雨露的时候是及时的。在没有书可读的年代,我们错过了太多的精神。

偶然,也会遇到普希金的粉丝,那么对我来说,是一种意想不到的喜悦。记得有一年春节去大连俞那里过年,表姐的同学小亮作为客人回家。知道我读过普希金的作品,我就在我们面前大声朗读了《去海》。他穿着一件长发的夹克,长着俄罗斯的样子。梁哥病了,心情有点低落,他写了自己的诗给我读,完全是牡丹的诗风,萦绕不去,委婉、苦言有一阵热风吹来。我对他的坦率和大胆以及文字的优雅感到惊讶。我知道,在没有诗歌的时代,许多年轻人的爱情正在另一个世界澎湃。然后,那些暗中喜欢俄罗斯文学的人得到了外国的表达援助。只是他们在地下,以另一种方式自言自语的人。

穆旦丨每个诗人的心里都有一片涌动的海

穆丹翻译了两个版本的尤金·奥涅金

不知怎么回事,我也开始悄悄地写出穆丹体经文的翻译。只是不能公开,抹黑在小书里。青春期的感觉流经翻译的身体。因为害怕被发现,话题很晦涩难懂,在云端,围绕着谜语般的句子,他们感到快乐和自由。但很快被同学们看到,老师敏锐地注意到了我的种子,找我说话:

你读过谁的诗?

普希金,莱蒙托夫,拜伦...

他们是资产阶级诗人,应该指出的是,这首诗的倾向是不健康的。

......

我知道老师也要保护我,他怕我会被视为异端邪说。这一次要知道自己喜欢的话语,原话是有毒的。在那之后,再也不敢和任何人谈论外国诗人了。文革后期,口号诗流行,也有小庄诗运动,学校跟着活动,开始了诗歌比赛。老师找我写了一首流行的革命诗,改变了写作风格。我来报社看书,满是纸,古诗没有这种类型,觉得口号诗是最好的,于是写了几首民歌。这些作品不需要辛苦苦,按照流行的观念来诠释就可以了。一般要大致押韵,最强,鼓力是提倡的时期,口号诗很受欢迎。而我的文字,第一次出现在黑板报纸上,学生们投下了钦佩的眼神。我也因为这些话而获得了一点自尊。

穆旦丨每个诗人的心里都有一片涌动的海

小庄图书馆

但这种无意的虚荣心,让我很快溜进了狭窄的道路上,觉得这可以被世人认可。所以,当时我喜欢的是鲁迅、穆丹、艾青的文字,但现场却是为了迎合媒体的语气,言辞夸张和夸大。日记中的陈述是一种文字,投稿中发表的文字是另一种文体。但是,由于翻译文学的影响,这种说法有些西化痕迹,当时的风格还是有些不同。我去乡下排队的时候,就开始在县文化博物馆的小报上发表作品,有人说带有异腔,是拿不了的。我尽力克制我的翻译腔,但我仍然无法去除痕迹。很快,因为用通俗语言写作是所有作家的唯一选择,这迫使我放弃了内在的感官,向媒体靠拢。在20世纪70年代,小说家只受欢迎,而诗歌则因李学轩和张永义等作品而流行。我写诗,不能用穆丹、艾青的风格,也不喜欢李学轩等人,不得不模仿郭小川的作品。当时还看了贺经之诗集,感觉在精神上,可以借鉴。所以写作风格比郭小川,何静的影子还要多。慢慢地,周围的环境妥协了。我没有意识到,要回来,牺牲我以前对出版的偏好,甚至压抑自己的激情,这离艺术之神很远,是很难的。

我最初发表在杂志上的诗歌都是现场的草图,描绘了政治,远离内心,甚至跪下。我知道这是一场表演,它本能地起作用。这表明思想已被时代同化。你所认为的所写的,并不是自我精神的天生知己,而是别人想法的简单抄袭。当时,编辑也随便改了我的话,再加上空洞的口号,脸也不太像自己的。但我欣然接受了这一点,甚至觉得这是一种荣耀。这些作品也像敲门砖一样,对我的工作产生了一丝影响。例如,你可以从生产中去做一些写作工作,或者出去学习。对于当时的年轻人来说,这些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时代在慢慢改变,因为我嗅着自己的小聪明才智。20世纪70年代末,高考复会,艾青和木丹再次被提及,拜伦和普希金得以在大学课堂上讨论他们。不久,朦胧的诗歌开始出现,并逐渐读懂了北岛和蜀书的诗歌。我突然想到,他们是在中华民国诗歌的传统中开始他们的诗歌之旅的,几乎没有"文化大革命"这个词的影子。这些新的诗句从心里流淌,穿过岁月的黑洞,带着骄傲的目光,点燃了灰土地的火焰。那些被遗忘的情感方式和爱的方式刺激着我们的心灵,从而感受到我们以前从未见过的画面。这一次要意识到,他们有了,他们有,但早已深埋在内心深处。一个作家应该坚持的是他自己的感受,忠于他心中的一切。但我很早就被同化为时代的主流,追踪时尚的诗歌已经变得苍白无力。

穆旦丨每个诗人的心里都有一片涌动的海

1977年,高考复会

一切都在悄然改变,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思想有拓展的空间,有许多活跃的诗人。不久,我读了一些域外诗歌,我对许多奇怪的理论感到兴奋。于是开始思考诗学的一些问题,慢慢意识到牡丹那一代人对朦胧诗作家的深远影响。穆丹翻译的诗歌域外是一个梦想,即转变汉语写作方法,探索精神的可能性。想想牡丹自己的诗作,在翻滚中跳跃,从不迎合表达的模式,一直走在路上。就勇于探索而言,他有着与鲁迅相近的东西。

回到穆尔丹让我有机会重新认识自己的精神。众所周知,许多朦胧诗歌的作者都与艾青和牡丹的传统有关。艾青的诗歌具有印象派绘画的光泽,但到处都有现实的视野。穆丹的诗篇,没有艾青的透明和辽源,但鲁迅式的内心折磨却看得出来。他的话沉浸在黑暗的记忆中,但他无视自怜,经常向窗外看。但那些风景并不是世界的源头,而是远处的旷野,死树的风,异国情调,老荒芜的人。他用哀叹的眼神寻找晨光,并保持微弱的光芒。这属于现代诗歌的感觉,能感觉到他后来倾向于艾略特的作品,他们最好的作品被翻譯了过来,是内心共同的原因。这是现代诗人有意识的选择。不幸的是,当我十几岁的时候,我只是和这些精灵一起经过,但我没有保留那些火。自然,社会教育抵制内在自由的展示,我们学会放弃内心,放弃外在尺度上选择表达。这不仅不如民国诗人,而且因六代以来文人的审美意识而大大退化。

穆旦丨每个诗人的心里都有一片涌动的海

牡丹诗《大自然的梦》手稿

当1980年代的启蒙浪潮来临时,我真的觉得我应该面对什么,放弃什么。我去沈阳学习后,有一段时间不敢写字,上了很多读书补习课,心里不断的冲击。在浏览和思考中,我知道这个世界的精神遗产是那么多,我们这一代人懂得那么稀少,仿佛蚂蚁在深渊,不知天,难以知广,是一个穷乡僻壤之民。穆尔丹是那个在平原上找到山谷的人,他不怕痛苦的自信,非常接近拜伦和普希金,他们自己的写作没有他们的影子就没有味道。从域外诗人的经验中,他发现美学是超越道德的精神凝视,诗人面对世界,可以完全无视道士的名言,释放自己的精神思想的速度,以打开精神之门,在自由空间中飞翔。在翻译了Eugene Onyekin之后,他深情地叹了口气:

普希金没有将奥涅金描述为道教徒,也没有要求政治或社会问题。在第一章中,奥涅金的一生只是青春的一生,他还没有进入道德人生的阶段和主线故事。普希金在这里只简单而突出地歌颂了青春,无论时代的特点(和局限如何),直到今天,青春仍然触动着我们的心灵,激起我们的喜悦。我相信,正如马克思所称赞的古希腊艺术一样,它将在未来的时代永远"展现出永恒的魅力"。

我想大多数朦胧诗歌的作者都有类似的感觉。这在徐敬雅的《崛起诗》中得到了很好的表达。直到很多年后,在厦门鼓浪屿拜访舒薇时,她才坦白自己看过北岛的诗集,知道作家该去哪里,从那以后他就很少写诗了,也是因为他有过痛苦的经历。几十年后,在"中国文学传媒大奖"颁奖典礼上,见到了徐景雅先生,聊了聊,提到了过去,深深感谢他的话给了我提示,他诗意的理论宣言,我还能背诵一大段。对我来说,他是最早觉醒并走出八种语言的评论家之一。

穆旦丨每个诗人的心里都有一片涌动的海

徐景雅的老照片

因为有这样的经历,寻找失去的存在,在我里面是一个宿命的选择。当我是一名大学老师,和我的学生谈论写作时,我总是以我的青春失败为例。回顾那段灰色的历史,那篇文章的方式,是心灵之路的痕迹,精神的海洋是宽广而广阔的,人们有时远未召唤出那些无声的存在。艺术在于激活生命从存在中流动,用纯粹的力量抵抗平庸的存在。诗人不是世俗的孤独者,他们憎恨粗俗的恶声,拒绝外在的虚荣心,精神的海洋总是汹涌澎湃,升向温暖世界的光芒。既然曲元,这一切都是这样,杜甫、苏薇、翟子珍的创作,也说明了这一点。只是我来不及体会这一点,在错误的道路上留下了一条长长的道路,这是青春的不幸。我曾希望年轻一代不要重蹈覆辙,如果他们错过了选择自己道路的机会,就很难回到原来的道路上去。当在扭曲的幻觉中滑动时,身体的姿势变形。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留给子孙后代的负面资产,可惜我们没有得到很好的清理,每一个念头,都是真可悲的。

作者介绍

孙宇,本名孙毅,来自辽宁省大连市。1988年毕业于沈阳师范学院(现沈阳师范大学),获中文文学硕士学位。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鲁迅研究会会长,特聘教授,曾任知清会员、文化馆馆长、记者。2002年,他在鲁迅博物馆工作,并担任北京鲁迅博物馆馆长。自2009年以来,他一直担任闽南大学文学院院长。20世纪7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20世纪80年代进入文学批评和研究,长期从事鲁迅和当代文学研究。《鲁迅研究月刊》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书》副主编。主要作品有《王增轩博士革命时代闲事记载》、《鲁迅思想》《鲁迅与周佐人》等。

·完·

×

穆旦丨每个诗人的心里都有一片涌动的海

《牡丹译本》 - 人民文学出版社

穆丹,原名查良轩,原名浙江海宁,现代著名诗人、翻译家。在他的一生中,他写了许多流行诗歌,并翻译了大量的西方文学杰作。这本译本集收录在牡丹先生的所有主要译本中,分为八卷:第一卷《唐琦》(上图)、第二卷《唐琦诗选》(下图)、拜伦诗选第三卷济慈诗选集、第四卷《雪莱抒情诗选集选集黑人现代英国诗选集》, 第5卷,Ogan Onyekin Pushkin叙事诗选,第六卷Pushkin抒情诗选集(上图),第七卷普希金抒情诗选集(下图),第8卷Chutchev诗歌选集Longfellow诗歌选集罗宾汉传奇。这些译本最初由国内多家出版社出版。据译者家属认为,译文集的出版并没有刻意追求当时译名与当前译本的统一,尽可能保留原有的翻译方法。有些译本是当年出版的,没有前言,有些译本只是后记,翻译集基本保存下来,没有添加前言或后记。15年后,译本集的重印本重新出版。

穆旦丨每个诗人的心里都有一片涌动的海

《牡丹诗》 - 人民文学出版社

这本诗集以《牡丹诗集》(1939-1945)为基础,是原创作品。《牡丹诗集》(1937-1945)是牡丹于1947年5月在沈阳自费出版的一卷诗集。58首诗,伴有王佐良先生的《一位中国诗人》评注。

牡丹深受雪莱和拜伦的影响,富有诗情,诗意简洁,被科研界誉为"现代诗歌第一人称"。

希望,幻灭,希望,再活

在无尽的海浪的淹没中,

谁知道时间的沉重呻吟即将落下

在诅咒中形成

阳光照耀着海岸;

孩子们,看看我们在黑暗中是如何繁殖的

难以产生圣洁的感情

- 牡丹,生活

穆旦丨每个诗人的心里都有一片涌动的海

《牡丹诗集》 - 人民文学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穆丹现存的诗歌、散文、书信、日记等作品的原著,以及亲戚、朋友、学者写的回忆、评论文章、编者写的《牡丹编年史》。

《牡丹诗集》(更新版)经牡丹家族授权、协助,由李芳先生主编,是国内牡丹诗集的全面严谨版本。这次更新,主要是将新发现的木丹添加到了他第一个女友的信和诗歌中。此外,通过与第一版的核对,一些诗歌中的文字已经过修订。值此牡丹诞辰一百周年之际,我想纪念这本书。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