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土葬、火葬不用争了,最新丧葬技术出现,一年就能“土归土”

作者:果然悠

由于近年来火葬的引入,各地,特别是农村的人们对埋葬的争论越来越激烈,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多数人仍然希望自己死后能躺在棺材里进入土壤中安防,但专家"不允许",因为专家认为埋葬还有更多的缺点。

土葬、火葬不用争了,最新丧葬技术出现,一年就能“土归土”

首先,浪费木材,埋葬必须先将死者放入棺材中,然后才能埋葬,而与火化小骨灰盒相比,埋葬棺材需要用的木材要多得多,而骨灰盒除了使用木材外还可以使用其他材料,而棺材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能是木材。另外,棺材是用几十年甚至前半年的老树做的,这是浪费木材非常大的,与目前保护环境的观念是背道而驰的。

土葬、火葬不用争了,最新丧葬技术出现,一年就能“土归土”

二是浪费土地,火化基本上会把骨灰埋在固定的墓地里,所需墓地面积不大。由于需要较大的墓地,许多地方由于缺乏开放空间只能位于耕地中,导致土地浪费。

第三,污染环境,有些人死于自然衰老,有些人感染了传染病,如果埋藏,不高温治疗这些细菌或病毒可能会从棺材中下来污染环境或水源,导致疾病传播。

土葬、火葬不用争了,最新丧葬技术出现,一年就能“土归土”

考虑到以下几点,国家目前正在大力推进火葬,基本上不允许农民进行埋葬。但专家表示,土葬有弊端,农民认为火葬也有弊端,火葬就是利用火火来火化人,而在火葬过程中,无论是电力还是煤炭都需要大量使用能源,在目前能源短缺的情况下也有弊端。而且在焚烧过程中还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据统计,一具120公斤人体在焚烧过程中会有0.65-0.7公斤固体颗粒排放到空气中,不完全统计我国1500座火葬场每年向大气排放的二恶英达到308-31.3万吨。而一些地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虽然尸体被火化了,但最终还是被扔进棺材里埋了起来,埋设了废木头,土地的浪费并没有避免,反而增加了空气污染。

土葬、火葬不用争了,最新丧葬技术出现,一年就能“土归土”

多年来,关于哪个更适合农村地区火葬和埋葬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中国目前的火葬率约为53%,明显高于美国的26%,但远低于日本的90%。未来火葬和埋葬之间可能没有争议,因为韩国发明了最新的埋葬技术,使用这项技术在一年内就可以将尸体变成"土、尘、尘"。

这种最新的殡葬技术就是"冰葬"技术,冰葬技术早在2011年,韩国殡葬指导教授张万石在武汉殡葬行业交流会上就提到,冰葬技术被简单地理解为目前采用高温处理尸体到低温处理尸体。具体处理步骤如下:

土葬、火葬不用争了,最新丧葬技术出现,一年就能“土归土”

1、首先将人体置于冰箱中,在-18°C冷冻前处理;

2、将冷冻的尸体放入-196°C的液氮中,而这是冰埋最关键的一步,利用液氮超低温简单地处理尸体;

3、使用振荡器摇晃身体,身体会被压成颗粒;

4、将颗粒状的身体碎片进行水分蒸发,使人体基本可以处理干净,剩余的粉末和"灰烬"几乎。

5、冰葬处理后最后剩余的灰烬不是放进普通的骨灰瓮,而是放入粉末或土豆粉加工后的有机骨灰盒,而这种埋在地下的有机骨灰会逐渐被微生物分解,而灰烬随着骨灰的消失在半年到一年内又"尘埃" 土壤回归。

土葬、火葬不用争了,最新丧葬技术出现,一年就能“土归土”

与火葬和埋葬相比,冰葬的优势非常明显,首先,冰葬中使用的液氮与空气分离,使用空气不会造成空气污染。冰葬最后的灰烬会随着灰烬盒变成尘土进入大自然,不会对自然造成危害,甚至可以说冰葬中使用的所有材料都来源于自然,最后回归自然,这不仅代表了人类的转世,也代表了天然物质的转世, 非常符合中国人民"落叶致根"的意愿。至于担心火葬会杀死细菌病毒,低温会起作用吗?事实上,零下196摄氏度也可以杀死所有的细菌和病毒。

土葬、火葬不用争了,最新丧葬技术出现,一年就能“土归土”

也就是说,冰葬确实可以解决当前火葬和埋葬的问题。只是相比于埋葬和火葬,冰葬的成本更高,世界范围内尚未广泛传播,但由瑞典科学家发明的韩国引进后,中国还没有听说过冰葬场所。我想,即便是推广冰葬也会遇到和现在推广火葬一样的困难,毕竟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想要改变是比较困难的。不管是冰葬好,火葬好,还是埋葬也是最重要的还是给人们多几个选择,这也是人权的一种形式,读者朋友你们说?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