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老人无偿捐1136亿,生病时想住高级病房,专家:自愿行为无补助

大家好,我今天百忙之中抽空给大家带来以下这篇文章,欢迎大家一起品鉴!

历史如灯塔,它承载的文化则是灯塔上的亮光,照亮着世人未来前行之路。马雅可夫斯基曾说:“要像灯塔一样,为一切夜里不能航行的人,用火光把道路照明”。

老人无偿捐1136亿,生病时想住高级病房,专家:自愿行为无补助

在那个时候也涌现出了一批文物古董的收藏者,他们通过合法购买收藏,后来也有很多的收藏家将古董无偿地捐献给了国家,让这些文物呈现在世人的眼前。其中张伯驹就是这样的一位收藏者,他捐献给国家的文物经过估算,他捐献的文物至少值1136亿。为国家做出了如此贡献的张伯驹,在年老时想要住高级病房接受更好的治疗,却被专家回绝说:“自愿行为无补助”,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老人无偿捐1136亿,生病时想住高级病房,专家:自愿行为无补助

看到这样的天文数字,很多人便会好奇,这位名为张伯驹的老人到底是怎样的身份?怎么会拥有如此之多的文物古董呢。

张伯驹是著名的爱国人士,还是一位诗词学家、书画家、亦是收藏鉴赏家和京剧艺术的研究家。他于1898年3月14日生于河南项城,他的父亲是张锦芳,他也是袁世凯的表侄,在五岁的时候和自己的一个妹妹过继给了父亲的哥哥张镇芳,7岁时进入私塾读书,从小聪明的张伯驹在9岁时便会作诗,他也因此被大家称为“神童”。

老人无偿捐1136亿,生病时想住高级病房,专家:自愿行为无补助

因为生父张锦芳是一位诗人的缘故,家境也较好,张伯驹从小也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因为家人的影响,张伯驹从小便对诗词书画有着相当大的兴趣。成人之后,他对文物也有着特殊的情感,特别是那些字画和字帖。因为在年少时,张伯驹目睹了太多的文物流落国外,心甚痛。后来成年的张伯驹开始收藏文物,其初衷就是不想让自己国家的宝贝流落在外,因此他在购买文物上花了不少钱。

老人无偿捐1136亿,生病时想住高级病房,专家:自愿行为无补助

新中国建立之后,张伯驹将自己收藏的几百件精品文物一并无偿捐献给了国家,这些文物中包含了黄庭坚的书法真迹《诸上座贴》,也有范仲淹的《道服赞》卷等,价值高达1136亿元。

对于自己喜欢的文物,还是价值连城的,就这样捐出去不心疼吗?他将文物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要重要,他收藏了很多字画的文物,还将它们装裱起来,生怕这些脆弱的文物再一次受到伤害。虽然打心底热爱这些文物,但是他更希望这些文物能够能够一直传承下去,希望祖国的子孙后代都能够看到这样的文物。

老人无偿捐1136亿,生病时想住高级病房,专家:自愿行为无补助

很多的文物收藏者,在张伯驹这样的精神带领下,也将自己珍藏的文物捐献给国家。现如今的我们知道那些流落海外的文物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回到祖国的怀抱的,不仅要和国外交涉还要用巨额资产才能将其买回,其中艰难可想而知。而在上世纪无偿将文物捐献的张伯驹定有一种大义长存于胸。

老人无偿捐1136亿,生病时想住高级病房,专家:自愿行为无补助

虽说张伯驹生于一个还算富裕的家庭,从小对于钱财并不是那么的看重,但是在这世上生活,没有金钱如何走下一步呢?因此张伯驹也曾度过一段因钱而窘迫的时光。

张伯驹捐献的那些文物可谓是他一家所有的财产,将文物捐献之后,他的家庭过得更加的拮据。晚年时张伯驹因为一场病而住进了医院,家人想着他也算是为了国家做了贡献,便向医院申请想要住一个好一点的病房,有一个更好的环境让张伯驹静养。

老人无偿捐1136亿,生病时想住高级病房,专家:自愿行为无补助

大家都知道住好病房是需要加钱的,但张伯驹拮据的家庭中并不能拿出更多的钱,他的家人们就想向医院申请一个特殊补助,不料却被一些大言不惭的“专家”出言拒绝:“他是自愿行为,无补助”,这件事情最后在文物局的帮助下才得以解决。

“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这些医院的专家都有点死脑筋了,我们在做任何一件事情是应该考虑到因果关系,必要的时候是需要将“人情”考虑在内的。我们不能失去“人情味”,从而让整个社会变得冷漠,失去色彩。

老人无偿捐1136亿,生病时想住高级病房,专家:自愿行为无补助

在1982年张伯驹老人逝世于北京,享年84岁,他的爱国精神,他为国的大义,我们都应铭记于心,张伯驹老人引言中所说的灯塔一般,虽然肉体已不在,但是他的精神将不断照亮着我们前行的路。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