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古代宝剑真能削铁如泥?专家:你看古人到底削的啥,菜刀也能做到

大家好,我今天百忙之中抽空给大家带来以下这篇文章,欢迎大家一起品鉴!

虽然剑在冷兵器里并不算最出色的那种,但由于凌冽、对称的外形以及坦荡荡的身法,再加上自古以锋利用者的缘故,剑一直是大陆古代人气最高的冷兵器。古人经常给它冠以“冷兵器君子”这一头衔,甚至连皇上御赐的兵器也都是尚方宝剑,可见古人对剑的喜爱。

古代宝剑真能削铁如泥?专家:你看古人到底削的啥,菜刀也能做到

基于此,古往今来的宝剑一直不在少数。譬如春秋战国时期的龙泉宝剑,曾助后来的刘邦在芒砀山斩蛇起义。还有同时期的干将莫邪,以及三国时期赵云挥舞的青釭剑,都是同时期里诸多宝剑中的佼佼者。

不知各位发现没有,不管是古人还是今人,在形容这些宝剑时,总喜欢用到“削铁如泥”这个成语。不管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里,还是施耐庵的《水浒传》里,都喜欢用削铁如泥来形容宝剑。

古代宝剑真能削铁如泥?专家:你看古人到底削的啥,菜刀也能做到

毫无疑问,“削铁如泥”是古人对宝剑的最高评价。毕竟铁在古代属于硬度最高的物质了,连铁都能削,在对抗时必然无往不利。

不过话说回来,即便是在锻造工艺如此成熟的现代,也没有任何一把铁制兵器敢自称“削铁如泥”,为何在古代,这一特性却成了各种宝剑的必备功能呢?难道仅是古人的虚构和夸大吗?

古代宝剑真能削铁如泥?专家:你看古人到底削的啥,菜刀也能做到

其实,的确是含有夸张的成分。但历史学家经过仔细考证和研究后,发现古代的“削铁如泥”确实有一定的合理性。不过,古人这个“削铁如泥”是有条件的,换做现代的菜刀,其实也能做到。

古代宝剑真能削铁如泥?专家:你看古人到底削的啥,菜刀也能做到

所谓的条件便是古人所称的“铁”,和今天的铁完全是两码事。同样因为古代锻造工艺水平所限,金属的硬度其实跟今天是没法比的。清代《说文解字》里曾说道“金,五色金也,凡金之属皆从金”,什么意思呢?即古代的铁并不是指代一种金属,包括质地较软的金、银、铜都可以划分到铁这个行列。

古代宝剑真能削铁如泥?专家:你看古人到底削的啥,菜刀也能做到

而正常铁的莫氏硬度在4.5左右,但银和铜却仅有2.5。后者甚至能咬出牙印,宝剑“削铁”也就不足为奇了。

譬如在《水浒传》里,曾提到杨志在汴京街头卖刀,为了展示刀的锋利,他将6枚铜钱摞起来顺势砍了下去。只见刀光一闪,那6枚铜钱应声碎成两半。而且在上世纪70年代,大陆工艺博览会上还有人用铁剑复原过这个场景,而古人就管这个叫“削铁如泥”。就连如今的菜刀,要实现也不困难。

古代宝剑真能削铁如泥?专家:你看古人到底削的啥,菜刀也能做到

除了对金属认知上的差异外,就算真的是铁,由于提纯工艺不如现代,古代的铁跟现在也是没法比。初中化学告诉我们,根据碳含量的不同,铁还分为钢、生铁和熟铁。通常来说,含碳量越高,质地也就越硬。而熟铁含碳量比生铁低多了,其硬度自然可想而知。

而古代的铁大部分其实都是熟铁,但铸造宝剑时由于精打细磨,千锤百炼,还是有概率做出精铁,即生铁来的。用生铁去砍熟铁,好比现代人拿菜刀去砍老式自来水管。但凡用点力,都能轻松将其一刀劈开。

古代宝剑真能削铁如泥?专家:你看古人到底削的啥,菜刀也能做到

综上所述,为何古人的宝剑总能削铁如泥,其实不是剑的问题,而是铁的问题。要是他们口中的宝剑和现代和钢铁碰一碰,谁才是王者想必一目了然。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