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老——看不见的致命杀手
根据人类的生命进程,人类可以同时具有四种不同的年龄,即:1.年代年龄,是指一个人出生后在地球上存在实际时间的标记,并且以此作为统计岁数的唯一依据;2.生理年龄,是根据人体的个体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生理活动指标所判定的年龄指数,个人的生理年龄可随其身心保健状况而和年代年龄不同步,机体健康情况越好,生理年龄就越小;3.社会年龄,是指一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的成熟程度,它和年代年龄不完全相同,有的人年代年龄虽已进入成年,但社会年龄却仍可处于未成熟期,而另一部分人则未到老年却可直接进入衰退期;4.心理年龄,是以个体心理活动程度来判断的,通常将出生到18岁定为未成熟期,19岁到59岁为成熟期,60岁以上进入衰退期。心理年龄与年代年龄、生理年龄大多并不同步。
一个人的年代年龄是不会改变的,而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却是可以通过加强自我保健措施而延缓或推迟的。因此,老年人应该了解自己的生理心理变化特点,防止早衰,使寿命达到天赋的年限。
具体来说,影响心理年龄主要有四个因素。在生理上,随着年龄增长,大脑皮层和皮质下的各种细胞均可产生退行性生理变化、脑血流量和供氧量减少,从而导致思维迟缓,记忆力、注意力下降,情绪不稳,动作迟缓或失调。在环境方面,包括个人所处社会、家庭关系状况,经济收入状况,亲人和配偶离异、死亡,家庭纠纷、邻里关系和工作压力等,也会对老年人造成一定的心理影响。在生活方式上,如吸烟、酗酒、纵欲、挑食、营养不良,同样会给心理造成影响。此外,疾病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包括长期慢性疾病、疑难重症所带来的躯体痛苦和精神压力的伤害
等。上述因素都可以影响中老年人对自己生活质量的满意感和幸福感,因此,可以直接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我是肿瘤专家靳迎军,关注我,一起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