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美国炮兵迎娶中国女演员,经多年努力终获中国国籍。他直言,我要为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常言道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而往来。在

作者:路过人界

美国炮兵迎娶中国女演员,经多年努力终获中国国籍。他直言,我要为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常言道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而往来。在旧中国我们经济落后,很多国人为了更优越的生活,纷纷投入他国怀抱。然而有一个外国人,却因热爱中国文化和一段金玉良缘而坚持留在生活条件匮乏的中国,并经过数十年的不懈努力,终于获得中国国籍。

他就是沙博里。1915年,沙博里出生在美国纽约。人到青年时,恰逢二战,沙博里义无反顾地加入了美国陆军并成为了一名炮兵。

当时美国出于对全局的考虑,预备挑选部分现役军人进行汉语及中国文化教育,用以支援中国战场。优秀的沙博里很快被选中,而这段学习中华历史文化的过程,对他今后的人生路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二战结束,沙博里回国,由于对中国文化的痴迷,他决定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主攻方向:中国历史文化。

在学习过程中,他被博大精深渊远流长的中国文化深深吸引。1946年,他终于克制不住对中国的向往,也不顾囊中羞涩,决定远赴重洋去中国学习。

到了中国后,原本就囊袋空空的他只剩200美元了,一时间生存都成了问题。有友人劝他回国,但陷入困境的沙博里没有退缩,坚持一边学习,一边打工自给自足。

缘分天注定。在上海学习时他偶遇了话剧演员封凤子,也许是价值观的契合,也许是颜值吸引,俩人相见恨晚,似乎有说不完的话语,很快她们就陷入了爱河。封凤子在当时已是知名的作家、话剧表演家,在《雷雨》等著名话剧中担任主演,其精彩表现得到广泛认可。可她并没有得意止步,而是努力求学,考入复旦大学继续深造。

沙博里与封凤子的相恋,不仅是对于文化学习上的认同,还在于他们有着一致的人生观。随着两人接触日益频繁,沙博理发现了封凤子另外一个身份—我党地下党员。

当时正值中国内战,而我党为一切人民服务的理念,也让沙博里倍加钦佩,他经常利用自己美国人的身份,冒着生命危险,掩护我党地下工作人员撤离并救治。

1948年二人终于修成正果,携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沙博里对中国这块热土更是充满了无限的热情,对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也深感欣慰。同时,一个信念也萦绕在他心田挥之不去,“我要为新中国贡献我的力量,我要加入中国籍”!

由于当时敌人到处恶意宣传,诋毁新中国,所以,熟悉中英双语的沙博里就将工作重心放在了翻译中国经典文学著作,宣传中国经典文化上,从老舍先生的《家》、茅盾先生的《春蚕》、再到古典名著《水浒传》,沙博里精准流畅的英译本广受好评,也让更多的外国人接触并爱上中国文化。

直到1963年,经周总理亲自批准,他终于如愿以偿,加入了中国国籍。2011年,记者采访年过九旬的沙博里,当记者问及是否想叶落归根时,他激动的说道:“我已经中国人了,中国就是我的家!”同年,他获得了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

2014年10月,九十多岁的他安然逝世。我们永远欢迎热爱中国,醉心传播中华文明的国外友好人士。向沙博里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

美国炮兵迎娶中国女演员,经多年努力终获中国国籍。他直言,我要为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常言道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而往来。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