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三阳、坪坝、雁门口、曹武、孙桥的传统年味!

三阳、坪坝、雁门口、曹武、孙桥的传统年味!

三阳的那些老传统

小时候在三阳老家过年,刚进腊月,早早的就感受到了过年的氛围。空气里弥漫着烧堆的烟火味,灶台里飘出诱人的美食香,火红的对联透出浓浓的喜庆气,混合着冬天空气中清冽的寒气。等到除夕零点鞭炮一响,热热闹闹的新年就拉开了序幕。

三阳、坪坝、雁门口、曹武、孙桥的传统年味!

过年,吃喝是首要的。老婆婆和媳妇们早在冬腊月就准备年货,吃的,喝的,应有尽有。男人们则忙着田里、地里的活计,伺候好牲口,再给菜园子的菜浇上粪,让菜蔬好过冬。临近年关,再把家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将枯草败叶混着树棍、土渣堆在禾场边上点燃。只见家家户户门前一缕青烟袅袅升起,不间断烧上三天三夜。爸爸告诉我们,这叫“除旧迎新”——烧掉旧年的霉气霉运,会迎来新年好财好运。

我们这些放了寒假的娃儿们,沉浸在过年的喜悦中,喜鹊一样叽叽喳喳,成群结队,一阵风似的从村头跑到村尾,再从村尾跑到村头。每跑过一个地方,都会吓得正在禾场边树荫下觅食的鸡群惊叫起来,猛拍着翅膀四散奔逃。到了晚上,我们又会守着灶台边,看妈妈准备过年的美食,以免错过刚出炉灶那最新鲜的一口。

那时候过年,每家每户都要熬麻糖,切麻叶儿(芝麻和熬的糖做成),打豆腐,捣糍粑。那时候钱值钱,家家户户手里也没什么钱,所有的过年货几乎都是在家里手工完成。用自家田地里、山坡上收获的豆子、芝麻、糯米等,一样样用水泡,用磨碾,用纱布过滤......再蒸、煮、打、切。稍微丰足的家庭,还会杀一头年猪,灌腊肠、熏腊肉。

就这样,在家庭主妇们一天天的准备中,年关也一天天接近。我们这些娃儿则每天在这种美味气息的包围中,晕晕乎乎地盼望着除夕快点到来。因为只有过了除夕,我们才可以敞开肚子吃个够,而不会受到大人的呵斥。

因为都是手工制品,所以对于材料的混合比例,火候的把握以及刀工,都特别讲究。谁家主妇手巧不巧,只要看看她们家的年货出品怎么样,味道怎么样,就高下立分了。

还记得小时候的一种年画,类似连环画一样。大大的两张画,分成一小格一小格,总共十二格,图文并茂,讲述一个个经典故事。如《红楼梦》、《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八仙过海》、《杨贵妃》、《香香公主》等等等等,是我最爱看的,每到一家,都迫不及待地先看门上贴的年画故事,食物反倒成了其次。但不知什么时候,这种贴年画风俗在老家已经不流行了,现在都是小小一张四方红纸,写着“福”、“春”、“恭喜发财”、“招财进宝”等,简单得很。

以前,家乡的妇女们在闲暇时节,会织毛衣,绣花,纳鞋底,做鞋垫。其中做鞋子是难度最高的手工活。先要把旧衣服拆成片,洗干净,晒干,然后用小麦粉打成的糊将布一片片平整地糊在门板上,糊上好几层,然后晒个三五天,直到干透。再比着大人,小孩的鞋样儿,剪成一块一块,千针万线纳起来。这样的鞋子穿着透气,舒服,不臭脚。那些快出嫁的姑娘们会绣鸳鸯枕头,新婚时拿出来铺在大红的床上,喻示百年好合,白头偕老。 (刘红玫)

三阳、坪坝、雁门口、曹武、孙桥的传统年味!

坪坝的年

作者:孙莉霞

人到中年,越来越不知道年是什么味,或者说是有百般况味,涌上心头,却说不出来。不由得回想起坪坝传统的年味。

年货

三阳、坪坝、雁门口、曹武、孙桥的传统年味!

关于年货,《坪坝史话》是这样介绍的:

每年农历冬至,人们就开始办年货,腌肉、腌鱼、腌鸡、腌鸭蛋、灌香肠、炒米泡、炒瓜子花生。农村还要打豆腐、熬麻糖、切麻叶子、捏麻糖果。有的杀年猪、打糯米糍粑。此外,还要买黄花、木耳、笋子以及茶、烟、酒、糕点、香烛、纸、炮(竹)、做新衣服、买新帽子。有些富裕人家和商户铺家,很是讲究,更为铺张。

到了腊月二十四日过小年,就吃起年饭来了。这天晚上敬灶神都是供麻糖,说是好粘着司命菩萨的嘴,到天上不要说人间坏话,希望天神降吉祛灾。

对联

三阳、坪坝、雁门口、曹武、孙桥的传统年味!

对联上面一般都会写些什么呢?《坪坝史话》上有这样的记载:

腊月三十,各家大门口都贴上红对联。举例:街上商家是: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文化人家是:文章西汉两司马,经济南阳一卧龙。农村人家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如有老人去世,就用黄纸或白纸写:静观天下皆春色,惟有吾门独素风。屋内墙壁上还贴红签字,商家写“生意兴隆”、“一本万利”,农村写“六蓄兴旺”、“五谷丰登”,还有“老者安之”、“少者怀之”、“百无禁忌”、“童言无忌”。窗棂上是“太公在此”。据传,姜子牙斩将封神,最后自己没有位置了,就坐在窗子上,神鬼见了都要回避。水缸上写“水星镇宅”,猪栏鸡栏上写“槽头顺遂”、“鸡鸭成群”,牛屋门上贴:“又肥又胖又会走,一公一母一大群。”

以前去外婆家,看到猪笼、鸡栏上都贴上红纸,煞有其事地写上几个字,觉得很可笑。现在想起来,这些牲畜动物是农民一生中最好的伙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与人是平等的,所以到了过年,人和牲畜都应该是天下同乐,得到同样的祝福。

贴上红纸对联,除了有祝福之意,更是一种对天地神灵的敬畏,不仅表现在对联,还表现在众多的仪式上。

堂屋有神柜,用大红纸在中间写“天地国亲师”,顶上横披“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孔子语)。两边对联:“宝鼎呈祥香结彩,银台报喜烛生花”。两旁一边是“九天司命”,另一边是“历代宗祖”。有的还供上“财神”、“关公”、“观世音”。还有香炉、烛台、铜、铁磬、梓油灯。还有很多家挂中堂、对联。中堂有画的“松鹤延年”、“梅桩”,有写一个大“寿”字……下面摆的条台、方桌、供品。

从我记事起,这种过年的仪式已经越来越简单,但不管怎么简单,基本的仪式还是在的,如贴对联,晚上点灯守岁拜年,可当我到了外地,这种仪式趋近于零时,那么年也就不成其为年了。

让我们回顾一下当年坪坝隆重的过年习俗。

除夕夜,门前挂对大灯笼,内燃蜡烛;屋内点红烛,烧长香,屋外屋内,灯火通明,香烟缭绕,一片欢乐、肃穆景象。神柜上一般摆有供品,有雪枣、麻丝饼之类。穷户没这么讲究,也要尽可能点缀一下,以表敬神之意。小朋友们也穿上新衣、帽,打着小灯笼,燃放鞭炮,欢天喜地。传说三十夜是“诸神下界”,人们要沐浴更衣,一夜上五遍香,每遍插三柱香,作揖叩头,高磬放鞭,到第二遍香后,就用钱纸交叉封门,人不外出,全家人守岁,围着火盆喝茶、磕瓜子、吃糖果、讲吉利话。烧至第五遍香(大约凌晨4-5点),开始出天方。首先由大德观的道士二人上街由西向东,挨家挨户,用木棒撞门,口里喊叫:“大德观叩节!”屋内听到叩门响声,全家人齐聚到门口,小孩提灯笼,开门出方,端出一对点燃的大红蜡烛(粗约4-5公分,高约80公分),红烛上贴有“出方大利”四个金字。红烛插在泥座或木架上,点燃时,烛光闪闪,光芒四射。出方还要摆供品,行跪拜礼,观察天气,燃放长鞭。通常一家挨着一家地放,有的迟子会放到天亮。俗语把打仗时的总攻击,比作三十晚上出天方,响声齐作,震天动地,热闹非凡。出了天方,即进到屋内,在神柜前向老人叩头拜年,呼出称谓、祝福词语。家中子女拜紫,然后亲房人等你来我往,从小到大,互相呼拜。

初二日,是街上领里拜跑年,一拜即走,挨户拜完为止。拜年时,对老人的敬词是:“越老越先进!”“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对生意供应商:“恭喜发财!”“一本万利!”对农民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过年还要给小孩发“压岁钱”,有的除夕时发,有的除夕后发。

过年也称年关,当时有这样一句话叫“富人过年,穷人过关”。因为到了年关,不仅要尽力办点生活,吃几天饱饭,更是难躲“阎王债”。有些穷人无钱偿债,就东藏西躲,等到除夕,才偷偷溜回家内,其凄惨之状,触目惊心!

看来杨白劳过年的故事到哪里都有,穷人难过年,在旧社会如此,在这个时代亦如是。

赏灯

三阳、坪坝、雁门口、曹武、孙桥的传统年味!

比起腊月三十,正月十五才算是过大年。俗语“三十的火,十五的灯”,记忆中正月十五的灯火更喜庆更热闹。小心翼翼提着一盏灯笼,灯笼是用细竹篾编的,外面糊上一层薄如蝉翼的白纸,有时候还会印上一个大大的“福”字。灯笼里面有一个木质底座,上面插上焟烛,红红的烛光映着小脸,说不尽的快乐和欣喜。

提着灯笼,一边游街,一边看街上各种的热闹。

正月十五闹元宵,是在春节后又一娱乐高潮。当晚街上灯火辉煌,人山人海。玩龙灯开始,锣鼓、鞭炮齐鸣,三眼铳响声如雷,散捧火(一种易燃粉末),如焰火一般,照亮天空。由四个人擎着一个高十几米,牌坊式、飞檐凌阁的龙门,在前面时走时停,龙灯跟着翻腾起舞。还有一些小孩举着各式鱼灯,骑着竹马,跟在后面。有的门前还挂着走马灯,图像是《西游记》的故事。龙灯玩到哪家门口,这家就要烧香、放鞭、敬茶、奉烟。有求儿子的,龙灯还要进到堂屋,主人对着龙头,烧香叩头。

龙灯走后,就来蚌壳精。蚌壳精内有一个小伙子抹胭脂,画眉毛,穿着女人花衣,扮成一个体态妖娆的美女,两手挽着蚌壳,一张一合,在内面扭动逗笑外面的渔翁(丑角),这渔翁撒网扑不着蚌壳精,反而被蚌壳精夹住了头挣不脱。蚌壳一开,渔翁就翻个跟头挣脱跑了。看的人哈哈大笑。

拉犟驴子。有一人扮成驴子,几个人牵着绳子拉,这是由会“踩高跷”的小伙子们扮演的。有蹦、跳、滚、翻等难度较大的一套动作。演到精彩处也很逗人发笑。

划彩莲船。用竹篾扎一个船形,中有彩楼,依形贴上五彩花纸。由一个小伙子扮成美女插着花,穿着长裙,坐在楼中,两手提起船舷,小步快速行走,外面一个船夫拿着竹竿玩着划船的动作,后面还跟着手摇破扇的老太婆,配合一套打锣鼓的人,大家合作,演出一幕幕闹剧,走到广场或大户门前还要“跑花”(转圈),停下来以后,唱着“过年吉祥”词,或花鼓戏,主人就会给钱给物。

元宵节除了以上文娱活动,还有玩狮子、演“大头和尚”(用纸做成大头,套在人的脑壳上。演“俞老四推车”、“陈瞎子闹店”等,都是引人取乐发笑。)元宵节户户请客,邀约亲朋到街上观灯。也有四乡农民自动来看热闹的。

三阳、坪坝、雁门口、曹武、孙桥的传统年味!

雁门口阮沟的春节

作者:郝逢清

最近读到同乡朋友讲述家乡过年风俗的几篇回忆文章,引起了我对家乡阮沟的深深怀念。

离开家乡三十多年了,这中间虽然也回去过很多回,但是每次回去只过几天就走,随着时间的流逝,短暂停留的感受及所见所闻,已经跟过去大不一样了。记忆深处的家乡阮沟,还是小时候的印象。

阮沟是京山县南部的一个行政村,以前是阮沟大队,与天门县石河镇和佛子山乡接壤。这里有一条小街,位于一条小河边,是村里农副产品交流集散地,小河就是阮家沟。由于与湖区天门接壤,在商品经济极不发达的时代,这里也有一些鱼虾可以买到,因此阮沟街也远近闻名。当然,阮沟街改到阮家下塆门前重建和扩建,那是后话了。

过年,是小孩子们最盼望的,因为过年可以吃到好吃的食物,可以有一套或者一件新衣服在过年那天穿,可以彻底休息几天,就是垂手玩几天而不用干什么活儿,可以受到所有人的礼遇,不会被安排去做着做那,周围所有的人互相之间都变得客客气气、彬彬有礼。当然,还可以走亲访友,在亲戚朋友家受到热情款待,如果运气好还能够看到一些文艺表演,或者有机会参与打锣鼓、玩游戏等自娱自乐活动。过年的时候,家里是干干净净的,屋里屋外都经过了大扫除,环境令人愉悦。门框上褪了色的旧对联被撕下来,贴上新对联,红红的,家里每个房间的门框上都要贴上新对联,不管字写得如何,光红颜色就觉得好看。屋里墙上还要贴几张年画,更增添了喜兴。我们过年的年货,红纸笔墨,都是到阮沟供销社和阮沟街自由市场购买的,当然,更多的东西,特别是食物,是自己种植的。

三阳、坪坝、雁门口、曹武、孙桥的传统年味!

记得有过两三年我家没有贴新春联,不是连续的三年,这三年中间有间隔。不贴春联那应是最困难的年份,无钱买红纸和笔墨,也没有心情贴春联。困难的时候,麻糖也没有熬,麻页子(用炒米和麻糖混合后压紧切成片)也没有切;因为缺少食用油,荷叶皮子和翻饺子也没有炸。但是大多数年份要熬麻糖,切麻叶子,炸翻饺子和荷叶皮子。虽然平时炒菜用的油极少,但是春节之前也要做一些年货的。平时没有肉吃,春节要吃到肉,因为养了一年的猪年底可以杀了自己留一些肉吃,或者几家联合分一头猪,每家能够分到一些猪肉和排骨等等。

说到贴春联,我要特别多说几句——我喜欢书法就是从写春联开始的,也是每年写春联才得到提高的。记得第一次写春联,是刚上一年级那年除夕,家里的春联本来是小姑姑在写,我和姐妹在旁边看,忽然她们有人问我要不要写一幅,我就试着写了一幅,结果大家说我学得不错,以后就由我来写了。其实我写的是很生硬的楷书,用写铅笔字的方法写的毛笔字,只不过写的比较周正罢了。以后每年我都写春联,内容是农历本子上的。家里的房子是“三屋头”,后来因人口增加,又把厨房改为卧室,在后门外加盖了厨房。后来人口又增加,我们又把牛屋和猪屋改为卧室,在大门外加建了牛屋和猪屋。所有这些房屋的门都要贴对联,所以要写十几副春联。再加上左邻右舍几家春联也要我写,再后来还有几个亲戚家也要我写,每年我要写三天春联。最初两年是父亲帮我裁纸,后来我学会了,就都是我自己做了。当然,几个妹妹和弟弟也帮我,和我一起贴春联,都是用刷锅帚子刷米汤来贴。

除夕那天中午饭是年饭,一般在十二点左右开饭,家里没有钟表,都是根据阳光照到天井下的位置和经验来判断时间。一家人围坐在一个大方桌边,把一年最好吃的饭做好了,全部端到桌上摆好,一碗一碗品尝,有滋有味,其乐融融。年饭通常至少有十二碗菜,都是蒸菜,有粉蒸肉、粉蒸排骨、粉蒸莲藕、粉蒸芋头、粉蒸土豆、粉蒸鱼块、粉蒸鳝鱼块或泥鳅、粉蒸豆腐陀子、粉蒸鸡块、蒸蛋卷,甚至粉蒸蔬菜,蒸糍粑片,还有蒸粑子,这个其实就是把馒头切成片了再蒸热,跟其他蒸菜一样当作一碗菜,大家每人夹一片来吃。有的年份还有粉蒸牛肉,还有猪肝汤。这些菜都久违了,想起来都觉得好吃!

三阳、坪坝、雁门口、曹武、孙桥的传统年味!

吃饭之前,通常要放一挂鞭炮,叫团年炮。听见哪家鞭炮响了,就知道这家开始吃团圆饭了,还没有开饭的家庭就要抓紧了。吃饭的时候,晚辈要跟长辈拜年,说祝福的话,敬酒。长辈也要回敬和祝福晚辈。满桌子的菜肴,在吃的时候也要讲究一定的顺序,一般先吃粉蒸肉,然后吃排骨,豆腐坨等等,最后吃鱼块,如果有整条清蒸鱼或红烧鱼,那么这条鱼是最后吃的菜。

去亲戚家拜年吃饭,也是上面这些蒸菜,讲究这样的规矩,鱼留到最后,有时吃,有时不吃,留着让主人招待下一批客人时再吃。因为那些年生活水平不高,物资供应不足,鱼不容易买到。有时候经济条件跟不上,买不起大鱼,只好用两三条小鱼拼成一碗,有的家庭甚至没有鱼吃。所以,客人要见机行事,不要随便动筷子吃鱼,要等主人下决心吃鱼才能跟着吃。

春节的文娱活动,有玩龙灯和玩狮子。村里几个青壮年,用竹子和木棍加上白布,扎制一条龙,在白布龙身上画上一些道道,就是龙灯了。然后,六七个人举起龙来,到各家各户门前舞一舞,大家看看热闹,主人出门赠送舞龙队一些食品,一般是饼子。玩狮子也是类似的游戏。

有的时候,一个小伙子做狮子舞,要登高取物,就是在堂屋最高屋脊处放置一个红包,里面通常是烟酒点心,困难时期只有点心,即“饼子”,这个活动称作“取红”。一个大小伙子搭人梯上去,颤颤巍巍把红包取下来,赢得大家一阵喝彩,就成功了。

还有一个风俗,就是除夕晚上,要拿些香火和鞭炮,到祖坟去拜祭。祖坟在后山,趁天黑之前到达山上,烧香作揖放鞭炮,完事后回来,要打着手电回来,没有手电就得摸黑走路了。

三阳、坪坝、雁门口、曹武、孙桥的传统年味!

阮沟村地形主要是丘陵,西边有几座山——牧牛山(又叫“界子山”)、袁家山、佛子山、龙尾山、肖家山、红旗山等,这些山只前面两座全部属于本村,其他都只有半边属于本村,另外半边就属于别的村或者天门县了。这些山之间有个水库——铁轳大堰,是阮沟的水库。我亲眼看见过村民对水坝进行过两次加高加固施工,完全靠人工挖土挑土磊坝子,人工打硪压实坝基。有一年春节也没有休息,早晨一个民兵吹起洪亮的集合号,大家闻声从各个小村来到水库工地,投入到加固水库大坝的战斗中。这里是我小时候放牛、割柴、捡柴的地方。在身无分文的情况下,上山割柴和捡柴,把柴卖到佛子山下石灰窑上,一般一分钱一斤,新割的茅草半分钱一斤,几天忙下来可以挣三到五块钱,交学杂费。记得有几年不许卖柴,卖了柴的被查出来,还被罚了款。

在老家免不了摸黑走夜路。从山里到村庄,路边原来有很多坟地,这些坟地有塌陷,出现窟窿,有老鼠在里面窜来窜去,很可怕。记得曾在夜晚路过坟地,心里特别紧张。在1975年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之后,很多坟地都改成了农田,很多墓碑被抬到河边当做建材建了桥。小木桥变成石桥,板车和拖拉机都可以过桥了。

家乡的山山水水,也在变化。小时候,阮沟的山里有野兔、野猪、豺狼、豺狗和野鸡出没,村里有几个猎人,偶尔上山打猎。记得小时候在我们村子后面见到过野猪奔跑,在山上放牛时也见到野鸡飞过草丛树间。后来有一阵子遭遇乱砍乱伐,树林消失了,野猪没有了。有一年春节回家过年之后,我妹夫开车带我走近路,从阮沟到京山县城,居然穿过了我记忆中的原始森林——初中时代搞勤工俭学割柴的终南山,这里有了盘山公路,几乎跨过了山顶,然后经过县城附近的惠亭山,到达县城。再后来,县里开始搞生态农业建设,种植果树林木,县城周围的餐馆里可以吃到野猪肉和野鸡肉了,生态环境好了,野生动物又回来了。最近几年,县里的观鸟活动搞得风生水起,各种珍稀鸟类在山中栖息,国际观鸟活动在县城举办,世界各地的爱鸟人士前来参观,引起不小的轰动。而且,我的一个好朋友是观鸟活动的一个捐助者和倡导者,很自豪啊!

三阳、坪坝、雁门口、曹武、孙桥的传统年味!

曹武:儿时的大年三十

作者:蔡时明

我的儿时,时间概念界定在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初。那个时候家里很穷很穷,口粮靠集体按月按人头发,肉、糖凭票供应。口袋里没有钱,有钱也买不到物资,但一点也没有觉得穷;那个时候生活条件十分艰苦,走的泥巴路,点的煤油灯。没有音乐听,没有电视看,但半点也没有感到苦。小的时候过年,好期盼,好兴奋,好快乐,年味特别浓。那才是叫过年呢!

三阳、坪坝、雁门口、曹武、孙桥的传统年味!

年三十,是过年最看重的一天,是年味最浓的一天,也是特别忙碌的一天。

一条街心铺着青石板路的老街,青一色的“车筒式”土砖旧瓦房中住着上百户人家。儿时的我就生活在这。腊月三十的清晨,天刚蒙蒙亮,几乎家家户户的大人们都起床了,都打开了大门。因为大年三十要干的活实在是太多太多。

一、打洋尘。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做卫生。在长竹竿上绑上扫帚,用一条毛巾蒙住脸,戴上一顶斗笠,将屋顶和四周的墙壁刷过遍。黑灰掉满一地,将地上打扫干净,用布将器具上的灰抹净。因房子内是土地坪,无须动拖把,那时也没有什么拖把。

二、挑水。有个不成文的老规矩:初一至初三,不能从外面挑水进屋,这样会把灾难引来;初一至初三,不能把垃圾丢出门,这样会把财送出去。我家要到两里之遥的杨家大堰去挑水,厨房里有一口水缸,可盛六担水。大年三十,必须把缸里的水挑满。上初中后我也挑过几次水,每次都把我累得不行。试想想,不谈压在肩上的一百多斤重的担子,光跑六趟的路程就有20多里。

三、贴门神贴对子。多半是请隔壁的表哥写,他是在区里工作的干部,一手毛笔字写得好。上初中回家过年时我也曾写过一两回对子,没有手聪,字总写不好。记得还要写许多小条条,如在牛屋和鸡笼上贴上“六畜兴旺”、“鸡鸭成群”,在大门口贴上“开门大发”,后门口贴上“后有余地”等等吉利话。

四、吃年饭。年年都好像是母亲做的年饭,做好后先“叫饭”,请祖先们回家吃年饭。等到到大门外燃放鞭炮后再上桌吃,一般有土鸡汤、大蒜煲肉、鸡蛋糕、鱼,还凑了几个小菜。虽然不能和如今的标准比,但那时吃的年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那是一年之中最丰盛的大餐。那大蒜煲肉的味儿至今还留在记忆里,现在再也没有尝到过那个味了。

五、打灯笼。灯笼进腊月就有卖的,扎笼人用竹竿搬着写满吉祥语的彩色灯笼走乡串户叫卖成为一道风景,增添出了过年的气氛。我们街上的孩子多,打灯笼的当然就多啦!疯到过十二点,真真累了才回家。洗把脸,上床睡。母亲已为我清理好了要穿的衣服(有时是新衣)。明天是大年初一,我还要早起去给姨妈拜年,兴许可以收到两块钱的压岁钱呢!

怀着满满的希望,我很快进入了梦乡……

三阳、坪坝、雁门口、曹武、孙桥的传统年味!

孙桥:土改那年闹元宵

作者:汪纯仁

闹元宵是新春佳节不可少的活动,也是春节高潮的标志。俗话说叫花子也有三天年过,从初四开始,是各种民俗艺人展示自己才艺的大好时机。他们或上街或走村串户。每到一家,户主便会燃放早已准备好的鞭炮迎接,他们说的、唱的、做的都是祝福吉祥的内容,谁家放的鞭炮多,他们表演的越带劲,观众也越多。离开时,无论是红包还是香烟、副食之类的主人都是要表示一下的。

说起看灯,那是我至今还记忆犹新的唯一的一次。那还是土改后的第一个春节,街上一些知名人士和商家商议搞一次玩花灯活动。他们请街上的花匠黄师傅(绰号黄鸡公),花很长时间扎了好多彩灯,到玩灯的那一天,连一二十里远的乡村都来了好多人,把孙桥街挤得水泄不通的。走在最前面的是各种彩灯,有凤凰灯、鲤鱼灯、日月掌上灯、绣球灯、仙女灯、骨牌灯、天马灯、荷花灯。其次是表演队,什么彩莲船、蚌壳精、莲花落、踩高跷、扭秧歌、打腰鼓、地花鼓子、狮子、龙灯,还有打锣鼓家什的、吹喇叭的好几个班子在后面,那个热闹呀,叫人耳根子发麻。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一直闹到了官桥街上,当时陈集街上有人来想请,因为时间不允许才未去成。特别是那些彩灯,到晚上把蜡烛点燃插在里面,真是五彩缤纷,个个栩栩如生。还有那些表演的节目中现在有的已经失传了,如踩高跷拉犟驴子,本来有些动作在地上表演都不容易,何况脚下还要绑着50-80公分的木棍子蹦蹦跳跳翻着筋斗呢。

孙桥的锣鼓家什,是一朵文艺奇葩,由锣、鼓、钹、勾锣和棒锣(也叫马锣)组成,五人演奏,司鼓手指挥,全看鼓手用鼓棒在鼓面上敲、打、停、划来完成曲目的变化。可惜当时没有文字记录,随着老一辈的去世,如今已经失传。正月间还有另外一种文娱活动,就是草台戏班子,自发搭个戏台,唱上好几天,那些腿脚不太方便的老人和戏迷们,每天看的挖台窝子才回家,一直唱到正月十五。

正月十五是月半,年小月半大,人们早早吃了饭,不等天黑,各家门前的灯笼亮起来,鞭炮准备好,乡村里,各家各户门前早已燃起了一堆火。随着闹元宵表演后,各家神龛前摆放的香纸蜡烛什么的一起搬到大门前烧掉。那些天竹、柏枝烧的噼里啪啦的响,香味和炸开的鞭炮又是一番景象和氛围。这时,主人们会相互拱手作揖以示送走旧年迎接新年。然后,大家吃着元宵喝着美酒,一家人计划着如何去迎接新一年的春耕生产的到来。

三阳、坪坝、雁门口、曹武、孙桥的传统年味!

官桥:除夕守岁灯火通明,上香敲磬

作者:黄海

官桥街的腊月三十,此时鞭炮声就此起彼伏的。我们这里吃团圆年饭并不是在晚上而是在中午,非常讲究,女人们的任务当然是准备丰盛的宴席,男主人是先贴好各门上的春联和一些“天地阴阳、百无禁忌”类的红帖,再做祭祖敬神的工作。神柜上点燃两只红烛,插衬着天竺,红绿相映,那种庄严而又肃穆的气氛一下子就呈现出来了。香炉中插上三支香,摆上三碟供品,即一只鸡,一块肉,一块豆腐,另外三杯酒,敲三下罄,接着就跪下叩三个头。父亲也让我叩头。然后母亲和姐姐就端出丰盛的饭菜来,我和父亲到大门口燃放鞭炮后关紧大门,接下来就是我早就盼望的吃年饭了。从此时起全家都要禁止说些不吉利的话,我们小孩子做错了什么事大人也不会骂我们了。大人们的压岁钱也在这时给我们。在吃年饭的时候,是决不能打开大门的。

听到门外零星的鞭炮声,我就知道是小伙伴在等我出去了。大人早就为我们准备了很多鞭炮,小伙伴在一起放鞭,相互问家里给了多少压岁钱,再就是看谁家还没吃年饭,那个伙伴还没出来。此时的小街上家家户户都贴好了大红的春联,喜气洋洋的,人人脸上都挂着笑容。一派节日的气氛。

天近晚,各家的大人都要叫自己的孩子去洗澡了,这件事也是年三十必作的事,家里已燃起了火盆,我在火盆边洗完澡后全身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全都换上新衣新裤、新鞋新袜。然后带上鞭炮,点燃新灯笼,又出去玩去了。几十个小孩子看看谁的灯笼好看。这时大人们很少出来,要在家守岁,家家户户门前都挂起了点燃的两个大灯笼,街上是亮堂堂的,我们这里说“三十的火,十五的灯”,这两天是要灯火通宵的。全家围在火炉旁,一边吃着瓜子、金果、麻果什么的,一边闲聊,到有电视节目了,都喜笑颜开的看春晚。欢声笑语,欢聚一堂。

我虽然和伙伴们相约要玩个通宵,但还是抵不过袭来的瞌睡,靠在母亲的腿上入睡了,母亲叫醒我和姐姐各自回房去睡觉,自己也去休息了。父亲一人在火炉边守岁,还不时的上香敲罄,直等到天快亮时到大门外出天方。出天方除了燃放鞭炮外还要烧钱纸,如果是碰巧对面家的人也在出天方,自己就要轻轻的退回来关上门等别人进去了再出来操作,这时要是碰到再熟的人也不能互相打招呼说话,即是一家人也不能说话的。此时的鞭炮声响成一片,街前街后,村里村外一直到天亮后还在继续。出天方早与迟都没关系,决不像现在不到零点就争先恐后的震耳欲聋,好像越早就越发财,生怕财神到了别家,自私之极。父亲出天方后就算完成了守岁,可以回房休息了,天也就慢慢亮了。

来源:京山故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