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穿越国漫百年,品上海年味,唤醒城市记忆

穿越国漫百年,品上海年味,唤醒城市记忆

上海是中国现代漫画发源地,丰子恺、张乐平、贺友直、戴敦邦、丁聪等几代漫画家用画笔记录了这座城市的时代变迁和独特魅力。今天,《画上海——漫画中的上海风情》艺术展在上海文化广场开幕,展期从2月3日至3月26日。展览由法国漫画研究学者Yohan Radomski和中国策展人周谊联合策划,采用中、英、法三种文字展出,携18位中外漫画家和4位收藏家的近600件代表作亮相。

《画上海——漫画中的上海风情》以漫画艺术的视角纵览新老上海的时代变迁,讲述中外漫画与上海这座城市密不可分的关系。展览是献给上海这座城市和市民的一份文化年礼,观众可以从中寻觅上海的年味和韵味。

穿越国漫百年,品上海年味,唤醒城市记忆

穿越新老时光,看漫画品上海年味

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上海漫画在时代浪潮中历久弥新。上世纪30年代,是中国漫画大师辈出的黄金时代,更有远渡重洋而来的西方漫画作品,比如家喻户晓的迪士尼“米老鼠”、比利时漫画国宝“丁丁”。上海漫画家们扎根城市精神,通过对海派文化、市井生活、风俗人情的经典描摹,凭借着上海文化的独特魅力,成为漫画历史上独树一帜的风景。

穿越国漫百年,品上海年味,唤醒城市记忆

这里既有“里弄小巷石库门、梧桐树下小洋房”的独特气质,又有针砭时弊、群情激荡的爱国情怀。上海漫画是上海这座城市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与社会变迁关系紧密,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特色。漫画家们一笔一划,在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交相辉映中激发创造活力,描绘的不仅是上海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更是这座城市砥砺奋进的发展史。

穿越国漫百年,品上海年味,唤醒城市记忆

《画上海》漫画展正值新春之际,一幅幅生动的漫画,带着观众回味石库门里的市井日常和节日氛围,拥挤热闹的场景中弥漫着浓厚的年味和人情味,描绘出民众对生活的热爱和市井生活的澎湃活力,更体现出邻里和睦、守望相助、幸福生活乐园的光景。

“隆冬季节,沉寂多时的厨房火热起来,杀鸡宰鸭、磨糯米粉、煎蛋饺、做熏鱼,再加上里里外外大扫除,换洗床单被套,石库门里各个忙进忙出,喜气洋洋。”这是画家罗希贤在《准备过年最闹猛》里描绘的节日图景。连环画画家范生福笔下的儿童“贴春联”、“放炮仗”、“拉兔子灯”,一家老小热热闹闹过新年的气氛在纸上活灵活现。

穿越国漫百年,品上海年味,唤醒城市记忆

李宁集团旗下专业运动童装品牌李宁YOUNG以创意合作伙伴身份参与此次漫画展活动,并带来品牌原创漫画形象Li-Ning Bululu和小花旦,与历久弥新的中国传统漫画形象相映成辉,形成中国漫画艺术历史与今天的文化传承感,并用创新的艺术表达方式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在新漫画中,与新时代的青少年形成艺术共鸣。

传承海派文化,饱览新老上海风情

中西合璧,海纳百川是海派文化的魅力。来自于五湖四海的艺术家汇聚于上海,都能找到心灵的归属和创作的源泉。无论是丰子恺《Kiss》、丁悚《百美图》、贺友直《我自民间来》、张乐平笔下的“三毛”、丁聪的文人肖像漫画,还是当代漫画家Tango和La Ptite Lu(法国)的幽默小画、Thierry Robin(法国)根据刘慈欣科幻小说创作的《球型闪电》,他们都在用自己的作品描摹并感谢上海这座城市,给广大读者带来心灵的慰籍和充满乐趣的想象。

穿越国漫百年,品上海年味,唤醒城市记忆

今年是被誉为“中国连环画摇篮”的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成立70周年,曾在社里担任编审的贺友直先生诞辰100周年。本次展出的《走街穿巷忆旧事》系列,以及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提供的4幅《贺友直画三百六十行》系列原作,都是贺老在八九十岁高龄时根据记忆所画的。他以画说老上海的方式,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历史片段。画家戴红倩将人文情怀倾注到城市建筑中,应《上海航空》杂志邀约,为故乡绘制了系列画作。

穿越国漫百年,品上海年味,唤醒城市记忆

此次展览由上海市会展行业协会文创特展专业委员会指导,上海贸促展览展示有限公司联合乐林陇(上海)文化体育发展有限公司主办,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文化广场及丰子恺研究会协办。

作者:宣晶

图片:主办方供图

编辑:郭超豪

责任编辑:王雪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