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年味里话家风:一本《新华字典》背后的家风故事

年味里话家风:一本《新华字典》背后的家风故事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古人有劝学良箴:“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多读书、读好书,让书香溢满家庭,正是好家风好家教。

2021年,广州市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的李新华家庭荣获广州市“书香家庭”称号。

近日,南都“羊城好家风”主题报道团队走进这个家庭,这里可谓书盈四壁,藏书破千卷。李新华表示,他们的家训是“开卷闻书香,终身在学习”,书籍是他们一家的好伙伴,也是好向导,读书已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

年味里话家风:一本《新华字典》背后的家风故事

李新华的家庭以“开卷闻书香,终身在学习”为家训。

父亲送的第一件礼物:《新华字典》

这是专门开辟的一间书房,阳光从窗外透射进来,分外静谧。平日,李新华就在这里写作。

作为广州市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的副院长,他从事剧本创作多年。多年的笔耕生涯,成果颇丰。粤剧、音乐剧、话剧,一部部剧本相继面世。戏院里,舞台上,他的作品因匠心独具、妙笔生花,大受观众的欢迎。

书架上,从《易卜生戏剧集》到《牡丹亭》,每部经典都闪烁光辉。李新华从这些书籍中汲取创作灵感,在阅读名家名作中,他笔下的人物一个个鲜活起来,同时兼具历史的厚重感。

李新华是个农村娃,他出生在广东鹤山农家。他向南都记者回忆童年时光,那时候家里读书的气氛浓,一家大小都爱读书,农村没有太多的书可以看,但都在找书读。

“我六七岁时,爷爷已经90岁左右了,那么大年纪还在读书。”他至今记得,爷爷整天抱着《三国演义》《三侠五义》之类的章回小说在看。他的父亲当时是村干部,属于村里比较有文化的,也经常读书,读的是鲁迅的作品。

“因为看书,我妈常埋怨我爸。可能是看书沉进去了,干家务活就少了。”李新华开玩笑说。他印象中,那时候家里有个书柜,虽然不大,但书籍摆放得整整齐齐。父母对他的教诲——“从读书找出路,改变命运”,这句话他至今不忘。

父亲送给李新华的第一件礼物是20世纪70年代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华字典》。字典是“认识世界的窗口”,这本《新华字典》他珍藏了几十年,直到现在。

“那时我上学读一年级,父亲到墟场给我买的,叮嘱我好好读书。后来我搬过多少次家,从来没有丢下它。这本字典,我相信可以跟着我一辈子。”李新华认为,字典是他的启蒙,一个个方形字使他走出识人、识物、识自己的关键一步。

李新华记得,父亲还向他推荐过《红楼梦》。“第一遍看不下去,第二遍停不下来,马上又看了第三遍。”李新华说。他一头扎进大观园的世界里,沉迷在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中不能自拔。“那种艺术感染的力量太巨大了,小说气氛、人物命运等等,入戏太深有点出不来的感觉。”

创作超30部剧本背后:大量阅读

在书香熏染中,李新华喜欢上了文学,有一个文学梦。

读书时,他写的作文总是被列为优秀。高中毕业后,他选择去当兵,手里一支笔一直不曾闲着,他曾是所在部队的新闻报道员,写了很多军旅生涯中的故事。

退役后,李新华到银行工作。但他始终没有忘记文学上的梦想,不断磨炼自己,寻找机会。

2004年,他报名参加首个粤剧编剧研究生班,脱颖而出,成为25名学生之一。这个编剧研究生班,是在广东省内粤剧编剧稀缺的背景下,由广东省文联、省戏剧家协会主办,中山大学研究生院和广东文艺职业学院联合承办成立的。

虽然只有结业证,也不包分配工作,但经过3年脱产学习后,李新华成为一名粤剧创作人员。他的文学理想,自此投射到了戏剧创作上,并绽放光芒。

至今,李新华已经创作超过30部大型舞台剧本,作品屡次获奖。如今他的读书习惯和自身的工作无法分割,阅读已经成为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李新华介绍,大量阅读、收集资料是写作必备的前奏,“基本上一半时间在创作,一半时间在读书”。在他眼中,阅读和创作是鸟之两翼、车之两轮,达到良性互动、互相促进,才见境界。

年味里话家风:一本《新华字典》背后的家风故事
年味里话家风:一本《新华字典》背后的家风故事

革命题材大型音乐剧《我在黑暗中等待黎明》剧照,李新华参与了该剧的创作。通讯员 李康华 摄

希望儿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李新华的妻子黄远芳在红线女艺术中心工作,是艺术中心的一名讲解员。她同样爱读书。

作为一名讲解员,将红线女艺术中心的基本展览陈设介绍完毕并没有难处,但是来参观展览的观众会提各种各样的问题。“多得让你难以应付,这样就逼着你必须大量阅读有关红线女的书。”

对此,李新华深有感触,他认为他们获得“书香家庭”荣誉,不仅在于家庭藏书,还包括家庭成员的读书氛围,对书本知识的“学以致用”。

李新华的儿子李国定目前在读大学。他告诉记者,打从他记事起,父亲就是很喜欢读书的人。“最重要的是,父亲培养了我爱读书爱学习的习惯。相比来说,我们家环境气氛好,能让人沉下心。”

耳濡目染之下,李国定也成了爱书人。他还记得,童年时期,父亲给他买过唐诗宋词、买过《十万个为什么》,但他与父亲的脾性不同。他不喜欢诗词歌赋,偏好自然科学,《十万个为什么》打开他对自然世界的好奇。

李新华表示,儿子在学校也参加航模比赛等,发挥他的所长,父母对此会尽力支持。李新华感慨,对下一代,他已经抛却“人中龙凤”的过高期待,只希望儿子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同题问答】

问:您认为家风是什么?能说说您家的家训吗?

答: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所在和底色。我们家的底色是勤俭、勤奋和向上,家训是“开卷闻书香,终身在学习”。

问:家里对您影响最大的人是谁?

答:影响最大的人是我的母亲。她含辛茹苦把我们抚养大,在家里最困难的时候,依然支持我出去闯荡。自己做了家长之后,真正体会到母亲的伟大。

问:关于家风的记忆中,最难忘的一件事是什么?

答:家里比较苦的那段时间,我学会了很多农活。有一次我在犁田,天下起雨,母亲拿雨衣给我,怕我淋着。那个场景我一辈子忘不了,一家人互相扶持、互相关爱的时刻。

问:您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答: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不危害社会、不损害他人、不要啃老。

问:如何传承家风?

答:不论做什么工作,从事什么领域,课堂之外,还是要坚持读书、终身学习。

总策划:戎明昌

执行策划:王卫国

统筹:李陵玻 陈伟斌 尹来

执行统筹:邹琳 陈杰生 叶孜文 陈成效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马辉 陈杰生 实习 生黄紫淇

摄影:南都、N视频记者 张志韬(除署名外)

视频:南都、N视频记者张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