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消失在历史长河里的4件国宝,至今下落成谜

作者:方圆视界看历史

中国是古老的文明古国,在大陆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文化遗产。据统计,目前大陆的博物馆里收藏有大约400多万件不同历史时期的文物,这些文物是中华文明最好的历史见证,是一笔无价之宝。

消失在历史长河里的4件国宝,至今下落成谜
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些国宝级的文物,它们浮浮沉沉,时隐时现,让人看不清真面目。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大陆的4件国宝,它们曾经在大陆历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每一件都价值连城,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它们却又都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至今下落成谜。

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是秦始皇命令丞相李斯用和氏璧雕凿的一方皇帝印玺。

说起传国玉玺,就不得不提一下和氏璧的故事:春秋时期的卞和发现了一块璞玉,他拿着璞玉想要献给楚厉王,可是楚厉王认为卞和献上的只是一块石头,就以欺君之罪之名斩断了卞和的左脚。等到楚武王即位之后,卞和再一次拿着和氏璧进入宫中,想要将它献给楚武王,可是玉工告诉楚武王这是一块石头,卞和再次以欺君之罪被砍去了右脚。楚文王继位之后,卞和再次献上和氏璧,这一次楚文王并未草率,他命人切开璞玉,发现卞和献上的果然是一块洁白无瑕的美玉,于是将其命名为“和氏璧”。

消失在历史长河里的4件国宝,至今下落成谜

和氏璧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美玉”。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他命令丞相李斯雕凿一枚玉玺。李斯以和氏璧为原料,为秦始皇铸造了一枚“传国玉玺”,这枚玉玺印面用大篆书写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含义是:“我是上天任命的皇帝,所以必须国运长寿、永久昌盛”。

自从传国玉玺诞生之后,它就成为了历代皇帝证明自己是正统皇帝的凭证,被历朝历代皇帝视若奇珍,精心收藏。有了这枚传国玉玺,就能向天下百姓证明自己是“受命于天”的皇帝,如果哪位皇帝没有得到或弄丢了传国玉玺,则会被民间讥笑为“白板皇帝”或表示气数已尽。

传国玉玺在历朝历代都被视若珍宝,正是由于其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所以在过去的2000多年中,这枚传国玉玺在神州大地上忽隐忽现,时而销声匿迹,时而又会突然出现,给人们带来无限的失落与惊喜。

传说,秦始皇乘龙舟游洞庭湖的时候,忽然间狂风骤起,龙舟眼看就要颠覆。危急关头,秦始皇立刻命人将传国玉玺抛入湖中,祈求神灵镇浪。没想到玉玺被抛入湖中之后,风浪立刻就停止了。上岸之后,秦始皇命人打捞传国玉玺,但是民工们将洞庭湖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找到传国玉玺的踪迹。8年之后,一个华阴人将传国玉玺再次呈送给秦始皇,传国玉玺再次现世。

消失在历史长河里的4件国宝,至今下落成谜

王莽篡汉时,传国玉玺在太皇太后王政君的手中把持,为了得到传国玉玺,他派表弟带兵闯入后宫,找到王政君索要传国玉玺。王政君心有不甘地交出了传国玉玺,为了表示自己的不甘,她将玉玺狠狠地掷在地上,传国玉玺破了一个角。王莽得到传国玉玺之后,他命令工匠用黄金将玉玺的缺角补全,至此,传国玉玺有了一个明显的标记。

随后一千多年间,传国玉玺随着朝代的更迭一直被深藏于宫中,很少有人能一窥芳容。靖康元年,金兵大破汴梁,宋徽宗和宋钦宗被金兵掠走,传国玉玺也被金兵掠走,至此传国玉玺失去了踪迹。

公元1294年,消失170多年之后传国玉玺突然现身于元大都,元朝宰相伯言花重金将传国玉玺买到手。传说,他命人将传国玉玺分割成数份,分给自己的家人和亲信制成了私人印章。然而,后世之人并不认可这一说法,他们认为这是伯言弄出的障眼法,真正的传国玉玺一直在伯言手里。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派徐达将元兵消灭在了漠北,其目的就是索要传国玉玺。即便如此,徐达也没能带回传国玉玺。明朝276年间,传国玉玺一直处于失联状态。

清朝建立之后,传国玉玺突然出现在了皇太极的手上。传说,是蒙古人将传国玉玺献给了皇太极,以求蒙满通婚。后来,这枚传国玉玺一直存放在沈阳故宫,直到1924年,末代皇帝溥仪被驱逐出紫禁城,沈阳故宫里的传国玉玺也再次失去了踪迹。

九州之鼎

九州之鼎是传说中的“镇国神器”,其象征意义远大于秦始皇的传国玉玺。

消失在历史长河里的4件国宝,至今下落成谜

司马迁在《史记》中是这样描述九州之鼎的:

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皆尝亨鬺上帝鬼神。遭圣则兴,鼎迁于夏商 。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

九州之鼎是大禹统一九州之后命人铸造的九只神鼎,他将九州的名山大川、奇珍异物以图案的方式刻在了九鼎之上,每一只鼎代表一个州,九鼎代表了中华九州,表明了夏朝已经统一了中国,形成了王权。由此,“九州”也成为了中国的代名词。

九州之鼎历经夏、商、周三个朝代的传承,是朝代正统的体现,在当时谁拥有了九州之鼎,代表着谁统治着中国。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周礼分崩,诸侯各自为王,九州之鼎被存放在洛邑,已经成为了摆设,也只是一个象征而已。

消失在历史长河里的4件国宝,至今下落成谜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他命人将九州之鼎运送到咸阳。负责运送的秦军将九州之鼎装到船上,在经渭水驶往泉阳的途中,九州之鼎掉落在渭水中,失去了踪迹。至此,九州之鼎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九州之鼎落入渭水只是一个传说,是不是真的掉入渭河,还是被秦始皇藏了起来,已经无从考证了。但是有一点还是比较明晰的,那就是九州之鼎消失之后秦始皇用传国玉玺取而代之,传国玉玺成为了此后数千年中“正统”的代表。

兰亭序

《兰亭序》是书圣王羲之在醉酒之后写下的一幅行书作品,这幅行书作品被誉为“天来之笔”,体现了王羲之书法的最高境界,人们称之为“天下第一行书”。连王羲之自己都认为《兰亭序》是自己的代表作,自己再也写不出来超越它的作品,并将其作为“传世之宝”传给了王氏子孙。

消失在历史长河里的4件国宝,至今下落成谜

《兰亭序》在王羲之家族传了7代,到王羲之第7代子孙的时候,这位王羲之的后人看破红尘在云山寺出家当了和尚。即便当了和尚,他也没将《兰亭序》弄丢,《兰亭序》成了云山寺的一块“招牌”。唐太宗李世民听说《兰亭序》在云山寺的消息后,立即派人到云山寺“借阅”,将王羲之的《兰亭序》骗到了手中。

《兰亭序》是李世民的心爱之物,李世民在世的时候几乎一有时间就将《兰亭序》拿出来观摩。传说,李世民去世之前特意叮嘱要将《兰亭序》当成自己的陪葬品,陪在自己的身边。

《隋唐嘉话》中对《兰亭序》的去处有过这样一段记载:

王右军《兰亭序》,梁乱,出在外。陈天嘉中,为僧众所得。果师死后,弟子僧辩才得之。太宗为秦王后,见拓本惊喜,乃贵价市大王书,《兰亭》终不至焉。及知在辩才处,使萧翼就越州求得之,以武德四年入秦府。贞观十年,乃拓十本以赐近臣。帝崩,中书令褚遂良奏:“《兰亭》,先帝所重,不可留。’遂秘于昭陵。

如果史料记载准确的话,李治生性软弱,李世民点名要《兰亭序》陪葬的话,李治是不会违背父亲的意愿,《兰亭序》应该是被李世民带进了昭陵。

消失在历史长河里的4件国宝,至今下落成谜

如果这幅“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真在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里的话,那么《兰亭序》应该早已被盗墓贼私吞或被毁。唐朝末年,史上著名的官盗温韬将唐皇陵悉数挖遍(除武则天的乾陵),首当其冲的就是李世民的昭陵。如果《兰亭序》真在昭陵里,很可能已经被温韬盗出或者损毁。

九龙宝剑

九龙宝剑是乾隆皇帝在世的时候最喜欢的一把宝剑,这把宝剑的剑身长约五尺,剑柄极长,剑鞘上雕刻着九条飞舞的金龙,有九五之尊之意,因此,人们将其称为“九龙宝剑”。

九龙宝剑是额色伊和图尔都叔侄平定大小和卓叛乱之时,在伊犁找到的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曾经使用过的一柄宝剑。回朝之后,借接受乾隆恩赐之机,叔侄二人将九龙宝剑献给了乾隆,乾隆很喜欢九龙宝剑,他将九龙宝剑视为自己平定准噶尔与和卓之乱功绩的象征,平时经常拿出来欣赏、舞动。

消失在历史长河里的4件国宝,至今下落成谜

乾隆临终前特意嘱咐自己的儿子嘉庆,点名将九龙宝剑作为自己的陪葬品。

1928年,孙殿英盗挖了清东陵的慈禧陵和乾隆陵,从两座陵墓中盗出珍宝20多卡车。一个月之后,孙殿英盗掘清东陵事件经媒体报道后持续发酵,为了平息祸端,孙殿英将九龙宝剑送给了戴笠。

戴笠得到九龙宝剑以后并未将其放在身边,他将九龙宝剑交给了自己最信任的下属,军统北平站的站长马汉三保管。后来,马汉三叛变,将九龙宝剑送给了日本人,九龙宝剑辗转落入了著名间谍川岛芳子之手。抗战胜利后戴笠亲自审讯川岛芳子,才得知马汉三将九龙宝剑送给日本人一事,九龙宝剑再一次回到戴笠之手。

1946年3月17日,戴笠携带九龙宝剑从青岛乘飞机返回南京的时候飞机一头撞在了江宁岱山上,大火将戴笠的尸体以及九龙宝剑焚毁。后来,军统特务沈醉从附近农民手中收回了九龙宝剑的残骸,此时的九龙宝剑剑鞘已经焚烧殆尽,剑柄也被烧得面目全非,只剩一具斑驳的剑体。

消失在历史长河里的4件国宝,至今下落成谜

由于九龙宝剑是戴笠生前的心爱之物,因此在戴笠入殓的时候沈醉特意将九龙宝剑的残剑放进了戴笠的棺椁之中。1951年,戴笠墓被愤怒的群众捣毁,人们打开戴笠棺椁后发现,里面有戴笠的尸骸、一把已经烧变形的手枪以及一条锈迹斑斑的铁片。据说,这些物品被愤怒的群众投入了附近的池塘中,而戴笠的棺椁则被老百姓拿回家做成了马桶。也许,那把九龙宝剑现在还掩埋在某处地下,也许它早已化身成为了紫金山中的一抹春泥。

结语

上述4件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国宝,无论是历史价值还是文化价值都是无法衡量的,如果有谁能够找到这四件国宝,他可以立即荣登富豪榜。

实际上,每一个人、每一件文物,在历史的长河中都是一粒沙子,他偶尔会浮出水面,偶尔又会沉入水底。有些被认为已经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的国宝,很有可能就在某一个角落,静静地等待人们去发现。也许,后世的某一天,上述四件国宝会再现人间,给人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