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那个努力活成一束光的男孩,离开的时候带着“不被疼爱”的绝望

距离刘学州自杀身亡已经过去了一个星期,我依然痛心疾首,无法平静。

年关岁末,再加上冬奥会和此起彼伏的疫情,“刘学州”这三个字虽一度冲上热搜,最终也只是化作了网络上的一段文字,慢慢消失在漫无边际的信息洪流之中。

刘学州死了,但是他的故事不应该被忘记。

那个努力活成一束光的男孩,离开的时候带着“不被疼爱”的绝望

1、刘学州是谁。

他的微博介绍是“河北邢台寻亲男孩”,一生都在寻求亲情的温暖,短短的8个字几乎概括了他的一生。

那个努力活成一束光的男孩,离开的时候带着“不被疼爱”的绝望

同样是寻亲成功,如果孙海洋和儿子孙卓是被人祝福的A面,那刘学州的遭遇就像是与之完全相反的B面。

故事要从2006年开始说起。

此时刘学州的生父丁某已经经历过两段婚姻,在离异且育有一子的情况下,遇到了刘学州的生母,并未婚生下了刘学州。

据丁某介绍,因为当时没有钱当彩礼,刘学州的亲姥姥一家不同意两个人的婚事,于是亲生父母决定卖掉刘学州,换来6000元给生母当彩礼,促成了这段婚姻。

那个努力活成一束光的男孩,离开的时候带着“不被疼爱”的绝望

就这样,出生刚三个月的刘学州被养父母一家抱养,从山西大同被带到了河北邢台。

实话实说,养父母一家除了穷之外,对刘学州还不错。

在刘学州四岁的时候,养父母因为一场烟花爆竹事故双双身亡,刘学州只好由养母的姐姐和父母抚养。刘学州在最后发的一篇长微博中详细地描述了他当时的境遇和心情。

明明有父母,却活成了一个孤儿,刘学州的成长之路注定不太好走。

二年级开始住校,从小在学校被霸凌,六年转了五次学,只有在六年级的时候遇到一位老师给了他生命之中为数不多的温暖。

可是短暂的温情过后,刘学州再次遭遇到变态老师的侵犯,一度想要自杀,但是他最终还是挺过来了。

2、寻亲之路。

因为从小被村里人说是抱养的孩子,所以刘学州试探性地问了家里的老人,结果自己真的不是养父母亲生的孩子。

其实此时他心里还有一丝希望,希望自己是被拐来的,自己的亲生父母在找他,所以他去采血加入了血库,期待着有一天亲生父母能够找到他。

看到孙海洋找到儿子的新闻,更加坚定了刘学州想找到亲生父母的想法。

那个努力活成一束光的男孩,离开的时候带着“不被疼爱”的绝望

本来他是想寄希望于网络,但是姥姥(养家的)心疼他,拿出一个疫苗本。他才知道自己的原名叫“丁晶”。

那个努力活成一束光的男孩,离开的时候带着“不被疼爱”的绝望

这里有一段让我特别心疼。

当他知道有疫苗本的时候,其实就已经确定自己不是被拐卖的,而是被父母遗弃的。但是他不死心,骗自己说可能疫苗本是伪造的。

他在网上搜索“丁晶”的名字时,发现全是空白,再次认定“爸爸妈妈可能没有在找我”。

那个努力活成一束光的男孩,离开的时候带着“不被疼爱”的绝望

像孙海洋那样的父母,孩子丢了,只要有一丝希望就会不停地找下去,整个网络随便一搜都能找到孩子的信息和父母的联系方式。

看到这里我真的好难过,一是难过于亲生父母的冷漠与无情,二是难过于刘学州的聪明和懂事。但是如果他能再聪明一点,放弃对亲生父母不切实际的幻想,想到一对已经遗弃过自己一次的父母,遗弃第二次也是可以预见的事,之后就不会走上绝路了吧。

可是人越是缺什么就越想有什么,而他毕竟还是个孩子。十多年没有父母疼爱,突然间有了父母的消息,内心怎么能不渴望有个温暖的港湾,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

那个努力活成一束光的男孩,离开的时候带着“不被疼爱”的绝望

利用疫苗本上的名字,刘学州很快就搜索到了生父的信息,也顺利地找到了生母。没有久别重逢的惊喜,没有失而复得的幸福,从认亲到拉黑,这对父母的每一步都是在为自己着想,以前是,现在也是。

此时刘学州的生父生母早已经离婚,又各自组建家庭。生父是带着警察一起搞了个认亲仪式。

那个努力活成一束光的男孩,离开的时候带着“不被疼爱”的绝望

生母是借着给小儿子过生日的机会,顺便见了见刘学州,做了一场认亲秀。

一边是小儿子过12岁生日,眼都不眨地摆了8桌酒。一边是刘学州十几年来只过过两个生日,同一个妈妈的两个孩子,待遇却是天差地别。

那个努力活成一束光的男孩,离开的时候带着“不被疼爱”的绝望

刘学州认亲的诉求是想要有个自己的家,但生父母的理解是要给他买房,所以接下来就是生母把他拉黑,生父说他卖惨要钱。

那个努力活成一束光的男孩,离开的时候带着“不被疼爱”的绝望
那个努力活成一束光的男孩,离开的时候带着“不被疼爱”的绝望

亲生父母的反应,加上媒体的不实报道,将刘学州推上了网暴的风口浪尖。

那个努力活成一束光的男孩,离开的时候带着“不被疼爱”的绝望

他很努力地反击了。

那个努力活成一束光的男孩,离开的时候带着“不被疼爱”的绝望
那个努力活成一束光的男孩,离开的时候带着“不被疼爱”的绝望
那个努力活成一束光的男孩,离开的时候带着“不被疼爱”的绝望

甚至一度决定要起诉他的亲生父母。但是考虑到四个兄弟姐妹,又放弃了提告。

那个努力活成一束光的男孩,离开的时候带着“不被疼爱”的绝望

此时有一波“人间清醒”跳出来说,告输了你痛苦,告赢了还是你痛苦。

那个努力活成一束光的男孩,离开的时候带着“不被疼爱”的绝望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不知道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间清醒们”有没有想过,他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啊。

3、父母的爱是孩子最初的信仰。

在刘学州成长的十几年中,经历过的艰难困苦肯定不会少,为什么这一次没有挺过去呢?

因为以前再怎么难过,他的心里依然相信爱,包括在他的遗书中提到,养母被炸伤后还不忘记安慰自己,说明他曾经是感受过“妈妈”的爱的。

后来姨妈对他的爱,他也能感受到,而在寻找亲生父母的过程中,这些爱却一点点丧失殆尽。

别人再怎么对自己都没所谓,可给予他生命的父母这样对待他,无疑是把他推向绝望的深渊。

对于未成年的孩子来说,父母是他们唯一的希望,爸爸妈妈只要有一方能给予他一点温暖,刘学州也不至于对这世界没有丝毫留念。

逼着一个孩子承认父母不爱自己,他的内心会有多绝望。

我在2018年的时候写过一篇同名的文章,过了很久还有读者看了文章找过来。

那个努力活成一束光的男孩,离开的时候带着“不被疼爱”的绝望
那个努力活成一束光的男孩,离开的时候带着“不被疼爱”的绝望

足见不爱孩子的父母,或者说是感受不到父母爱自己的孩子,并不是个例,他们不幸的童年将要用一生才能治愈。

父母是成年人,他们与孩子之间先天就是不对等的关系。父母对孩子的爱可以撒谎、可以掩饰、可以逃避,也可以只是嘴上说说,但是在孩子生命的最初,是要仰赖着父母才能生存下去,所以孩子对父母的爱是与生俱来且无法选择。

换句话说,“没有父母不爱孩子”,是每一个孩子最初的人生信仰,所以要让孩子承认父母不爱自己,就是信仰的坍塌。

逼着孩子承认自己不被爱的父母有多残忍,孩子就有多绝望。

4、 那个努力活成一束光的男孩走了。

亲生父母十几年不管不顾,刘学州也成长得很好,他努力变得积极又阳光,他在晒出自己奖状的时候,说这些都是他在黑暗中一点一点拼出来的。

那个努力活成一束光的男孩,离开的时候带着“不被疼爱”的绝望
那个努力活成一束光的男孩,离开的时候带着“不被疼爱”的绝望

他的理想是当一名老师,他不但想努力活成照亮自己的那束光,还想用自己的光去照亮更多的人。

那个努力活成一束光的男孩,离开的时候带着“不被疼爱”的绝望

只可惜,他现在的光还太微弱,终究没能照亮自己的路。

有网友总结过一波,除了亲生父母之外,刘学州还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哥哥,一个同父同母的弟弟,一个同父异母的妹妹,以及一个同母异父的弟弟。

这个世界有他这么多血浓于水的亲人,却没有一个属于他的容身之地。

刘学州的死真的让我太难过了,难过于让一个那么善良,那么爱笑,那么努力生活的孩子,最后带着恨意离开了这个世界。

他最后文字的标题是“生来即轻,还时亦净”,他是在用死亡自证清白,也是在惩罚亲生父母。

我一定要把他的故事写下来,虽然已经不能再为他做点什么,但可以让更多和他有着同样经历的人看到。

如果是孩子看到刘学州的故事,那么请了解,不是每一个父母都很爱自己的孩子。父母不爱自己,可以难过,可以绝望,但不要放弃自己的生命,毕竟父母只是带你来到这个世界的人,并不是你的全部。请相信父母不爱你,这个世界还是会有更多爱你的人。

如果是成年人看到刘学州的故事,请千万千万在生孩子之前想一想,这个孩子的到来是纯粹为了自己的私欲,还是希望有人能陪自己度过一段生命中不可替代的时光。

如果决定生下TA,就请尽自己所能好好爱TA,贫穷、疾病、困苦都不是借口,只要给他们一点爱,就能成为孩子们生命里不灭的光。

PS:

刘学州在人生的最后几天里,发了很多照片,依然是努力微笑的模样。并且,为每条微博还配了一个英文字母,这些字母连起来是单词Rebirth,重生。

再结合网友在他微博里评论说的,他已经变成了一个漂亮的虎宝宝,不得不让我破防。

那个努力活成一束光的男孩,离开的时候带着“不被疼爱”的绝望
那个努力活成一束光的男孩,离开的时候带着“不被疼爱”的绝望
那个努力活成一束光的男孩,离开的时候带着“不被疼爱”的绝望
那个努力活成一束光的男孩,离开的时候带着“不被疼爱”的绝望
那个努力活成一束光的男孩,离开的时候带着“不被疼爱”的绝望
那个努力活成一束光的男孩,离开的时候带着“不被疼爱”的绝望
那个努力活成一束光的男孩,离开的时候带着“不被疼爱”的绝望

这么好的孩子,就这么走了,甚至都没等到2022年的春节。

作者介绍:陈妍,爱八卦、爱电影、爱孩子、更爱自己。新书《真正的教育在家庭》全网同步上市中。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