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为何金庸写完《鹿鼎记》就封笔了?

莎士比亚的笔下,有一个跟萧峰十分类似的人物,大家可能很熟悉,《科里奥兰纳斯》,或者翻译成《大将军寇流兰》,萧峰和科里奥兰纳斯简直如出一辙,科里奥兰纳斯是身为异族为罗马立下汗马功劳却为罗马人猜忌

为何金庸写完《鹿鼎记》就封笔了?

与萧峰一样,这样的命运根本不是他们所能把握的,若是他们身为凡夫俗子,可能尚能容忍这样的捉弄,但身为英雄,他们对命运的反抗必然强烈而执着,而命运因此加诸于其身的惩罚也将残酷而深沉。

令狐冲的冲淡自由虽然不勾于世,但是江湖之上,曾有曲洋刘正风,也有过莫大先生,风清扬,他并不是完全不为人理解的,即使在他身边,也有一个心境相通的任盈盈。

为何金庸写完《鹿鼎记》就封笔了?

值得一说的是,佛家武侠的形象,一直到《侠客行》的大粽子石破天发展到了一个顶峰(当然并不是说石破天超越萧峰),石破天的无名无功,无我无人是佛家审美的极致。

但是佛家之侠的形象,从张无忌开始,都难免给人软弱可欺的印象,这也是佛家之侠的困境。

萧峰的惊天一死,成为了金庸武侠中唯一一个死去的英雄,这一死,既是古希腊悲剧英雄无法摆脱命运的结果,也是佛家主动舍身护持苍生的主动选择。

这样的萧峰是超越时代的,不要说书中的宋朝无人理解,就是今天也很难理解,他是最孤独的,雁门关前虽然群雄毕至,帝王将相皆有,却理解他的一个皆无。

在此基础上,金庸进行了再一次突破,创造了反武侠的经典人物,韦小宝。

为何金庸写完《鹿鼎记》就封笔了?

在《鹿鼎记》里,金庸推翻了所有武侠形象,在这里侠义没有了任何出路,要么如陈近南那样为宵小所戕害,要么如归辛树那样蠢不自知,要么像冯锡范那样为人驱使,在这里,侠义被戳得千疮百孔,不惟侠义,盛世、明君、忠臣、良将、大儒、高僧同样在这里粉墨登场,又在这里被暴露得体无完肤,中国传统文化的弊端来了个总曝光,这里只有无尽的灰暗破败

可以说,金庸用韦小宝给自己一手创建的江湖打了个粉碎,就此封笔。

这是金庸人物形象创作的一个历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