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华州塬上年俗里的乐趣

过 年

作者:薛天宝

春节,是农村每年最盛大最热烈最隆重的节日。小时侯,日子很穷,我们娃娃总是盼望着新年快快到来,能吃好的穿好的也能挣压岁钱。

华州塬上年俗里的乐趣

腊月23日,从这天祭灶王爷开始,新年的序幕徐徐拉开。我家开始清扫屋子里的灰尘蛛网,拆洗被褥衣物;用黄亮亮的泥土水粉刷灶台和室内外墙面;到崇凝和高塘二鎮采购各种年货;淘洗小麦磨面碾米蒸花馍;写春联挂先人神轴牌位,点蜡烧香摆供桌……

除夕将临,我们小孩跑前跑后,高兴地帮大人打扫门前后院的卫生;给磨盘、碌碡、井台、牛圈、粮屯及院门贴春联贴门神;給列宗列祖天地君亲师位神轴牌位敬献饭菜、水果、糕点等供品,烧香、点蜡、磕头作揖。在大门外放鞭炮、二雷子驱鬼镇邪惊天动地……

一切事毕,家人坐在上屋热炕上品尝父亲做好的美食:炸麻叶、炸麻花、炸菜合、炸馍块……屋子里充满了欢乐和浓浓的油香味。一年没吃好的了,父亲一边炸我一边吃,把肚子吃的圆嘟嘟的,直熬到夜深人静,人困马乏便呼呼地进入梦乡。

大年初一,天刚刚亮,我穿着新棉袄,戴着长命锁,拿着许多小红炮跑到大门外,一会儿放鞭炮,一会儿摔小炸弹。再回屋给先人敬香、作揖、磕头。再按辈分给大人磕头:“ 婆!给您磕头啦!”

“达!给您磕头啦!”

“妈!给您磕头啦!”…… 磕完头,回到上房,大人们每人赏给我两毛的压岁钱,我高兴地蹦蹦跳跳出了大门。

早饭是香喷喷的肉餡饺子,一年没吃肉了,闻到肉味,我的食欲大增,咥的津津有味,把肚子撑的鼓鼓的。饭后,我拉着弟妹到庙前(三教堂)看热闹。村里每年过春节,在庙前摆一套锣鼓家伙,一直放到元宵节,供村民随时敲打享乐。我有时也上去抡起鼓槌胡乱敲一阵子,再玩玩铜锣,铜钹,尽兴玩耍。庙前有个兰球场,立了一对木兰球架,春节期间,村里的小伙子常在这里比赛兰球,围观的人很多,我常和玩伴挤进去看热闹,有时竟过了饭时。

二月初四这天,江村照例举办传统灯会,我同玩伴赶到灯会上,用压岁线选购猴子翻跟头、琉璃咯嘣等玩具。耍猴的玩魔术的杂耍的也让我看得十分入迷。

自初五开始,我的十个干达陆续上门送来花灯和垂灯鱼。我也到干达家拜年回谢。每次出门,我都提一笼花馍,一进干达家的大门,先跪在祖宗供桌前点香,边磕头边喊:“干达,我给你磕头啦!”再喊着給干妈磕头。然后,被干达招呼到上房客厅,留下礼馍,回赠枣山(过年给孩子的花馍),我就高高兴兴地告辞回家。

正月十五前后,村里庙前举办盛大热烈的社火表演。前边有人打场子,草绳火蛇在人群中飞舞,后边跟着高蹺、旱船、秧歌、耍芯子的队伍,踏着锣鼓点子,激情昂扬,有节奏地表演着。我在人群中穿梭,看得如痴如醉。

元宵节夜晚,圆圆的月儿露着银白色的笑脸,大人们把干达送的十几个花灯掛在大门口的石磨旁,花灯闪烁,与月光互映,给大地送来暖暖的春意。这是我最开心的夜晚,我提着灯笼,手轮着火花捻子,与玩童们互相碰撞、戏闹。看谁的灯着火了掉在地上,大家踢着、踏着、闹着、笑着,那朗朗的欢声笑语在夜空中迴荡。

后来,我进了城,上了学,参加了工作,再也享受不到乡村过年的民俗乐趣了。欣慰的是,在缠绵的乡愁中,依稀可见梦境中的过年记忆。

图文来源:华州文艺

原文作者:薛天宝

整理编辑:华州文艺、华州文史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