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華州塬上年俗裡的樂趣

過 年

作者:薛天寶

春節,是農村每年最盛大最熱烈最隆重的節日。小時侯,日子很窮,我們娃娃總是盼望着新年快快到來,能吃好的穿好的也能掙壓歲錢。

華州塬上年俗裡的樂趣

臘月23日,從這天祭竈王爺開始,新年的序幕徐徐拉開。我家開始清掃屋子裡的灰塵蛛網,拆洗被褥衣物;用黃亮亮的泥土水粉刷竈台和室内外牆面;到崇凝和高塘二鎮采購各種年貨;淘洗小麥磨面碾米蒸花馍;寫春聯挂先人神軸牌位,點蠟燒香擺供桌……

除夕将臨,我們小孩跑前跑後,高興地幫大人打掃門前後院的衛生;給磨盤、碌碡、井台、牛圈、糧屯及院門貼春聯貼門神;給列宗列祖天地君親師位神軸牌位敬獻飯菜、水果、糕點等供品,燒香、點蠟、磕頭作揖。在大門外放鞭炮、二雷子驅鬼鎮邪驚天動地……

一切事畢,家人坐在上屋熱炕上品嘗父親做好的美食:炸麻葉、炸麻花、炸菜合、炸馍塊……屋子裡充滿了歡樂和濃濃的油香味。一年沒吃好的了,父親一邊炸我一邊吃,把肚子吃的圓嘟嘟的,直熬到夜深人靜,人困馬乏便呼呼地進入夢鄉。

大年初一,天剛剛亮,我穿着新棉襖,戴着長命鎖,拿着許多小紅炮跑到大門外,一會兒放鞭炮,一會兒摔小炸彈。再回屋給先人敬香、作揖、磕頭。再按輩分給大人磕頭:“ 婆!給您磕頭啦!”

“達!給您磕頭啦!”

“媽!給您磕頭啦!”…… 磕完頭,回到上房,大人們每人賞給我兩毛的壓歲錢,我高興地蹦蹦跳跳出了大門。

早飯是香噴噴的肉餡餃子,一年沒吃肉了,聞到肉味,我的食欲大增,咥的津津有味,把肚子撐的鼓鼓的。飯後,我拉着弟妹到廟前(三教堂)看熱鬧。村裡每年過春節,在廟前擺一套鑼鼓家夥,一直放到元宵節,供村民随時敲打享樂。我有時也上去掄起鼓槌胡亂敲一陣子,再玩玩銅鑼,銅钹,盡興玩耍。廟前有個蘭球場,立了一對木蘭球架,春節期間,村裡的小夥子常在這裡比賽蘭球,圍觀的人很多,我常和玩伴擠進去看熱鬧,有時竟過了飯時。

二月初四這天,江村照例舉辦傳統燈會,我同玩伴趕到燈會上,用壓歲線選購猴子翻跟頭、琉璃咯嘣等玩具。耍猴的玩魔術的雜耍的也讓我看得十分入迷。

自初五開始,我的十個幹達陸續上門送來花燈和垂燈魚。我也到幹達家拜年回謝。每次出門,我都提一籠花馍,一進幹達家的大門,先跪在祖宗供桌前點香,邊磕頭邊喊:“幹達,我給你磕頭啦!”再喊着給幹媽磕頭。然後,被幹達招呼到上房客廳,留下禮馍,回贈棗山(過年給孩子的花馍),我就高高興興地告辭回家。

正月十五前後,村裡廟前舉辦盛大熱烈的社火表演。前邊有人打場子,草繩火蛇在人群中飛舞,後邊跟着高蹺、旱船、秧歌、耍芯子的隊伍,踏着鑼鼓點子,激情昂揚,有節奏地表演着。我在人群中穿梭,看得如癡如醉。

元宵節夜晚,圓圓的月兒露着銀白色的笑臉,大人們把幹達送的十幾個花燈掛在大門口的石磨旁,花燈閃爍,與月光互映,給大地送來暖暖的春意。這是我最開心的夜晚,我提着燈籠,手輪着火花撚子,與玩童們互相碰撞、戲鬧。看誰的燈着火了掉在地上,大家踢着、踏着、鬧着、笑着,那朗朗的歡聲笑語在夜空中迴蕩。

後來,我進了城,上了學,參加了工作,再也享受不到鄉村過年的民俗樂趣了。欣慰的是,在纏綿的鄉愁中,依稀可見夢境中的過年記憶。

圖文來源:華州文藝

原文作者:薛天寶

整理編輯:華州文藝、華州文史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