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北京冬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旗手公布,钢架雪车运动员赵丹将和速度滑冰运动员高亭宇一起担任北京冬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开幕式旗手。消息公布后,赵丹发布微博表示:“当我听到自己成为北京冬奥会中国代表团旗手这个消息时,我的内心惊讶不已,深感荣幸。能够在主场参加冬奥会,已经让我觉得自己很是幸运,如今又多了一个身份,让我更感到身上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我一定会珍惜组织给予我的这份信任,激发出内心的巨大潜能,争取在赛场上展现出最好的自己。”

2020年1月19日,赵丹在瑞士圣莫里茨举行的第三届冬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女子钢架雪车项目比赛中。
新华社记者张晨霖摄
2002年12月14日出生的赵丹是目前中国钢架雪车队里年龄最小的运动员。本赛季,她在洲际杯因斯布鲁克站比赛中夺得冠军,并成功站上世界杯赛场,顺利晋级第二轮,取得第十五名的成绩。
虽然年龄小,但赛场上的赵丹表现出的沉稳与勇敢已经颇具大将风范,而在4年前,这个在呼和浩特市实验中学田径队练跳远的姑娘听到教练告诉她,她可以经过跨界跨项选材加入国家钢架雪车集训队时,她还有一些“懵”。
内蒙古自治区竞技体育训练中心主任杨宏军记得2018年夏天,国家钢架雪车集训队的教练看中赵丹的身体素质,希望她参加集训时,赵丹的家长态度还有些犹豫。因为那一年,不到16周岁的赵丹已经在全区运动会夺得跳远和三级跳远的冠军,她在田径场上展露的天赋让家长和老师对她的升学之路有了很多规划。“家长的犹豫心情我们非常能理解,毕竟相比于田径,钢架雪车这个项目还是非常小众的,在国内还是比较冷门的项目。练田径的话比较稳,孩子以后升学路子也更广,毕竟很多高校都招田径特长生,但负责选拔运动员的外教对赵丹的身体素质非常认可,认为她是难得的适合练钢架雪车的好苗子。我们觉得这对于赵丹来说是难得的机遇,所以就和家长、老师沟通,希望能够仔细考虑她转项的事,不要错过机会。”杨宏军说,在和家长、老师以及赵丹本人进行多次沟通后,他们开始尝试了解钢架雪车项目,最后赵丹决定到钢架雪车集训队练一练、试一试。
加入钢架雪车集训队后,赵丹在教练团队的帮助下克服了对项目的心理恐惧,并很快喜爱上这项“勇敢者的运动”。得益于此前练跳远打下的基础,转项后的赵丹在体能以及爆发力方面表现颇为突出,推车加速成绩提升很快,滑行表现也在其刻苦努力下不断进步。一年多后,赵丹开始在国际比赛崭露头角。2019-2020赛季,赵丹代表中国队首次参加了在瑞士举办的青奥会比赛,并取得了第七名的成绩,这是中国女子钢架雪车首次登上冬青奥会赛场。2021/2022 赛季,她在洲际杯因斯布鲁克站比赛中夺得冠军。在钢架雪车国内选拔赛中,赵丹两次比赛四次滑行均取得第1名,最终以总分第一的成绩入围北京冬奥会,现已确定参加北京冬奥会女子单人的比赛。
从跳远小将到钢架雪车新星,赵丹与冰雪运动的缘分始于“跨界跨项选材机制”的建立与实施。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赛场,还有许多像赵丹一样的年轻人,因为跨界跨项选材,有机会站上冬奥会赛场逐梦冰雪。回望2015年北京与世界定下冰雪之约时,冬奥会近1/3的项目从未在大陆开展过,底子薄、基础弱、人才储备少成为阻碍中国冰雪项目发展的最重要障碍,跨界跨项选材机制的提出与实施,打通了北京冬奥会全项目参赛的难点堵点,尤其是钢架雪车等起步较晚的项目,跨界跨项选材在其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破除固有的单一项目制,广泛开展跨界跨项选材,夯实了中国冰雪人才厚度,也为“赵丹们”搭建了一个更广阔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