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开年不久,楼市又一怪象出现了,政府、央行多角度想办法刺激购房。从政府方面来看,多地双管齐下刺激生育和购房,内江实施“两奖一补”,三孩家庭,买房屋面积90平方米以下奖励10000元;90-140平方米奖励12000元;140平方米以上奖励14000元;海安市在市场价格基础上二孩家庭给予每平方米200元、三孩家庭给予每平方米400元的优惠。有的地方是把受众群体瞄准吸引人才方面,安徽省芜湖市对符合条件的青年英才可以给予购房款最高10%的补贴;浙江省武义县对外来员工及其配偶在该县所购首套住房,购房补贴补助额度为3万元;福建省晋江市对签订连续5年服务期限的给予一次性高校安家补助最高50万元,博士给予最高100万元购房补贴。央行时隔近20个月,今年1月首次降低房贷利率5个基点。

既然市场如此盼望楼市销售回温,为何不干脆大降价卖房呢?我认为主要原因其实在2点:
第一,目的是刺激楼市回温不是让房价大跌
从多项举措来看,城市促进楼市销售,目的是让楼市回温,而不是把房价给搞下来,政府拿出补贴政策,瞄准的群体都具有非常大的带动力,人才进入城市后,除了促进企业发展,经济上行外,由这部分高端人士集中进入楼市,愿意跟着他们买房的人会更多。而通过生育与购房挂钩之后,很多对生育二胎和三胎持续观望的家庭,现在这一坚持可能会有所松动,部分家庭会选择多生一个或两个孩子,只要生育率结婚率上去了,购房需求就会继续释放。但如果直接降低房价,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们不会想着赶紧买房,相反会想着探底后再购买,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当高价房接盘客,有这种想法的人越多,房子越难销售,反而会导致很多二手房跟着贬值,到那个时候,就与刺激楼市回温的目的背道而驰了。
第二,房价大降将导致恶性循环
购房补贴虽然看着福利好,但从细节来看,还需要满足各种条件才能申请,还需要审核,实际享受的人是少部分群体,比如海安市,是针对截止2022年2月28日,子女未满18岁的二孩和三孩家庭,就是说超过这个年龄,即使是多孩家庭也不能享受,并且补贴是按照市场价格,而市场价一般比实际购买价格要低。虽然福利有限,但却可以利用这一购房效果刺激更多人入市,实际是政府用了很少的钱促进了楼市回温。
但如果直接大降价卖房,影响的是整个楼市环境。房价大降后,大陆房地产开发企业几万家,同行竞争抢客户,价格战会越打越激烈,到时候,不少开发商为了快速去化楼盘,会拿出更低的价格抢占市场份额,房价一路下降,下游的中小房企本身卖房利润就不如大房企,他们会率先被淘汰。而即便是中小房企,仍然比其他行业的企业利润空间大,而高利润也伴随着高成本和高负债,这部分房企会导致很多关联企业拿不回欠款,银行将拿不回贷款,产生万亿坏账损失。银行为了止损,可能会限制贷款或者停贷,影响的是大量房企和其他企业的利益,大量企业倒闭后,失业人口暴增,政府财政负担将翻倍。
因此,楼市拿出各种福利的目的还是为了营造一个楼市回温的现象,引导更多人买房,促进楼市良性循环,其实这一措施从国家坚持房住不炒已经可以看出,国家要求的房地产市场走势是稳定,不可能因为想促进购房就对房价大降,刚需还是要理智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