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年,就是过月尽(大尽三十,小尽二十九),叫除夕,我们叫“鬼年”。
春节是从初夕到新年正月十五,达到高潮,一直要延续到正月二十三。尾声甚至到了二月二。
一
我们是从早上就开始讲究了,早饭是烩菜炸糕,祝福家人年年高,步步高。
吃过饭,去上坟,送年饭,祭先人,这是这一天的头等大事,不得怠慢。
回来再安排家里的一切。上午扫院,要彻底,圪里圪崂,柴垛,厕所,大路,不能有死角,留下恶沙(垃圾)。
贴对联,每面窑门樯上一副,窗樯上一副,要贴得端端正正,要沾牢,不能风一吹就掉,要贴出一个正月呢。对联在白窗纸的衬托下格外耀眼,满院喜气洋溢。
二
中午,吃肉腥汤长面条,寓意幸福绵长。吃停当了,大人们要担满水瓮,因为初一不担水,然后摸捋黑里(晚上)饭。
我们就去砍打火柴,,准备晚上的野火(焰火),坡洼底或者对面洼的黃蒿狼牙刺,捆上一捆,在当院里架好。
三
晚上,先点上外起(院子)的灯笼,全家人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吃年夜饭。
做好的肉见样和(热)一碗,烧肉炖肉酥鸡丸子羊肉一样不拉,再烩一盆白菜粉条的肉菜,拌几个凉菜或添几个小炒,蒸米饭,和(热)白面馍馍。
这是一年里最丰盛的大餐,但是几乎吃不动,本身油大,加上这几天吃得有点够,还是大烩菜眼明,几乎一点不剩。
一吃完饭,我们就急着要去打野火(焰火),大人们就给我们分鞭炮,有小炮大炮,分得公公停停(公平),我们拿着早就准备好的火把,从灶火里点着,引燃野火,一时间火光冲天,满院通明,开始一个一个地放炮,放完了,野火也燃过去了。
四
那时候,没有电视,大人们拿出干碟,炒好的南瓜籽、葵花籽、花生、糖块,泡上一壶茶,或者滚上一锅黄酒,吃着,喝着,说着,笑着,守岁。
我们吃上一阵瓜子,就瞌睡的不行了。约摸半夜了,大人们去震门,震甚呢?震住传说中叫年的怪兽或别的什么,因为今儿是鬼年么。门口立一把菜刀,一根擀面杖,经守了门就睡觉。那时候是不给压岁钱,钱是有的,那是初一早上的事情。
这一夜灯不灭,早早就把煤油灯添满了油,这叫长明灯,照亮着全家人的脸庞,也永远照亮着全家人的美好未来。
这些应该是仪式感很强吧,现在谁还这么讲究呢?
网图,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