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院长年薪公布了,最高67.47万|三明医改

福建三明市的“全员目标年薪制、年薪计算工分制”探索实践,被顶层设计视为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的典型样本。

撰文 | 宋昆仑

来源 | “医学界智库”公众号

昨日(1月29日),福建省三明市再次印发文件,公布了2021年12家总医院(医联体)党委书记、院长、总会计师的年薪。(文件原文见文末)

院长年薪公布了,最高67.47万|三明医改

“医学界智库”梳理发现,年薪最多的是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党委书记(院长),应发年薪为67.47万元;其中,12家总医院(医联体)里,有3家医院党委书记(院长)的应发年薪超过50万元,11家医院(包含上述3家)党委书记(院长)的应发年薪超过40万,只有1家医院党委书记(院长)的应发年薪低于40万,还是因为被惩罚了5万元。

文件提到,各总医院(医联体)领导班子(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副院长)年薪标准以党委书记(院长)年薪的80%为上限,下浮比例由各总医院(医联体)制定;护理团队基本年薪原则上要达到同级别医生年薪的70%,不得低于65%;行政后勤团队基本年薪按照医师类平均基本年薪的50%核定;返聘市域内退休人员待遇按照同岗位、同级别人员的50%来核定。

关于医生以及管理者薪酬,有一份指导性文件。

2021年8月,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指出,各地可根据当年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按照不同层级不同性质医院,根据“两个允许”要求合理增加薪酬总量,不计入总量核定基数。

除此之外,文件还指出可探索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等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鼓励对主要负责人实行年薪制。

在此之前的2017年,大陆就启动了公立医院薪酬改革试点,5年多后,全国范围的改革即将全面推开。

福建小城三明市的“全员目标年薪制、年薪计算工分制”探索实践,被顶层设计视为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的典型样本。

2012年三明启动公立医院综合性改革以来,当地医务人员收入逐年增长,部分医师的年薪较改革前增长了3到4倍。

薪酬待遇的提高,让优秀人才更愿意留在三明。官方数据显示,在2012-2020年的9年时间里,三明全市医疗卫生单位调走215人,属于人员的正常流转,占全部1.84万名卫生技术人员的1.17%,其中2/3为主治医师、主管技师及以下级别医生,但这期间各家医院共招聘了4906人,是调走的23倍。

近年来,大陆一直在持续深入推进公立医院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强调要探索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和科学合理的薪酬分配机制。而三明样本,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被认为是三明医改的精髓之一。

薪酬改革,关乎每一位医护人员的切身利益,是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最后一公里”,如何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并兼顾效率与公平,关乎医改成败。

三明样本

2012年,三明市在上年职工医保基金缺口高达2亿多元的巨大压力下,开始了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探索。

2013年,在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的同时,覆盖22家县级以上公立医院的薪酬制度改革随之启动,试行医生和院长目标年薪制。2015年,“全员目标年薪制、年薪计算工分制”在三明市全面推开,并陆续实行了总会计师年薪制和党委书记年薪制。

全员目标年薪的内涵是,医生(技师)、护理、药剂、行政后勤人员全部纳入目标年薪制管理的范畴,实行目标年薪的全员覆盖;目标年薪包括基础年薪和绩效年薪,基础年薪通过基础工分体现,绩效年薪通过工作量工分和奖惩工分体现。

目标年薪制的实施原则,一是严格按照三明市医改领导小组核定的工资总额实施薪酬分配,坚持“两条红线,一条底线”原则;二是医院工资总额的分配,原则上医生(含技师)、护理(含药剂)和行政后勤团队的比例分别占50%、40%、10%,同时把握好各团队的最高年薪比例,护理控制在医生的70%以内;三是年薪分配要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要重点向临床一线人员、关键岗位人员及业务骨干和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

此外,三明改革试点涉及医生收入部分的总体原则是:符合国际上通常医生收入高于社会一般平均收入3-5倍的惯例。

同时,按照医务人员级别和岗位,实行不同等级的目标年薪制。医生年薪按照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的2至3倍来确定,并动态调整目标年薪水平,目前不同职称等级的医师其目标年薪从11万元-30万元不等。

2012年三明启动医改后,医务人员的收入逐年增长。三明市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显示,公立医院在岗职工平均年薪由2011年的4.22万元提高到2020年的13.37万元,年均增长11.87%;医生年均收入由2011年的5.65万元增加到2020年的16.93万元,年均增长11.59%;2020年,主任医师平均年薪29.35万元,副主任医师平均年薪22万元,医生最高年薪达59.8万元。

据了解,2019年三明市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86559元,相比之下,三明医生年均收入是其的近2倍,接近于改革目标。而改革前的2011年,后者仅是前者的1.5倍。

用工分制来计算医务人员的工作量、核定薪酬量,是三明薪酬制度改革的一大亮点。

年薪计算工分的构成主要包括:基础工分由档案工资及职务工分组成;工作量工分由量化工分、津补贴工分组成;奖惩工分按医疗质量、帮扶基层、患者满意度、医疗事故、成本控制、医疗纠纷等项目计算。

工分与年薪制如何结合?据一家医院总会计师透露,年薪计算工分标准测算的依据是:以上年核定工资总额作为全院总工分预算数,先按医生团队(含医技)、护理团队(含药剂)及行政后勤管理团队分别占50%、40%、10%比例划分各团队工分;再按工分构成划分基础工分、量化工分、津补贴工分、奖惩工分;最后按上年各团队年薪执行结果,在分析基础上划分医生和医技、护理和药剂团队量化工分。

在年薪发放办法上,考虑医院当年的核定工资总额通常在次年初经上级部门考核后方能确定,为了保证不突破核定工资总额分配,年薪发放实行“按月预发,年终结算”办法。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基本上不会超发,到年底多退少补。

切断院领导与医院之间的利益关系

至于党委书记(院长)目标年薪制,则规定党委书记(院长)年薪根据医院年度考核评价结果确定,由同级财政全额负担,切断党委书记(院长)与医院之间的利益联系。同时,党委书记(院长)的考核得分与医院工资总额挂钩,调动医院医务人员参与医院管理的积极性。

三明市卫健委的数据显示,改革以来,公立医院院长平均工资从2011年的9.84万元提高到2020年的41.10万元。

梳理发现,2019年,三明市12家公立医院(总医院)院长和党委书记的平均年薪为39.84万元,高于同期医务人员平均薪酬水平。

以三明市第一医院为例,2021年,该院院长应发年薪62.66万元,比2013年的31.51万元增长近99%。

按照之前公布的三明市公立医院党委书记和院长目标年薪制考核方案,考核内容主要包含服务评价、办院方向、平安医院建设、管理有效、持续发展、党的建设、遵纪守法等,其中,管理有效分值占比最多,具体指标包含分级诊疗、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药耗使用管理、医疗服务价格管理、运营效率、C-DRG收付费改革、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等。

文件原文:

院长年薪公布了,最高67.47万|三明医改
院长年薪公布了,最高67.47万|三明医改
院长年薪公布了,最高67.47万|三明医改
院长年薪公布了,最高67.47万|三明医改
院长年薪公布了,最高67.47万|三明医改
院长年薪公布了,最高67.47万|三明医改
院长年薪公布了,最高67.47万|三明医改
院长年薪公布了,最高67.47万|三明医改

来源:医学界

责编:郑华菊

校对:臧恒佳

制版:薛娇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