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卖了十多年耳机的资深发烧友,第一次做耳机能做成啥样?

每个烧油的终极梦想都是拥有一条自己定制的耳机,不仅是形状定制,连声音、外形都定制,那么自然更好了,如果自己定制的耳机能够生产出来并且获得更多烧油的认可,那么就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其实你别说,很多耳机品牌的诞生就是这样,只是越来越大不得不开始规模化、商业化,以便有更好的售前售后服务,更知名的品牌形象,也让用户购买之后能够更保值。

以贩养吸所以走上了卖耳机这条道,并且一卖就是十多年的王春雷,终于在22年初开启并发布了新的耳机品牌——HUMKA 吽咖。没错就是去年声势浩大地在无锡万象城开了一家耳机店的那个吽咖,但由于疫情原因,实体店的利润根本无法支撑运营,实体店就此落下帷幕,闷声开启了耳机品牌之路。真的是闷声开启,我是在发布会前一天才收到消息,他这一年多去组建团队做声学了。马上有两款千元级的耳机要发布,不禁捏一把汗,现在千元档厮杀得太厉害了...

卖了十多年耳机的资深发烧友,第一次做耳机能做成啥样?

直接进入正题,两款耳机分别是哈姆雷特M(单动圈,售价1280)和哈姆雷特R(1圈1铁,售价999),也有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寓意,每个人对声音的理解不同,但喜欢音乐的心是相同的。

卖了十多年耳机的资深发烧友,第一次做耳机能做成啥样?

包装和配件两个设计语言基本一致。耳机线材、本体和包装设计细节相呼应,能感受到还挺用心的,都有一抹红色,应该是品牌的主题色。黑色树脂的是R,圈铁;银色铝合金的是M,单动圈,看来老王心中,单动圈才应该是定位更高的那个。二者的佩戴都经过反复验证过,腔体大小都比较合适,毕竟2022年了,做出反人类佩戴的耳机应该不太会出现了吧?

卖了十多年耳机的资深发烧友,第一次做耳机能做成啥样?

哈姆雷特R的声音属于一耳朵很讨喜的风格,均衡且带一点热情,圈铁配合得很好,解析不错,低频下潜深,但量感把握得很好,所以氛围感做得恰到好处,不会喧宾夺主,适应更多曲风的同时又足够耐听。听R&B、流行、轻音乐都是很合适的,这点对于999元这个进阶价位段用户来说,能够很明显的感受到“千元级”对比“百元级”的产品有素质、声场上的明显提升,低频也从“无脑量大”到“量感少了一些,但质感好了很多”转变,会是一条很适合进阶的塞子,也很好推,手机随便接个小尾巴就够了。

卖了十多年耳机的资深发烧友,第一次做耳机能做成啥样?

哈姆雷特M的风格就挺“老烧”了,当然,不是老派的那种老烧,而是追求更极致的均衡的老烧。乍得一听M的低频有些点到即止的感觉,但是细听下来,其实M的低频属于质感很好,但是量感非常克制的路子,收得很快,能量更多集中在中高频上,一耳朵上去素质甚至比有一颗动铁的R更高、更抓耳,声场也更加自然开阔。相对来说,M的驱动门槛不算高,手机搞一搞也能出不错的声音,但还是更建议上推力更大的尾巴或者播放器,整体会打得更开,声音密度也更高。这个哈姆雷特我认为更适合有一定的听音经验、已经入门、有还不错的小尾巴或者播放器用户去考虑。

卖了十多年耳机的资深发烧友,第一次做耳机能做成啥样?

哈姆雷特R和M横向对比起来很简单,两款应该都是一个工程师定的声音,因为音色和均衡这两点在M和R的身上都很一致。不同的更多是对于用户偏好、玩法理解的出发点,R作为一个不足千元的圈铁,整体声音热情、饱满,很适合懒得折腾的新人进阶;M的声音相对来说冷静不少,门槛不高但尚有一定潜力可以挖掘,适合老烧去折腾、细品。

卖了十多年耳机的资深发烧友,第一次做耳机能做成啥样?

老王给我打电话告诉我他做了一个新耳机品牌时其实我心里咯噔了一下,毕竟现在这个有线耳机市场不断内卷的时代,太难有新品杀出重围了,不过综合来看,哈姆雷特M&R这两款耳机在千元档都算能站得住脚的,但新品牌肯定是需要时间去沉淀、为大众所知的,但我还是挺希望看到国产能冒出来一些这样用心做产品的新品牌的,毕竟给烧友们多一些选择,也是极好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