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大家说」陈静:我们,一起韧性成长

作者:廖昊
「大家说」陈静:我们,一起韧性成长

陈静

新年伊始,各类献辞、寄语、跨年演讲如约而至,诸多金句、新词奔涌而来。北大教授陈春花的新年寄语“韧性成长”一下触动我的心灵,在内心击掌叫好。任何人的一生,无论怎样姹紫嫣红,繁花盛景,亦不免都得经历人生的坎坎坷坷、起起伏伏、高高低低,只是,或多或少,或轻或重罢了。面对人生的坎坷、起伏、高低,我们唯有积极应对,咬着牙在韧性坚持中成长。

杭州灵隐寺有一副对联: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这副对联语言朴素直白,却含有深刻的人生哲理。现实生活中,人人都希望万事如意,其实,这只不过是人们的美好祝福,这世界不符合我们一厢情愿的期许,我们所以为的美满,即使拼尽全力倾其所有,终其一生都不会到来。人的一生总有学不完的知识,总有领悟不透的真理,总有不能满足的心愿,总有各种各样的烦心事,总有无法逃避的残酷和缺憾。如杨绛所说:得到了爱情未必拥有金钱;获得了金钱未必能拥有快乐;拥有快乐又未必能享受到健康,即便是拥有健康,也未必一切如愿以偿。总之一辈子不容易,千万不要总是跟别人过不去,更不要跟自己过不去,我们不妨顺其自然,乐观生活,拥有一颗永远善待自己的心。无论你没做成什么,其实天都塌不下来。等一等,也许并不会改变结果,但会改变看结果的眼界和心情。这种顺应,不是无奈和消极,而是一种豁达和智慧。就像我们人人都追求美丽,可岁月不饶人,变老是不可避免的,我们浓密的头发、紧致的肌肤、蓬勃的激情和梦想都会被岁月带走,但我们换一个角度理解人生的美丽,二十岁活青春,三十岁活韵味,四十岁活智慧,五十岁活坦然,六十岁活轻松,七八十岁就成无价之宝了,这样的美丽不属于某个年龄段,而是整个人生。

人生的峥嵘也好,残酷也罢,就像太阳的东升西落,月亮的阴晴圆缺,春夏秋冬的冷暖,世间万物的改变一样,不可阻挡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不妨有选择地放弃,不与生活较劲,不与变化拧巴,永葆一份追求自我的勇气。大家所熟知的历史名人苏东坡,自著名的乌台诗案后,历经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几经贬谪,颠沛流离,面对数不清的不如意与挫折,他依然“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人到中年,被贬密州,一般人早已心灰意冷,认为人生就此结束,可他却能“老夫聊发少年狂”,即使是“鬓微霜,又何妨?”依然要“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晚年即便是在孤悬海外的儋州,孤独的他也依然笑面人生,苦中寻乐,“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始终不曾放弃对国家、百姓的责任感,在儋州办学堂,介学风,成为儋州文化的开拓者、播种人,流传下东坡村、东坡井、东坡田、东坡路、东坡桥、东坡帽、东坡话……以他自己特有的方式改造并创造生活,从不让自己的生活充满阴影,正是这种处变不惊安之若素的超然情怀,历经磨难痴心不改的坚韧执著让苏东坡活出自我,活得精彩。

正如寄语中所说,韧性不仅是一种抵御危机的能力,更具有与动态变化相调适与不断进化的特征。有了韧性,我们才能静下心来排除干扰,尽可能真切地了解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以决定自己的应对攻伐;有了韧性,我们才能把握生活的真谛,尽管有的时候妙不可言,有的时候苦不堪言,有的时候又让人无言,但只要认真地,用心地活,鼓起勇气昂然向前,终能在最深的绝望里,看见最美的风景;有了韧性,我们才能准确地认识自己,在人生得意时,不会因眼前的繁华而欣喜若狂,会提醒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人生失意无奈时,不会过于悲怆,会提醒自己“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有了韧性,才能让自己拥有一个平和的心态,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当面临非议与诋毁时,告诉自己“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当人生踽踽独行、孤单寂寞时,在心底默念“试问人间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韧性,是一种坚守,是一种努力,让我们一起面向未来,韧性成长!

作者简介: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来源:扬州网_扬州文化】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