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孩子情绪管理」在生活中帮助孩子掌控愤怒

作者:带着家去旅行

愤怒就和恐惧一样,是对于威胁到我们生存的事物产生的一种情绪反应。愤怒提醒我们应对危险,并且迫使我们采取行动:为了恐惧和愤怒而战斗。试图彻底扼杀愤怒的尝试可能会使人误歧途,并且注定失败。事实上,如果一个孩子无法经历和表达愤怒的话,他可能会被误解,失去他人的保护,甚至面临危险。他甚至可能会把愤怒指向自己。

当孩子长大后,他就需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以察觉这些情绪背后的理由。他必须学会有效表达情绪反应,这样周围的人才能理解他并给出积极的回应。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小孩子的愤怒会导致冲动行为,这样他就没有机会去了解自己为什么愤怒,以及可以对此做些什么。

[烟花]孩子愤怒的原因

有些成年人认为愤怒是种丑陋的情绪,会不惜一切代价将其扼杀。但愤怒是种无法避免的,也是有必要的情绪。愤怒会被不同的因素所激发,但其存在对于孩子而言也是有意义的。在决定如何最有效地帮助孩子处理愤怒之前,重要的是先了解愤怒的起因。

愤怒最普遍的原因是对于生存或幸福的威胁,这类威胁包括疼痛、饥饿和恐惧,以及对于陷入危险和孤独的预期。这些威胁在生命早期都是无法避免的。例如,当婴儿开始尖叫的时候,父母们会陷入崩溃:“又怎么了?我喂过他也换过尿布了,我还能做什么呢?”父母会不断思考,站在婴儿旁边,搓着双手。婴儿抬头望着父母,他的哭声从抗议升级到了愤怒,发出尖利刺耳的哭声,仿佛是在说:“你为什么不做些什么呢?”另外,还有一种最早期的愤怒,其源于未被满足的需求,这一点在整个童年期都会出现。5岁孩子的耳朵发生感染时,他对着爸爸和医生大叫啜泣:“我的耳朵好疼,而你们什么也做不了!”他的爸爸和孩子一样无助,听闻这些同样感到崩溃。

当孩子长大一些,造成愤怒的其他原因就出现了,其中之一就是失败,即无法完成他想要做成的事情。当一个婴儿无法拿到他想拿的东西时,他就是在经历失败。失败不仅仅是他拿不到他想要的东西,沮丧感更是因为他无法“自己”拿到那些东西。

羞耻与耻辱经常与失败相生相随,而这也经常使孩子恼羞成怒。这种体验源自孩子了解周围人对他的期待是怎样的,并且能够衡量自己的表现是否符合他人标准。通常,3岁之前的孩子是无法把自己的表现和他人的标准去做比较的。

当一个4岁孩子无法把圆形和方形在规定时间内快速完成分类时,他会默默地把头埋进手心里。他对于自己没有通过测试而感到羞愧难当,但他的羞耻感很快变成了指向测试者的愤怒。他跑出房间并且拒绝更多的测试。你可以为此批评他吗?

愤怒不仅是被对于生存的威胁所触发,对于情感幸福的威胁同样会引发愤怒。一开始,当孩子用愤怒去回应那些威胁时,他似乎还没能清晰意识到情感受到攻击的可能性。例如当父母离开房间时,学步儿可能会大发雷霆,他的抗议仿佛是在表达:“不要离开我!”但他还不能向自己或者他人解释的是:“我觉得很孤单。”

但到了3岁的时候,一些孩子对于情感威胁的体验已经足够清晰,并且知道有些人正在“伤害”他们的“感情”。对于这么小的孩子来说,会伤害他们的哪些情感呢?现在他们希望自己是有能力的(“我很擅长用马桶了”)、被接纳的,以及有归属感的(“她想我可以和她一起玩”)。孩子们对此坚信不疑,一旦被攻击就会变得非常脆弱。一些伤害孩子感受的小事情也会损伤其自尊,例如当孩子尿床了或者没能约到朋友一起玩耍,她都会觉得“我什么都不好”“没有人喜欢我”。为了防止孩子把愤怒指向自己,他可能需要成年人的帮助来调整预期:“没关系的,每个人都有意外的时候。”

到了四五岁的时候,导致愤怒的一种新诱因出现了。在这个年纪,孩子已经开始纠结“对”与“错”的概念。现在,最强壮霸道的孩子已经无法再逼迫周围的孩子以他想要的方式行事,而相应地,公平开始变得重要。当这个年龄的孩子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遭遇挫败,或者感到难过委屈时,他一定会大喊着说:“这不公平!”

4岁的孩子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一定会抗议一些事情是不公平的。这依旧是帮助他思考“公平”到底是什么的良好契机。“也许让妹妹先出发并赢得游戏并不公平。但如果不那么做的话,你知道自己因为比她大所以肯定会赢得比赛的。你觉得这样公平吗?”

稍后,你会对孩子已经有能力争取公平而感到欣慰。愤怒并不是只有当个人自身利益受到威胁时才会爆发出来,恰恰相反的是,当他人因为不公而饱受折磨时,愤怒也是人类面对这些事情的共同情感。世界需要更多的成年人关注公平并有能力为之呐喊。通过认真思考和规划,愤怒也不需要被付诸粗暴冲动的行为。

[烟花]愤怒如果没有得到恰当处理

当愤怒没有实现最初的目的,通常会出现以下五种可能的后果。

1.愤怒一次次上演,而且越来越激烈,直到孩子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

2.愤怒不断累积,直到他不受控制地发泄掉,并且其爆发的程度比起导火索太过小题大做。

3.痛苦会不断累积,然而只关注愤怒的起因已经远远不够了。相反,孩子会开始把复仇当作目标。例如,那些因痛苦所致的愤怒如果太长时间得不到处理,孩子就会有冲动去伤害那个看起来要为痛苦负责的人,或者那些没有给予回应的人。“以牙还牙”的目的可能会被或多或少地掩盖,而掩盖的程度取决于孩子的年龄及成熟程度。当孩子试图隐藏此类诉求时,他也是在很努力地做到这一点,当然这需要他足够聪明并且有控制自己愤怒的潜在意愿。当一个孩子害怕自己的直接攻击造成的可怕后果时,通过被动攻击进行的反击就更可能会出现。

4.愤怒会转变为恨意。然后,反击就更有可能以噘嘴、生闷气、退缩的形式呈现出来,并且直接指向孩子认为需对此问题负责的那个人。

5.由于害怕惹怒他人,愤怒的感觉就会朝向自己,导致自我毁灭的行为。

所有这些可能性很容易使人明白为什么扼杀愤怒是不合理的解决方式,以及为什么帮助孩子了解愤怒情绪并且有效表达它们如此重要。

[烟花]帮助孩子平息愤怒的方式

制止其行为,让孩子自己待一会儿离开当下的场景:有时候离开愤怒的源头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当孩子说“不要跟我说话”或“走开”或“让我自己待会儿”的时候,他可能是在努力使自己离开那些令他愤怒的任何东西,这样他可以使自己恢复控制。

安抚—一努力让孩子平静下来:例如,轻柔的声音、轻摇、摇篮曲、拥抱。但父母的安抚同样需要选择好时机。当孩子正在大发雷霆时,需要自己待一会儿那一刻他是无法接近的,只有当这些结束时他才需要和回应父母的拥抱。

自我安抚——孩子努力安抚自己:例如,吮吸拇指、蜷曲身体、自言自语或唱歌。

转移或分散注意力:例如,想一些开心的事情注意一些有趣的东西,被有意思的活动所吸引。

肢体活动:例如,击打沙袋或枕头、拍球、跑步或骑车,甚至只是洗个澡或喝杯水。

创造性表达:揉捏一个橡皮泥球,或者用蜡笔涂画纸张,胡乱涂鸦,画生气的怪兽或者给他们编故事,把积木搭出高高的楼然后推倒,用布偶和娃娃去呈现愤怒的场景等。

“把感觉说出来” 。 和能够理解状况的人聊天可以缓解愤怒。有时候大喊一通也是有用的,但有时候则没用。

新的视角:当孩子能够讲话时,可帮助他识别愤怒背后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