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新春走基层】“泥塑刘”寒冬不歇业

郭惠民 李维轩 郑丽萍 文/图

唱花儿,喝红茶,捏泥塑,做直播。这是甘肃省平凉市民间泥塑艺人刘泉冬季每天的生活常态。

四九寒冬天,记者来到平凉市崆峒区崆峒镇蒋家沟村,被竖立在路边的“泥塑刘”标示牌指引到刘泉古建泥塑场里,仿佛置身了“泥塑王国”。

【新春走基层】“泥塑刘”寒冬不歇业
【新春走基层】“泥塑刘”寒冬不歇业

走进“泥塑刘”的窑洞工作室,炉火正旺,暖意融融。火炉上熬好的罐罐茶散发着浓浓的香味,沁人心脾。

这孔大窑洞原是刘泉古建脊兽公司的毛坯成品贮存室。去年生产的古建脊兽销售一空,现在窑洞显得有些空荡。恰好成了“泥塑刘”冬季的创新制作工作室和传习所,窑洞右侧桌子上摆放着三只形态各异的泥塑老虎,左侧工作台上30多只卡通泥塑小老虎做成时间不长,特别引人注目。

【新春走基层】“泥塑刘”寒冬不歇业
【新春走基层】“泥塑刘”寒冬不歇业

“这只威风凛凛的泥塑老虎是“虎王”,这只虎头泥塑彩绘存钱罐,是“拜年虎”;这只卡通泥塑小老虎,穿着崭新的花衣裳,是“福虎”;制作台上摆放的毛坯卡通小老虎是今年创新制作的“小虎队”。刘泉对最近创新生肖泥塑老虎向记者详细介绍道。

]崆峒工匠“泥塑刘”声名远播

不善言辞的“泥塑刘”,聊起泥塑创作的故事,一下子就打开了话匣子。今年58岁了,从14起开始跟着老父亲‘玩’泥巴,至今已整整44个年头了。经历了打工被骗,拜师学艺被拒,建办泥塑厂的煎熬,授予‘崆峒工匠’后感到无尚的荣光。”

刘泉泥塑产业发展源于创办古建脊兽制作公司,吸纳了本村社13名热爱泥塑的工人们常年制作透花脊,并与崆峒山景区、古建筑公司签订长期供货合同,一些搞新农村建设的村子、乡村民俗展馆都预订了刘泉的古建泥塑,各地的订货合同便接踵而来。

【新春走基层】“泥塑刘”寒冬不歇业
【新春走基层】“泥塑刘”寒冬不歇业

多半辈子坚守泥塑手工艺,刘泉奋斗出“崆峒工匠”、“平凉市优秀民间文艺工作者”等10多项荣誉后,古建脊兽公司一时声名鹊起。邀请刘泉做泥塑的、传授制作技艺的接连不断。四十里铺镇曹湾村文化广场村壁浮雕泥塑《二龙戏珠》,走廊里的透花脊、浮雕《牡丹花开》;平凉市职业技术学院泥塑的校徽《祥艺》;崆峒古镇乡村记忆展馆的泥塑场景组合《耕耘》;武威市民勤县农耕展馆的大型组合泥塑图景《田园生活》,这组作品使刘泉泥塑走出平凉,走向陇原。

2018年11月份,中央电视台《地理中国》节目播出的《崆峒山奇观》,用近半个小时介绍了刘泉做的房屋脊兽。因泥塑脊兽声名远播。刘泉从此就多了一个艺名“泥塑刘”。

创办家庭泥塑展室传习所

“‘玩’了这么多年泥巴,一直想着能建立泥塑展室和学习交流的场所,让爱好手工制作的娃娃们学这门手艺,不要在我这一代失传。”刘泉说:“区总工会授予我‘崆峒工匠’称号,我把这门手艺坚守了下来、传承下去有了坚定的信心和信念。”

【新春走基层】“泥塑刘”寒冬不歇业

参观了平凉市的劳模创新工作室以后,刘眼界大开开。他创办了平凉市第一家泥塑工匠获奖作品展览室,前来考察的参观者和泥塑制作爱好者络绎不绝。在这个规模不算大的展室里,摆放了不到10件爷爷和父亲做脊兽时留下来的透花脊、宝瓶,凤凰戏牡丹等,其余都是刘泉近年来创新制作的300多件作品。展室里摆放的泥塑,有崆峒区文化馆收藏的《平凉红牛》《崆峒武术》,有深受人们喜爱的的创意作品《功到自然成》、《群力奋进》;有入选甘肃省第二届“创新杯”设计大赛的《飞天龙》有有荣获甘肃省第十五届工艺美术“百花奖”制作技艺一等奖的《金蟾吐钱》,二等奖的《祥龙》等。古建脊兽泥塑公司被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命名为“文化集市”。

【新春走基层】“泥塑刘”寒冬不歇业

做泥塑这活儿,进入冬季就不能正常生产,也就歇业了。忙了多半年时间,这个季节该好好歇息一下啦?记者问。

“ 泥塑刘”笑了笑说:“想停下来,可就是闲不下来,也无法歇业。”“冬季,我几乎天天在窑洞工作室做泥塑,指导泥塑爱好者学习泥塑制作技艺。”“要创新制作几件拿得出手的泥塑作品,今年的省市展赛;”“要制作迎接虎年春节的‘拜年虎’、福福虎’;”“要在网络上搞直播,推介自己创新的泥塑和脊兽;”“更主要的是寒假期间,隔三差五有喜欢手工制作的小学生来传习所学习泥塑制作技艺,我得给这些娃娃们手把手教,把泥塑制作技艺传授给他们。”“泥塑刘”扳着手指一板一眼地向记者说道。

捏100只萌萌的“福虎”迎新年

一抹黄土泥,一双灵,几把木刻刀……巧手小泥团就在刘泉手里几番揉捏后,变成了一个憨态可掬的笑脸和栩栩如生的人物泥塑。古建脊兽泥塑公司冬季停工以后,刘泉就开始思考筹划有关虎年的泥塑创作。

“冬季每天早上熬罐罐茶、烤饼子、洋芋、红薯,喝茶吃早餐,然后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乏困了吼几段秦腔提提神,喝两盅红茶解解困。创新做成一件满意的作品了就唱几段花儿开心一下,放松心情。早上七八点开始捏泥塑,晚上六点半结束,能把创新制作的泥塑作品变成商品,是我冬季进行泥塑创作的目标和梦想。晚上就打开手机上网做一个多小时的直播,和网友聊一聊做泥塑的故事,活跃创作思维。然后稍带推介展示一下当天做成的泥塑作品,这一天就高兴了。”刘泉说着眼睛闪过笑,脸上也露出了憨厚的笑容。

【新春走基层】“泥塑刘”寒冬不歇业

刚才创新做成一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题材的泥塑《文明养狗》后,刘泉脱下工作服,换上一身休闲的唐装,来到泥塑作品展室做了半个小时的直播。在直播的过程中,刘泉向网友和记者介绍他创新制作的“虎王”、“拜年虎”、“福虎”和人物泥塑作品。

【新春走基层】“泥塑刘”寒冬不歇业

捏卡通小动物、小玩偶缘于刘泉和妻子刘艳艳2021年9月份参加了崆峒区第二届电商直播大赛。那次夫妻俩带着30多只成品小泥塑在直播间里露了一回脸,在网络上推介宣传。心细手巧的刘艳艳还给小泥塑装饰了颜色,显得越发漂亮。在当天的直播中赢得上万名网友粉丝的点赞和评论。这些色彩斑斓的小动物泥塑在直播现场很吸睛、很养眼。小孩子一拿起这些泥塑小动物就爱不释手了。刘泉看到小朋友很喜欢,就把带来的小泥塑免费送给爱好手工艺制作的小孩子和现场观众,让他们也给“泥塑刘”做个宣传。

【新春走基层】“泥塑刘”寒冬不歇业

虎年春节就要到了,虎虎生风贺新春,虎虎生威长精神,龙腾虎跃过新年。“在窑洞工作室里又捏制100只纯手工艺的‘福虎’,愿虎年百业兴旺,百事顺心。把这些萌萌的‘福虎’送给虎年出生的宝宝和爱好手工制作的村庄邻居孩子们,祝福他们个个像小老虎一活可爱爱,惹人喜爱,健康、快乐地成长;祝愿村庄里爱好泥塑制作的孩子们组成‘小虎队’,把泥塑技艺传承好,把泥塑产业发展好”。刘泉对虎年充满希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