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小山胜利路商场的故事

据唐山文化旅游:

老唐山的小山,商场比比皆是。可繁华之中,也有鹤立鸡群者。座落在胜利路西的胜利路商场(以下简称胜商)便是比较突出的一个。胜商的全称是唐山百货公司胜利路商场,是唐山市解放后第一个大型综合百货商场,是小山物品最全的商场,也是小山为数不多的三层建筑和唐山当时最高的建筑。与小山大世界、天桥并称为三大最值得纪念的建筑,更重要的是商场引入了许多新鲜的设施,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引起唐山百姓更多的注意,也引发了今天人们更多的回忆。

说到胜商,要先从小山新世界说起。1942年,大世界老板白月亭,又在大世界西南购地建设了小山新世界。新世界北门,原是一个二层建筑,一层被森茂祥租用,1947年森茂祥买下该店铺,二层被原大世界西楼的小桃园饭店租用。唐山解放后,冀东区贸易公司进驻唐山,以其百货部为基础成立唐山百货公司。百货公司收购了森茂祥和小桃园,改建成三层建筑。

(胜商是最高的建筑 绘画:赵以松)

组建了胜利路百货商场,成为唐山最早的三层百货商场,大门朝北。

(小山全地图 绘画:赵以松)

1950年胜商开业,立即吸引了大量的顾客。胜商大门上方二层,有一长方形霓虹灯,霓虹灯的图案有对鸽子,头对头,每支鸽子俩个翅膀的曲灯,一闪一闪的很像是在飞行。当时,成为唐山的一景,白天人们在此购物,傍晚人们在此地欣赏霓虹灯,还有四面八方的人都在傍晚甚至夜间赶来,看会飞的鸽子霓虹灯。而农村,要套着马车,赶来看霓虹灯。

胜商除了三层的主楼,还有边上单层的副楼。主楼一层东部卖搪瓷和铝制品,东南角卖手表,当中几个岛屿形柜台卖化妆品,西部卖的是玻璃镜子。

(胜商的楼梯结构 绘画:赵以松)

二层卖针织品和床上用品,三层卖布匹衣料。主楼以外西部卖收音机和其他家用电器,自行车,东部是卖服装的,主楼以外都只有一层营业。

胜商主楼的中心位置,还引入了当时还很少见的升降电梯。这是一种老式电梯,一般用于货运。电梯门还是老式伸缩门, 关毕时呈网格状,里外都能看见,打开后叠在一起。如今这种电梯只能在电影里看到了。

(胜商的商品 绘画:赵以松)

胜商主楼从胜利路缩进去一块,在主楼的门口形成一块空地。空地边上立两个新华电影院的广告牌,广告牌后面儿是胜商的副楼,副楼门口也可以直接进到胜商,是侧门,胜商前面的空地有两棵大杨树。从胜商南小门往南去,是小山新世界,通往新城街。往西去,是新菜市街。

值得一提的还有胜商的收款方式,索缆传递票夹:售货员收了钱款,开好票,利用商场的上空中都悬着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铁丝(俗称8号铅丝)传递到收款台。

(胜商传递票夹收款方式 绘画:赵以松)

打过蜡的铅丝上挂着多个可以移动的木牌,每个木牌上固定着一个蓝色铁夹子。铅丝的起点在一个高高的收款台上方,终点到达各个售货柜台的上方,也就是说,收款台的上方同各个柜台的上方用铅丝相连,形成一个铅丝网。

(胜商主楼俯视图 绘画:赵以松)

整个商店只有一两个人坐在特别高的收款台上收款,纵横交错的铅丝在收款台汇聚。那时的顾客选好商品后不用到收款台直接付款,而是将钱款交给售货员,售货员把开好的小票和顾客交的钱用一个铁夹子夹着,挂到铁丝上,用力一甩,“唰”的一声,铁夹子像一列小小的火车头,沿着“悬浮铁轨”开到收款台的上方,这一连串的动作优美而利落。

收款员坐在上面接下面“飞”来的票夹,伸手处,基本上与铅丝呈一个平面,可见她已在两米高的账台上了,她所处的位置,为全店的最高。稍停片刻,结好账,收款员将盖过章的发票、找的零钱合在一起,夹在票夹里,手腕一抖,铁夹又带着呼声“飞”到售货员的头顶。售货员应声取下收据和找回的零钱,连同顾客买的东西一起交给顾客,这笔生意就算完成了。

(胜商的商品 绘画:赵以松)

顾客完全不用走动,一两分钟的工夫,就可以拿着东西走人。如果是生意忙碌的时候,商店上空穿梭飞驰的夹子“唰唰”作响,钱在头上飞,人在钱下行,很是热闹。记得我小的时候,看到那悬在半空中飞来飞去的铁夹子,感到很神秘,总是仰着头看得目不转睛,直到脖子发酸。恨不得也能举起手来“飞”上一回,当时觉得坐在高高收款台上的收款员最威风。

唐山大地震胜商主楼第三层倒塌,一、二层在震后继续使用一段时间。后来市中心向西部迁移,百货公司也向西转移,胜商的辉煌也只停留在记忆之中。

来源:近儒山人的绘画世界此文得益于张玉笙老师、张慧兰老师、陈颖老师、薄荣环老师、周同年老师、刘树华老师、邹建军老师等人的共同回忆,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