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小山勝利路商場的故事

據唐山文化旅遊:

老唐山的小山,商場比比皆是。可繁華之中,也有鶴立雞群者。座落在勝利路西的勝利路商場(以下簡稱勝商)便是比較突出的一個。勝商的全稱是唐山百貨公司勝利路商場,是唐山市解放後第一個大型綜合百貨商場,是小山物品最全的商場,也是小山為數不多的三層建築和唐山當時最高的建築。與小山大世界、天橋并稱為三大最值得紀念的建築,更重要的是商場引入了許多新鮮的設施,為人們所津津樂道,引起唐山百姓更多的注意,也引發了今天人們更多的回憶。

說到勝商,要先從小山新世界說起。1942年,大世界老闆白月亭,又在大世界西南購地建設了小山新世界。新世界北門,原是一個二層建築,一層被森茂祥租用,1947年森茂祥買下該店鋪,二層被原大世界西樓的小桃園飯店租用。唐山解放後,冀東區貿易公司進駐唐山,以其百貨部為基礎成立唐山百貨公司。百貨公司收購了森茂祥和小桃園,改建成三層建築。

(勝商是最高的建築 繪畫:趙以松)

組建了勝利路百貨商場,成為唐山最早的三層百貨商場,大門朝北。

(小山全地圖 繪畫:趙以松)

1950年勝商開業,立即吸引了大量的顧客。勝商大門上方二層,有一長方形霓虹燈,霓虹燈的圖案有對鴿子,頭對頭,每支鴿子倆個翅膀的曲燈,一閃一閃的很像是在飛行。當時,成為唐山的一景,白天人們在此購物,傍晚人們在此地欣賞霓虹燈,還有四面八方的人都在傍晚甚至夜間趕來,看會飛的鴿子霓虹燈。而農村,要套着馬車,趕來看霓虹燈。

勝商除了三層的主樓,還有邊上單層的副樓。主樓一層東部賣搪瓷和鋁制品,東南角賣手表,當中幾個島嶼形櫃台賣化妝品,西部賣的是玻璃鏡子。

(勝商的樓梯結構 繪畫:趙以松)

二層賣針織品和床上用品,三層賣布匹衣料。主樓以外西部賣收音機和其他家用電器,自行車,東部是賣服裝的,主樓以外都隻有一層營業。

勝商主樓的中心位置,還引入了當時還很少見的升降電梯。這是一種老式電梯,一般用于貨運。電梯門還是老式伸縮門, 關畢時呈網格狀,裡外都能看見,打開後疊在一起。如今這種電梯隻能在電影裡看到了。

(勝商的商品 繪畫:趙以松)

勝商主樓從勝利路縮進去一塊,在主樓的門口形成一塊空地。空地邊上立兩個新華電影院的廣告牌,廣告牌後面兒是勝商的副樓,副樓門口也可以直接進到勝商,是側門,勝商前面的空地有兩棵大楊樹。從勝商南小門往南去,是小山新世界,通往新城街。往西去,是新菜市街。

值得一提的還有勝商的收款方式,索纜傳遞票夾:售貨員收了錢款,開好票,利用商場的上空中都懸着縱橫交錯、四通八達的鐵絲(俗稱8号鉛絲)傳遞到收款台。

(勝商傳遞票夾收款方式 繪畫:趙以松)

打過蠟的鉛絲上挂着多個可以移動的木牌,每個木牌上固定着一個藍色鐵夾子。鉛絲的起點在一個高高的收款台上方,終點到達各個售貨櫃台的上方,也就是說,收款台的上方同各個櫃台的上方用鉛絲相連,形成一個鉛絲網。

(勝商主樓俯視圖 繪畫:趙以松)

整個商店隻有一兩個人坐在特别高的收款台上收款,縱橫交錯的鉛絲在收款台彙聚。那時的顧客選好商品後不用到收款台直接付款,而是将錢款交給售貨員,售貨員把開好的發票和顧客交的錢用一個鐵夾子夾着,挂到鐵絲上,用力一甩,“唰”的一聲,鐵夾子像一列小小的火車頭,沿着“懸浮鐵軌”開到收款台的上方,這一連串的動作優美而利落。

收款員坐在上面接下面“飛”來的票夾,伸手處,基本上與鉛絲呈一個平面,可見她已在兩米高的賬台上了,她所處的位置,為全店的最高。稍停片刻,結好賬,收款員将蓋過章的發票、找的零錢合在一起,夾在票夾裡,手腕一抖,鐵夾又帶着呼聲“飛”到售貨員的頭頂。售貨員應聲取下收據和找回的零錢,連同顧客買的東西一起交給顧客,這筆生意就算完成了。

(勝商的商品 繪畫:趙以松)

顧客完全不用走動,一兩分鐘的工夫,就可以拿着東西走人。如果是生意忙碌的時候,商店上空穿梭飛馳的夾子“唰唰”作響,錢在頭上飛,人在錢下行,很是熱鬧。記得我小的時候,看到那懸在半空中飛來飛去的鐵夾子,感到很神秘,總是仰着頭看得目不轉睛,直到脖子發酸。恨不得也能舉起手來“飛”上一回,當時覺得坐在高高收款台上的收款員最威風。

唐山大地震勝商主樓第三層倒塌,一、二層在震後繼續使用一段時間。後來市中心向西部遷移,百貨公司也向西轉移,勝商的輝煌也隻停留在記憶之中。

來源:近儒山人的繪畫世界此文得益于張玉笙老師、張慧蘭老師、陳穎老師、薄榮環老師、周同年老師、劉樹華老師、鄒建軍老師等人的共同回憶,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