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长城汽车销量增长15.2%的“背面” 魏建军还应秉持“活下去”原则

记者丨晓敏 见习生丨易寒

出品丨鳌头财经(theSankei)

2021年销量增长15.2%,外界对长城汽车(601633.SH、02333.HK)一篇赞叹之声,然而却忽略了其“危机”依旧。

长城汽车销量增长15.2%的“背面” 魏建军还应秉持“活下去”原则

鳌头财经发现,如果剔除海外市场、新能源汽车和坦克品牌带来的销量增长,长城汽车2021年实际陷入负增长之中。

需要关注的是,长城汽车2021年版本的股权激励计划显示,2021年销量考核目标为149万辆、净利润考核目标为68亿元,两大目标公司均未完成。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2020年7月曾提出:长城汽车挺得过明年吗?

如今看来,魏建军和长城汽车依旧需要保持“危机感”,秉持“活下去”原则,在2022年挺住。

“危机”依旧

近日,长城汽车发布产销快报显示,公司2021年销量达128.1万辆,同比增长15.2%,净增约17万辆。

2021年,国内乘用车全年销量为2118.2万辆,同比增长6.2%。与这一增速相比,长城汽车无疑是出色的。

然而,从销量的另一面看,长城汽车“危机”依旧。

产销快报显示,长城汽车2021年海外销售汽车14.28万辆,2020年这一数据是7.01万辆,净增约7.27万辆。

长城汽车销量增长15.2%的“背面” 魏建军还应秉持“活下去”原则

长城汽车2021年新能源汽车销售13.7万辆,2020年这一数据是5.74万辆,净增约7.95万辆。

如果剔除海外市场销量,长城汽车2021年国内销量增幅为7.97%,立刻失去了中高速增长的“光环”。

海外市场和新能源汽车给长城汽车带来销量净增14.96万辆,如果剔除这两大影响,长城汽车实际增量仅约2万辆,增速仅约2%。

而且,2021年4月宣告成立的坦克品牌,在2021年交付量达8.46万辆,如果再将此排开,长城汽车实际或存在负增长。

哈弗品牌、WEY品牌和长城皮卡是长城汽车的“三大王牌”,2021年销量分别为77万辆、5.84万辆和23.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64%、-25.65%和3.56%。

如此来看,这“三大王牌”不是微增,就是负增长。

具体来看,哈弗品牌从2021年8月份销量开始下滑,已持续下降5个月,而且8月至11月份的降幅均在30%左右,不是12月份下跌幅度降至10.52%,全年很有可能实现负增长。

6月9日,长城汽车泰国罗勇工厂举行投产和首台哈弗H6 HEV下线仪式,成为继俄罗斯图拉工厂后第二家海外全工艺长城工厂。

可见,外海销量为哈弗品牌“增色”不少。

2021年2月,长城汽车和通用汽车共同宣布,长城汽车将收购通用汽车的泰国罗勇府制造工厂。

目前,该工厂因处于建设之中,按照计划应生产哈弗品牌汽车。

2020年1月17日,长城汽车签署了收购通用汽车印度塔里冈工厂的协议,根据协议,包括塔里冈工厂在内的通用汽车印度公司将移交给长城汽车。

按照计划,该笔收购交易预计将于2020年下半年完成。

不过,最新消息显示,长城汽车收购通用汽车位于印度工厂的期限延长了3个月,至2022年3月,并延长投资期限至今年6月。

这是两家公司第二次延长收购期限,此前,协议期限从2021年上半年延长至2021年底。

需要关注的是,此次延长收购期限正值通用汽车与其印度工厂的工人劳资纠纷进一步升级。

长城汽车表示,长城在印度的工厂收购计划因疫情严重有所放缓,但没有要变化的消息。

此外,以董事长魏建军命名的WEY品牌,应该长城汽车的“荣誉品牌”、“门面担当”,但该品牌销量自2021年4月份下滑以来,已连续9个月同比下降。

“2021年将是WEY品牌的重塑之年。”WEY品牌CMO李瑞峰曾公开表示。显然,WEY品牌的重塑并未成功。

而且,长城汽车以皮卡起家,2021年5月份以来,长城皮卡在8个月中有6个月销量下滑。

仍须“挺住”

长城汽车销量增长的另外一大“法宝”——新能源汽车欧拉品牌,也遇到了危机。

2021年,长城汽车欧拉品牌销售13.5万辆,同比增长140%。

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291.7万辆,同比增长155.4%。与行业整体增速相比,欧拉品牌还是逊色一筹。

而且,欧拉品牌的“信任危机”还未解除。

近期,有欧拉好猫车主投诉称,厂家在宣传中称其车辆智能服务处理平台使用高通芯片,拥有强大的算力和处理能力,可快速部署高效的AI、自动驾驶、智能视觉一体化与车联网信息娱乐产品。

然而,欧拉车主却发现,厂家交付的车型搭载了发布于2016年的英特尔四核3940芯片,该芯片相比于宣传中的高通芯片性能落后、兼容性差,严重影响用户使用体验。

2021年12月,该事件被央视财经报道,次日“欧拉汽车被曝涉嫌欺诈消费者”更是登上了热搜。

长城汽车销量增长15.2%的“背面” 魏建军还应秉持“活下去”原则

近日,“欧拉ORA”APP发布新版本升级,升级说明中明确说明,新增好猫首任车主充电权益申请功能。

好猫车主在升级了手机APP以后,只要同意欧拉汽车方面提出的补偿方案,便可领取此前欧拉汽车所承诺的补偿权益,包括1万元充电权益现金。

据测算,欧拉好猫此前已经售出近4万辆,仅此一项补偿,长城汽车预估要付出近4亿元的代价。

长城汽车2021年版本的股权激励计划显示,2021年至2023年,公司销量考核目标分别为149万辆、190万辆、280万辆,净利润考核目标分别为68亿元、82亿元、115亿元。

2021年,长城汽车销量仅完成股权激励计划目标约86%。

1月24日,长城汽车发布业绩快报显示,公司2021年净利润达67.81亿元,同比增长26.45%,离目标仅“一步之遥”。

长城汽车挺得过明年吗?这是魏建军在2020年7月提出的问题,也是想提醒公司要“活下去”。

在销量“明升暗降”的局面之下,魏建军或者将接着提出:长城汽车挺得过2022年吗?

2021年6月底,长城汽车召开了2025战略发布,正式发布到2025年,实现全球年销量400万辆,其中80%为新能源汽车,营业收入超6000亿元,未来五年,累计研发投入达到1000亿元。

魏建军还表示,“中国汽车品牌,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超越,只有在这三至五年的时间里,快速放大优势,才有可能在新能源和智能化这个新赛道上领跑。

而且,中国汽车品牌的机会,只有一次。”

面对这唯一的一次机会,希望长城汽车和魏建军能挺住。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