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过高速的人大多觉得走高速比在正常公路上开车时危险很多。想到夜间驾车,很多司机根本不敢上高速。其实还是要分情况来说,对一些老司机来说,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影响都不大。有些人觉得夜间行车危险,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

一、光线不好
车主在夜间行车时光线不如白天那么好,尤其是在一些情况复杂的路段,如果对方开启远光灯,车主很容易受到影响,看不清状况。所以光线不好是影响车主夜间行车的第一大因素。有的车主会在夜间高速行车时,下意识放慢速度。但是这样做非常危险,很容易被后车追尾。
二、后视镜不能传递更好的信息
车主在夜间行车时,如果想要通过后视镜来查看车后的情况,很有可能只会看到一片灯光。后车车身以及周围环境都不容易看清楚,也不容易判断后车目前的行驶情况是怎样的。如果车主开车技术不熟练,此时想要变道或者超车,危险性会很大。
三、看不清前方的事故
车主如果白天驾车,路上有事故可以清楚的看到。如果是夜间,很难看清楚是否有事故。如果来不及反应直接撞上去,可能会发生二次事故。
其实上面这些情况,追根究底就是车主在夜间行车时,不能看清楚周围和前方发生了什么状况。不过更多的人觉得这些大多是车主没有真正夜间上高速,自己过多考虑了。其实夜间跑高速比白天更加灵活。
一、更容易集中精力
因为周围处于一片黑暗,所以车主在行车过程中会变得更加警觉和谨慎,这属于人的一种本能反应。黑暗中大家的视野范围很小,能看清的也仅仅是车灯照射的有限范围,这样反而减少了其他不重要的东西对眼睛的干扰。车主在开车过程中精神更加集中,不会过多地开小差。
二、适当缓解眼睛
车主在行车过程中虽然没有周围环境刺激,不过因为眼睛一直盯着一成不变的路面,在长时间的紧绷情况下很容易产生疲劳状态。车主可以在适当的情况下转移一下视线,更换一下脑子或者在车内播放音乐提神。
三、路况良好时可以提速
很多人觉得夜间行车一定要谨慎,所以速度不宜过快,以防出现问题自己来不及反应。其实夜间跑高速并不一定非要降低车速,有时候提高一些车速更加安全。提高车速可以减少车主在高速上的时间,更快到达目的地。
而且适当提高一些车速,会拉远自己与后车的距离,不会担心后车追上自己。而且车主精神一直集中,即使前方出现路况,也能及时躲避开。夜间大家行车时都是开启远光灯,远光灯晃眼睛。如果车速过慢,就会一直处于对方的远光灯状态下,长时间眼睛会受不了。
编辑点评:
其实夜间跑高速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危险。可能车主刚开始上高速没有那么熟练,会觉得紧张。这时候可以适当放慢车速,适应环境,后边熟练掌握后在提速行驶。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