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诗说新语‖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诗说新语‖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文丨王亚楠(方塘传媒编辑传播中心实习编辑)

《临江仙》

——明 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今天是农历腊月二十四日,离春节越来越近了。

腊月二十四日,也叫做扫尘日,所谓的“扫尘日”就是年终的大扫除,家家户户打扫卫生,清理各种家用器具,拆洗被套窗帘、掸拂尘垢蛛网。

年前“扫尘”寄托着人们希望,愿扫尽这一年所有的阴霾与烦扰,让不如意的往事,都在笑谈中消逝,以崭新的面貌,欢欢喜喜地迎接新的一年。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明代文学家杨慎的作品《临江仙》。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杨慎是谁?

杨慎,明代的文学家、学者和官员,明代三才子之首,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他从小聪慧好学,再加上出生在书香门第,七岁时母亲就教他句读和唐代绝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二十四岁时,蟾宫折桂,殿试第一,考中了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他为人耿直、不畏强权,敢于直谏,逆鳞遭贬,后来流离滇南,最终病逝于昆明,还葬于故乡新都。

他的一生经历过多次起起落落,仕途十分坎坷。

嘉靖三年(1524年),当时正任翰林院修撰的杨慎,因“大礼议”受廷杖,削夺官爵,谪戍云南。但杨慎并没有堕落消沉,在云南他四处游历,观察民风民情,时咏诗作文,以抒其怀。

他每到一处就与当地文人墨客集会,谈诗论道,留下了大量描写云南的诗篇。《临江仙》是其中一篇,也是《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的开场词,同时是清初文学家毛宗岗版本的《三国演义》的开篇词。

这首词后编成了老版电视剧《三国义演》的主题曲,成了一代人青春的回忆,剧中大气磅礴的演唱,配上滚滚向前的浪水,至今令人心潮澎湃,记忆犹新。

且来看这首词:滚滚长江向东流去,不再回头,多少的英雄好汉犹如翻飞的浪花一样,荡涤一空。是与非,成功与失败,转过头都成了一场空。只有青山一如既往,山前的夕阳日日落下。

江上的白头渔翁,早已看惯了四时的美景变化。与朋友难得相见,畅快地痛饮一壶浊酒,古往今来的纷纷扰扰,都成了下酒笑谈的佐料。

这是一首咏史词,借叙述历史的兴亡来抒发感慨。豪迈,却不失含蓄;高亢,却不失深沉。“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一句词悲壮苍凉,不由得在心中平添万千感慨。

时光不停的向前奔腾而去,没有任何阻力能够抵挡,多少冠绝一世的大好男儿,不过是历史星河中一闪而过的流星。这奔腾而去的不是滚滚的长河,而是不可控的时间与历史,英雄尚且会被它们吞没,何况是平凡渺小的我们,一种人生的无力感油然而生。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人生的是是非非,纷纷扰扰,成功与失败,不过是一场空罢了,历史不断地向前发展,时间可以遗忘、改变一切,不管你是忠还是奸,是一介布衣还是王侯将相,是一事无成还是建立了不朽的伟业,这些都是过眼云烟,不必耿耿于怀。这句话使人有种历史兴衰之感、更有人生沉浮之慨。

历史仿佛被隐隐的青山、似血的夕阳凝固住了,“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看似在写景,其实在抒情。作者一声叹息,往日的一切都没有留下任何的蛛丝马迹,只有眼前的青山、夕阳见证了历史的更迭,却沉默不语。这里强调的是不变。

古今多少是非成败都在变与不变的相对运动中流逝,过于执着成功或者失败,不过是增加短暂人生的烦恼而已,何不释然,寄情山水,畅游天地。

清江之上的白发渔翁,早已经习惯了春花秋月,四季交替,时光的飞逝,有了自然美景相伴,倒也安泰闲适。词人杨慎仕途坎坷,命运多舛,一生大多不得志。他不是不想一展宏图,而是看透了世态的炎凉,官场的尔虞我诈,宁肯孤老异地也要保持高洁的情操。

在山水之间与知己相逢不是人生的一大喜事?再饮上一杯浊酒,把古往今来种种的历史兴亡当做笑谈,这般的肆意洒脱,把酒言欢,不也是人间一大畅快事?人生难免会有沉浮,但应该保持初心,即便深处逆境之中也要自得其乐。词人把“古今多少事”都赋予笑谈之中,不也是把经历过的悲事、喜事都融进在浊酒之中?这是他的生活态度,也是他所要追求的永恒价值。

《临江仙》中,杨慎感怀的历史是他跌宕的人生,无论是曾经状元及第的荣耀,还是如今流离滇南的耻辱,终究是“是非成败转头空”。一个人的人生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历史的兴亡呢,不过都是酒中的笑谈。杨慎词中加入了更多人生的不幸,而作为毛宗岗本《三国演义》的开场词,这首词更多的是历史的捉弄与苦涩。

毛版的《三国演义》中,我们可以看到“尊刘反曹”的倾向异常的突出。《三国演义》的主旨是对导致天下大乱的昏君贼臣的痛恨,对创造清平世界的明君良臣的渴慕。作为明军良臣的标志就是政治上施行“仁政”,人格上重道德,才能上尚志勇。蜀国的刘备、诸葛亮、关羽就是代表人物。

从儒家的道德出发,这些理想贤德的人一定会战胜奸邪,匡扶天下正义。但是,暴政战胜了仁政,悲剧不可避免。古人常讲:“天命有常,唯有德者居之。”这悲剧显然与古人的道义是背道而驰的。

历史不可扭转,作者无可奈何,只能带着痛苦与迷惘的心理,把这悲剧归为天意、天数。这时开场词《临江仙》就突破了描写个人命运不幸的狭小圈层,加深了历史的纵深感和沧桑感,升华了历史的苦涩与沉重。

回顾过去的一年,郑州“涝疫结合”,特大洪水、新冠疫情接踵而至。有人经历了生死离别,有人劫后重生,几乎每个人都有心惊肉跳的时刻。一切的苦难与挫折,伴随着瑞雪都化为了新的一年的幸运与安康。

当下,郑州正在陆续解封,各个公共场所逐渐恢复往日的繁华,困留在他乡的游子有望与家人团聚,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我们要把往日的恨事、痛事,烦心事,借酒挥洒,付于笑谈。让我们举杯祝愿,愿我们新的一年笑声朗朗,万事如意!

编审:袁媛丨编辑:徐丰超丨设计:孙月园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