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豆瓣 8.6!《焚烧肖像的女人》:关于十八世纪的禁忌爱情

作者:海斯时尚达人

在2019年第72届戛纳电影节上,这位法国著名女导演凭借新作《燃烧的肖像的女人》获得酷儿棕榈奖,成为该奖项自2010年设立以来的首位女性获奖者。

事实上,早在2007年凭借《水仙花》入围了第33届法国电影凯撒奖最佳处女奖,在电影界。导演本人作为同性恋者与她励志缪斯、两部电影的女主角的合作,相得益彰,两人合作赢得了良好的口碑,而从影片《燃烧的女人的肖像》中可以看出,在影片中这一主题影片的进展,她在影片中的女性视角体现得淋漓尽致。讲述十八世纪的禁忌恋情。

豆瓣 8.6!《焚烧肖像的女人》:关于十八世纪的禁忌爱情

纵观同性电影电影的历史,杰出的都不属于少数,《断背山》的李安导演、《春光》的王家伟导演都是代表。但从整体上看,他们大多关注的是男人之间的感情,少描淡写女人,少一些高分作品,可以说《燃烧的女人的肖像》的上映填补了影片在这方面同题的空白,而席琳·西安玛也以一种温柔细腻如此不同于他人的独特风格,让我们了解了同性之间不同的性张力。第一位女性酷儿,金棕榈,如何精致而优雅地丰富画面的性张力。

豆瓣 8.6!《焚烧肖像的女人》:关于十八世纪的禁忌爱情

一个有意义的缓慢故事

影片是从画家玛丽的视角出发,利用插曲:一开始在画艺上已经颇有成就,玛丽看到学生们不小心翻出了老画,她和露易丝的过去以记忆的形式慢慢展开,脉络简单明了。正如人们常说的:"细看真相",两个人之间的情感并不复杂,恋爱中的人总是互相关心。

豆瓣 8.6!《焚烧肖像的女人》:关于十八世纪的禁忌爱情

整个故事格局很小,并没有上升到国家和历史的高度,但导演用"肖像"元素将整个故事连接起来,使得它每次出现都与玛丽和露易丝的情感进展不同,达到抒情层的渐进效果,特别感人。

豆瓣 8.6!《焚烧肖像的女人》:关于十八世纪的禁忌爱情

这部电影也被誉为"年度最美的电影",这是因为,除了画面本身带给观众的视觉体验外,也是对"性"特殊情感的独特描绘,这也是影片的突出特点——没有一帧大型镜头能让观众真正感受到两个人之间的爱情, 导演在这里加了一些详细的隐喻,让画面中两个人之间的情感张力有了足够深度的内容支撑。

豆瓣 8.6!《焚烧肖像的女人》:关于十八世纪的禁忌爱情

(1)"床戏"的转变

片中直率镜头的变换可以说是影片中最成功的一次,用镜罩在成功解决尴尬的同时反射了另一半的脸,如此象征性地向观众诠释了两个人的物理关系,含蓄却给了观众更大的视觉冲击力。

豆瓣 8.6!《焚烧肖像的女人》:关于十八世纪的禁忌爱情

(2)"神话故事"的融合

在影片的中间,一天晚上,玛丽、露易丝和小女仆在一张桌子上讨论了希腊神话中的一个故事:"兽人来到家里乞求他死去的妻子复活,而众神这样做的唯一条件就是他们离开阴阳边界时无法回头。结果,很难在最后一刻制服失踪的兽人,或者回头,让他已故的妻子奥雷迪克灰烟。从剧情中不难看出,他们两人告别了露易丝,要求玛丽回来,导演用它暗示他们和奥普斯和奥瑞迪克一样,再也见不到对方了。

豆瓣 8.6!《焚烧肖像的女人》:关于十八世纪的禁忌爱情

两种暖黄色浪漫的光和色调

如果说故事缓慢而有意义的进展为电影定下了情感基调,那么对电影基调的选择和处理则进一步削弱了玛丽和洛伊丝的关系,并增加了他们关系中的性张力。

影片一出,不少影评人称赞它"如油画一样美丽",其原因在于,除了两位女主角的服装原本抄袭了18世纪的法式风格外,更多的在于导演对光影的把握已经和绘画一样准确,数量少,很多。

豆瓣 8.6!《焚烧肖像的女人》:关于十八世纪的禁忌爱情

(1) 自然光

故事发生在法国的一个小岛上,影片白天的户外风光在海边上演:柔和的阳光从大海的另一端,穿过蔚蓝冰冷的大海,为这对激情恋爱的灵魂增添色彩,提升空气中执着的品味,仿佛可以飘出屏幕, 感染了每一位观众。

豆瓣 8.6!《焚烧肖像的女人》:关于十八世纪的禁忌爱情

值得详细介绍的是,在影片结尾两人告别时,席琳茜玛直接"大开大",放弃了追求光影"交集"和"过渡"这种传统效果,两位女主角的影子直接未经处理投射在对方的脸上,黑暗的对比明显,最终显示出她们彼此相爱, 就像一般的影子,相互交织。

(2) 生命之光

能营造出这种暖黄色调的室内夜烛光,而白天的明亮和炎热,夜晚的画面更加暧昧和纠结的味道,因为整体亮度降低,人们往往会想到一些非常晦涩难懂的方面,直接触动人类最深的情感。

豆瓣 8.6!《焚烧肖像的女人》:关于十八世纪的禁忌爱情

影片中的玛丽和露易丝也是如此,从他们第一次真正接受对方,当玛丽看到露易丝在睡梦中自然地为她画画,洛伊丝深情地回头看玛丽,到目睹小女仆流产后的第一次身体接触;到了公爵夫人回来的前一天晚上,他们两人最后一次相亲,他们的情感飞跃发生在晚上。

此外,导演对光线的运用更加细致入微,她也用烛光作为轮廓光,因为镜头关闭了玛丽和露易丝脸光的光线,这是女性细腻美感所独有的。

三个不同的极端场景

"景深小,特写镜头大",贯穿整部电影,可以说是所用的终极方法。其实并不是特写镜头,因为是在描述两位女主角之间的感情,所以推镜头的特写镜头比较普遍。

豆瓣 8.6!《焚烧肖像的女人》:关于十八世纪的禁忌爱情

而影片中用来解释角色之间关系的胸前特写镜头这个角色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可,相比于此,导演对景深的处理更加巧妙:一是选择小景深,在最大程度上扩大空间,增加人与现实背景事物的距离, 两人在艺术创作中相处融洽的房间重新转型了"扩张",增强了人物的情感延伸,而这正是两人之间情感爆发的结果。

选择这样的方式,让同一画面的情感宽容度增加,肉眼可见的性张力增强。而且,前面主人公的焦点是真实的,后方的背景是虚拟的,人物更加突出,仿佛整个世界除了两个人在彼此的眼中,一切都不再重要。

演员的四场精彩表演

阿黛尔·汉内尔(Adele Hannell)是一位女演员,对经常关注法国电影的观众来说应该并不陌生,她在2002年13岁时首次出演了克里斯托弗·卢基亚(Christopher Lukia)的《魔鬼的孩子》(The Devil's Child),但随后离开了电影界多年,2007年重返导演的《水仙花》(Daffodil Blossoms)出演。

豆瓣 8.6!《焚烧肖像的女人》:关于十八世纪的禁忌爱情

多年来,她在法国电影中享有许多最引人注目的奖项:她在2014年凭借《初恋战士》获得最佳女配角;2015年,阿黛尔·哈内尔(Adele Hanel)凭借《初恋战士》(The First Love Warrior)获得最佳女主角。

她也被称为女权主义者,在2014年凯撒奖上,她承认恋爱了。应该说,没有人比她的经历和身份更适合这部电影,从她在电影中的表现来看,即使是饰演她的玛丽的角色也说"在拍摄时没有办法抗拒阿黛尔的魅力"。"

纵观整部电影,该剧的结尾对于不敢回头看洛伊丝来说是"最高光"。

豆瓣 8.6!《焚烧肖像的女人》:关于十八世纪的禁忌爱情

柴静曾经说过:"看到爱情应该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态度,而不是一个器官对另一个器官的反应。"

正如世人有其自身存在的理由,一般都应该得到尊重,我们不能因为同性感情而对主流报出来的恐惧和歧视。

豆瓣 8.6!《焚烧肖像的女人》:关于十八世纪的禁忌爱情

正如路易斯·贾内蒂(Louis Janetti)所说,这对电影人来说尤其如此:"电影不仅是娱乐,也是教育工具,通过一部电影,人们可以洞察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时空,也让我们,男人,女人和孩子都能理解人类思维的运作方式。

作为众多电影主题之一,同性主题具有更特殊的社会现实基础,这就要求电影从业者秉持宽容的态度,提升自己作品的可塑性和包容性,以自己的方式解释这个问题,为社会的价值引领自己的力量。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