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当你的深爱,成为了孩子伤口上的盐

当你的深爱,成为了孩子伤口上的盐

本文看点

剧变的时代,什么才是孩子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和幸福的根本?

1、意料之外的生日Party

孩子的学习,是家长们永远都跳不过的话题。

上周,江苏徐州的一位妈妈,为儿子11岁生日宴会准备了一款插满课本的蛋糕,并在底下写道:“地球一天不毁灭,你都得写作业”,把孩子气得崩溃大哭。

当你的深爱,成为了孩子伤口上的盐

据了解,本来蛋糕上是皮卡丘造型,但张女士想到孩子快期末考试了,还天天打游戏,就临时将装饰改为课本,想借此提醒孩子好好复习迎考。

过生日,吃蛋糕,对每个孩子来说本来是一件开心的事,谁能想到一年一次的生日Party却让孩子受了伤。无论换成谁,估计都得哭上一场。

是什么让中国家长如此重视学业成绩?

细细分析,不难发现,家长们狂热追求好成绩的背后,隐含着两个推理:

成绩好——上好的初中、高中、大学——找好工作——有好前途

成绩差——上差的初中、高中、大学(甚至考不上大学)——差工作(或失业)——没前途

于是,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给自家娃一个相对有保障的未来,家长们使劲追赶着孩子,三岁习文、五岁习武,巴不得十八般武艺全上身,将儿童本该无忧无虑的童年变成充满竞争硝烟的赛场。

2、内卷、高压下的孩子,内心早已千疮百孔

但令人惋惜的是,当我们在逼着孩子学习,为了他那点成绩面红耳赤,当我们以为把孩子送进名校就可以高枕无忧时,我们的孩子在学业和精神的重压下,如同小苗营养不良一般而缺乏成长力量,甚至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

前段时间,央视纪录频道播出了大陆第一部全方位解读抑郁的系列纪录片《我们如何对抗抑郁》。

纪录片中,女孩钟华的经历令人难忘。她来自一个典型的中国式家庭,父母望女成凤,对女儿寄予了极大的期望,尤其是她的母亲,总要求她成绩拔尖。

不幸的是,钟华的心理逐渐出现了问题。受抑郁症的折磨,她的状态变得非常糟糕。

当你的深爱,成为了孩子伤口上的盐

面对镜头,她回忆自己当时的情况:

学校一天一共8节课,我都会躺在桌子上8节课。

回家之后就躺在床上,有的时候哭,有的时候不哭,然后一躺躺5个小时。

洗澡或者洗脸刷牙,然后晚上再接着继续失眠,这个状态真的很消耗我。

病情最严重的时候,她的脑海中一片混沌,唯一的念头就是寻死。

幸运的是,在钟华的至暗时刻,父母的理解、支持、接纳、爱意拯救了她。

其实,像钟华的案例并不罕见。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2020年中国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轻度抑郁17.2%,重度抑郁为7.4%。

当你的深爱,成为了孩子伤口上的盐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抑郁和重度抑郁也呈上升趋势。

小学阶段,重度抑郁的检出率在1.9%~3.3%;

初中阶段为7.6%~8.6%;

高中阶段为10.9%~12.5%。

以前提起抑郁症,似乎离我们很遥远,但近年来,在内卷和高压下,我们孩子的内心早已逐渐变得千疮百孔,并没有表面所看到的那么乐观和阳光,也缺乏足够的心理能力应对困难和挑战。

当你的深爱,成为了孩子伤口上的盐

3、分数并不是唯一,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性

为人父母者,谁都想给自己孩子的未来增加一点保障。

但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这个世界总是在以超出我们想象的速度变化着,未来各行各业的发展轨迹,谁都无法预测。

就拿刚过去的2021年来说,年底大厂裁员新闻频出,教培行业因双减瞬间消失在历史长河里,不少清北名校毕业的老师被迫转行或失业,各大互联网巨头发布的职位数量与薪资缩减,985名校毕业的程序员被迫成为外卖小哥……

《脱口秀大会》第四季的童漠男,研究生毕业,原本是做国外留学英语培训老师。结果因为疫情,没人去国外,现在又加上双减政策,培训机构倒台,童漠男失业了。

当你的深爱,成为了孩子伤口上的盐

未来会发生什么不得而知。但能确定的是,相较于规则意识差、焦躁、以自我为中心、没有朋友、没有兴趣爱好、沉默寡言的孩子,一个心智成熟、内心强大、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和健全人格的孩子,更能抵御外在的一切磨难和挫折。

知名校长陈钱林在《教育的本质》中说,教育的本质是为了培养孩子的核心素养和健全人格。

分数只是教育中的一个环节。当以分数为王的时候,也就意味着,我们只看到了分数的好处,而忽略了孩子成长中极其重要的心理品质和核心竞争力,更为重要的是,别让我们的孩子在每一次竞争过后,“赢”得只剩下疲惫的身体和残破的心灵。

何况,每一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独特的天赋和发展成长的巨大潜力。

有的孩子擅长逻辑思维;

有的孩子擅长形象思维;

有的孩子对美食感兴趣;

有的孩子对花花草草感兴趣;

有的孩子学业成绩好;

有的孩子擅长美术、音乐……

当你的深爱,成为了孩子伤口上的盐

作为孩子成长道路的引路人,在分数之外,我们父母更应该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在孩子3-6岁心理、人格形成的关键期,创造一些感受、体验、情境,通过科学有效的心理教育方法,培养孩子正向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状态,培养出能适应未来千变万化环境的孩子,而不是像木匠式育儿般,把孩子打造出符合某种标准的人。

未来遥不可及,育儿路上也有太多的不确定。我们要做的不仅是关注孩子的现在,更要预备孩子的未来,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及适应未来的能力,才是给孩子增加核心竞争力和幸福感的王道。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