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嘉兴日报 - 嘉兴在线

低语
以青年的名义,
写出清晰的爱
"强者有我,发誓。不承担时代,创造未来。"
关于《十一》,一开始我没想过该写什么,直到今天在高铁站,看到火车滚屏播放宣传片,就定格在这句话上。
从小到大一直以来对"11"都没有概念,给人的印象是,它只是除了寒暑假之外的一个小长假。虽然有时也因为观看了"五""每十"周年游行的精神,但总觉得那段历史,那么英雄,太遥远了。
巧合的是,假期去了宋城,看了舞剧《地震》。
距离演出已经过去了几天,但我仍然很感动。舞剧还原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一些感人故事,何时达到泪水,是解放军在当前的洪水中,一瞬间毫不犹豫地用身体铸成人梯子让人们撤离的场景。被洪水冲走的士兵,现在他们的名字不详,被刻在哪座纪念碑上,但生命的危机是他们用最珍贵的东西换取更多人安全的时候。
我忍不住拿起手机拍了《梯子》,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最清晰的爱,但在按下快门的那一刻,我突然想问自己,如果那个场景中的人是我,我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吗?
我无法给出答案,因为我什么都没经历过,我感觉不到他们当时的心境,但我越来越意识到什么岁月是安静的,而是有人为你扛起重担。
汶川地震已经过去十多年了,孩子们已经长大成人。
陕西省西安市陕西大学实验小学语言教师唐子涵于2008年汶川地震后从北川中学毕业,当时班主任将她和同学从教室里救出,但她被杀了,十多年后,她站在讲台上,成为了她。
唐子涵一直觉得自己的生命是老师赐予的,所以她继承了老师的遗产,也成为了一名人民的老师。
她的青春在拯救她的那一刻停止了,多年后,他们的青春才刚刚开始。
我有时候真的觉得很幸运能生活在和平时期,没有经历过自然灾害,偶尔因为现实生活中的麻烦,但这样的困难,大部分都会慢慢解决。看着大银幕上的年轻面孔,我知道这个时代给了我们如此多的美,也许我们的生活不能像我们的祖先和英雄那样耸人听闻,但在每一个关于信仰和梦想的故事中,我们都在尽力而为。
本文摘自嘉兴日报-嘉兴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国家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传播和传播服务。
用户名: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