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故宫两大开年展,来啦!

01

何以中国

2022年1月25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故宫博物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29家博物馆举办的“何以中国”展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华殿开幕。

展览分为“源”“流”“汇”三个单元,三个单元下各设三节,合为“九章”,共展出珍贵文物130余件/套,上起石器时代,下至清代,包括石器、陶瓷、玉器、青铜器、金银器、书画、古籍善本、印章等类别(受展厅环境限制,大部分纸质和丝织类文物为复制品),包含何尊、长信宫灯、藏文《四部医典》等声名远播的国宝重器。

故宫两大开年展,来啦!

1月25日,观众欣赏汉代的长信宫灯。中国日报记者 姜东 摄

故宫两大开年展,来啦!

1月25日,观众欣赏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龙。中国日报记者 姜东 摄

三个单元下各设三节,合为“九章”。

第一单元“源”,分为“天地之间”“生作在兹”“启蒙奠基”三节,从中国地理分析开篇,阐释中华文明生产力动因,以中国独特的物质文化,展示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价值观念、制度体系,统一多民族国家由此奠基;

第二单元“流”,分为“血脉相依”“和衷共济”“休戚与共”三节,分别阐释中华文明通过域内各民族的交流融合、与域外文明的辉映互鉴、与自然万物的对话互动,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辉煌历程;

第三单元“汇”,分为“民本邦宁”“格物维新”“汇流澄鉴”三节,分别阐释中华民族尊仁重礼、家国一体的传统观念,追求极致、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文脉绵延、文华尽汇的中国智慧,既集大成地展示中华文化优秀成果,更鲜明地揭示一切文明历史都由人民创造、人民享有、人民传承。

故宫两大开年展,来啦!

1月25日,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龙(左)、西周时期的何尊(中)、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玉琮(右)同时亮相展览。中国日报记者 姜东 摄

故宫两大开年展,来啦!

1月25日,观众欣赏春秋时期的文物。中国日报记者 姜东 摄

故宫两大开年展,来啦!

文华殿北侧的文渊阁,也将作为此次展览最后一件“展品”,与文华殿展厅最后一件文物《四库全书》(印刷品)遥相呼应。文渊阁是清宫中最大的皇家藏书楼,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建成,第一部《四库全书》告成后收藏于此。文渊阁内一层大厅正中,悬挂着“汇流澄鉴”匾额。

故宫两大开年展,来啦!

由于本次展览源起于《国家宝藏》节目中举办特展的创意和努力,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作为展览的主办单位之一,给予了此次特展大力的支持和助力。除了主展览以外,文华殿西配殿同步展出由总台文艺节目中心推出的《国家宝藏·展演季》衍生联展,展品皆是用各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地方民俗为本次创演的国宝打造的12件“国宝身份证”。

故宫两大开年展,来啦!

在故宫文华殿举办“何以中国”展览,体现出中华文明的传承发展与蓬勃生机,据悉,全国文博系统将围绕这一主线,举办系列精品展览及相关活动,“何以中国”展览开幕,为系列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02

钟鸣盛世:紫禁城和承德避暑山庄藏钟表联展

故宫两大开年展,来啦!

25日下午,“钟鸣盛世:紫禁城和承德避暑山庄藏钟表联展”发布会在故宫博物院建福宫花园敬胜斋举行。该展览由故宫博物院和承德市文物局联合主办,将于1月26日至5月8日对外开放。展览位于故宫博物院乾清宫东庑展厅,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展览实行预约入场,每日限额1000人,额满为止。

故宫两大开年展,来啦!

本展览遴选故宫博物院和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具有代表性的钟表收藏,合璧展出,其中故宫博物院参展钟表40件,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参展钟表20件。这些钟表的制作年代从18世纪延续至20世纪初,不仅涵盖了英国、法国、瑞士等西方国家的名家之作,更包括清宫做钟处、广州、苏州等地的国产精品。展览还特别将两馆所藏10对钟表同台展出,使观众不仅得以领略不同时期、不同文化、不同地域钟表的多姿多彩,亦可充分了解清代宫廷钟表收藏陈设的状况,感知清代宫廷时间观念发展变化的轨迹。

故宫两大开年展,来啦!

此次参展的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钟表均为该馆收藏最为重要的部分,20世纪三四十年代随文物南迁,1956年由南京运回承德后第一次以整体面貌走出避暑山庄。展览举办地点乾清宫东庑,历史上曾经是清宫自鸣钟处。值此2022年新春佳节来临之际,紫禁城和避暑山庄钟表萃集于此,清脆的钟声穿越时空相遇,奏出钟鸣盛世的华丽篇章。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