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云乃天地之大文章,为山川被锦绣,疾若奔马,撞石有声,云之气势如是。大凡古人画云,秘法有二:
一以山水之千岩万壑相凑太忙处,乃以云闲之。苍翠插天,倏而白练横拖,层层锁断,上岭云开,髻青再露,如文家所谓忙里偷闲,反使阅者目迷五色。
一以山水之一丘一壑,着意太闲处,乃以云忙之。水尽山穷,层次斯起,陡如大海,幻作层峦,如文家所谓引诗请客,以增文势。
余画山水诸法,而殿之以云者,亦以古人谓云乃山川之总,亦以见虚无浩渺中,藏有无限山皴水法。故山曰“云山”,水曰“云水”。

译文:
云是天地的大文章,是山川上覆盖的锦绣,疾速运动就像奔腾的骏马,撞击石头好似可以发出声音,云的气势恢弘如此。大凡古人画云,有两个秘法:
一是在山水画中千岩万壑分布得紧凑繁密的地方,画上云以显出悠闲姿态。苍翠的山峰直插天空,忽然如练白云横向飘荡,层层将山峰锁断,上面的山岭云雾散开,犹如青色发髻的山峰再次显露出来,这就像文人所说的忙里偷闲,反而让观看的人目迷五色应接不暇。
一是山水画中单纯的一丘一壑,意境过于悠闲的地方,就画上云以填充忙意。水尽山穷,层层叠叠的云气升腾,陡峭如大海之浪,变幻如层峦叠嶂,就像文人所说的引用诗歌请客,以增强文章气势。
我列举画山水的诸多方法,却把画云的方法放到最后,是因为古人说云是山川的总要,也就是在虚无浩渺之中,藏有无限山的皴法水的画法。所以山称作“云山”,水称作“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