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巴黎审判" - 新旧葡萄酒世界的分水岭

巴黎选拔赛,许多葡萄酒爱好者并不陌生,今天,5月24日,正在庆祝巴黎选拔赛的周年纪念日,以纪念1976年5月24日,巴黎的盲点,美国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成功地击败了法国葡萄酒。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盲品不需要蒙上眼睛。盲目是通过观察颜色,气味和品尝来猜测葡萄品种,地区,甚至特定的酿酒厂和葡萄采摘年份,而不提供有关葡萄酒的任何信息。就是让品酒师通过酒的风味收集线索,然后通过相应的知识储备、逻辑推理,展现品酒师对一个区域的了解的彻底性。

这种方法的好处是,你可以抛开对葡萄酒品牌的偏见,通过第一感官来判断葡萄酒的质量。盲品的意义在于更好地看待葡萄酒本身的品质和风格。

"巴黎审判" - 新旧葡萄酒世界的分水岭

1976年巴黎盲人大赛现场

载入史册的巴黎盲人协会

1976年5月24日,英国葡萄酒评论家史蒂文·斯珀里尔(Steven Spurrier)邀请了11位法国葡萄酒界最大的咖喱在巴黎洲际酒店进行盲品。

盲人将分为两组,一组红葡萄酒和一组白葡萄酒,红葡萄酒由赤霞珠制成,白葡萄酒是霞多丽。每个集团有10家葡萄酒厂(美国6家,法国4家)。其中,法国葡萄酒厂名气遐迢,而美国酒庄是当时鲜为人知的酒庄。

万万没想到,红白两组葡萄酒,最终的赢家分别来自纳帕谷鹿跃酒庄和蒙特雷纳酒庄,这一结果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可以说打破了法国葡萄酒的神话地位,美国葡萄酒也正式登上了世界舞台。在那之后,葡萄酒的世界地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以美国为首的新葡萄酒世界,以及旧世界的葡萄酒商会的复苏。

在巴黎试验之前,当涉及到葡萄酒时,人们倾向于关注该地区,通过波尔多或勃艮第等地区的名称来判断葡萄酒的风格。新世界通常强调葡萄酒中使用的葡萄品种。从新旧世界的葡萄酒标签风格也可以看出两者的重点,旧世界突出了生产区域,新世界通常会标明具体的葡萄品种。

"巴黎审判" - 新旧葡萄酒世界的分水岭

巴黎盲酒

基于巴黎审判的"葡萄酒场景"

后来,一部名为《瓶震》(英语:Bottle Shock,中文通常被翻译成葡萄酒)的电影在巴黎盲人俱乐部的原型上拍摄。这部电影以一个真正的蒙特勒酒庄为背景,讲述了从葡萄酒选择到失明的整个故事,人物和酒庄以真名出现。

在葡萄酒世界里,当然没有国王,没有永远的赢家。岁月可以改变一瓶葡萄酒,但善良的老人将永远留在品尝者的心中。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