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李知宴:有专家为了挣钱,故意把假的说成真的,或者把真的说成假的

目前中国收藏市场乱象丛生,有人说,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文物鉴定业的不作为,或水平低下。对这个问题李知宴怎么看?

李知宴:现在民间有些人出于利益关系,对老专家们进行恶毒攻击,甚至是无中生有、捏造事实。凡是专家说真的,他们就说是假的,凡是专家说是假的,他们就说是真的。比方说那件在英国拍卖的“鬼谷子下山”元青花大罐,明明人家来路明确、传承有序,他看也没看到,硬要说是假的,而且还连发几十篇文章。

李知宴:的确,现在鉴定业是有大问题,鉴定水平良莠不齐。有的专家为了挣钱,故意把假的说成真的,或者把真的说成假的。不顾一切,有钱就开证书,两个字:真的!还有的开假证书。应当整顿鉴定队伍,搞鉴定一定要有自己的文化修养,要经过实践锤炼、积累。当然鉴定家不是神仙,也会出错,但不能是故意欺骗,贪图一点蝇头小利,就出卖良心去害人。这种人应当受到谴责、整治!

专家鉴定不纯粹是“眼学”,也是科学。我们也是要从方方面面去加以证实、判断,其中包括了历史知识、工艺知识、美学知识等等,也是一门综合鉴定。有些人本来既无学历又无资历,挂靠一个部门后,就打着“XX鉴定委员会”或“XX大学”的牌子,自封为“研究员”、“教授”,打着那个旗号,到处行骗。像这样的事情很难办,整顿不易。

李知宴:不管你有多大本事、多少经验,也要细细看,我从来都主张仔细观察、慢下结论,在文物鉴定这个工作上不能逞能,很多地方都对,只要有一个地方不像,就要格外小心。”他认为,从事文物鉴定这行,人品最重要,对物不对人,要用心查资料、找证据,马虎不得,如果看错了就要及时修正,在科学面前讲究实事求是,不能光要面子。

李知宴:民间收藏往往不被重视,藏品匆匆被“毙”掉的现象比比皆是。某些专家的不负责任,极大地伤害了民间收藏爱好者的感情和民间收藏活动的热情,这种局面的形成自然与大陆尚未建立切实可行的文物鉴定资格管理制度不无关系——谁具备文物鉴定的资格,谁又能够对文物鉴定活动、人员进行监督,而这也导致文物收藏市场中造假贩假的现状愈演愈烈。

李知宴:有专家为了挣钱,故意把假的说成真的,或者把真的说成假的

清乾隆 仿哥釉弦纹梅瓶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