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天南地北,终将回潮:潮州美术馆展15段潮汕影像

“赶在新年期间展出,《回潮》首先是献给从天南地北回到故土的游子,展览中呈现的多数作品亦是出自这些人的手笔。而我们把世界各地潮人创作者所创作的潮汕故事收集起来,呈现给家乡父老看,本身就是一个‘回’的动作。希望在这个大团圆的时候,能让更多人、更多返乡的潮汕人看到这些故事。”

——策展团队观潮时间艺术机构负责人陈柏麒

1月23日,潮州美术馆二楼3号展厅开启“回潮——观潮视野中的潮汕影像”展览,呈现15段共501分钟关于潮汕的影像,展览将持续至2月10日。

天南地北,终将回潮:潮州美术馆展15段潮汕影像

1月23日,潮州美术馆二楼3号展厅开启“回潮——观潮视野中的潮汕影像”展览。

展览以“回”为关键字,由“迴·回家”“囬·回首”“囘·回应”三部分组成,呈现游子与故乡的关系。回家、回首和回应,内在地递进并缠绕着,正如展览所鼓励的观看顺序一般,以回家为起点,以回首为中介,以回应作成长。

展览前言中写道,“迴”是乘搭着各种交通工具的回家,在我们的观察中,“回家”是这世代创作者的母题之一,既是近乎本能的心之所向,也是种种问题的起点、交点或燃点。“迴”部分展出的剧情短片中,有远嫁异国的女子多年后回乡,有少年服刑犯阿邓在春节期间离监探亲,有过番后山海相隔的亲人以另一种方式团聚;也有面临毕业找工作的青年在归家与离家间惆怅迷惘。

天南地北,终将回潮:潮州美术馆展15段潮汕影像

展览以“回”为关键字,由“迴·回家”“囬·回首”“囘·回应”三部分组成,呈现游子与故乡的关系。

该如何看待“回家”这一在潮汕电影中频繁出现的主题?

本次展览中展出影像的创作者多为“80后”“90后”,许多作品诞生于他们创作生涯的早期。“每个人在二十出头的年纪都面临着成长过程中的阵痛,需要作出一些重要的选择。而对于许多潮汕人来说,首先考虑的真的是家庭。男性创作者会思考,家里人能不能接受他做这样的选择?他需不需要承担起家庭甚至是宗族的责任?而女性创作者体现的是另一面,即在这样一个传统上重男轻女的地方要怎样找到自己。”陈柏麒认为,在那样一个特定的阶段,家庭和自身成长是潮汕人普遍会思考的问题,家庭题材也就成了潮汕电影人第一部片子会选择的题材。

展览第三部分“囘”是由内而外的回应:往往是突如其来的认知觉醒,捕捉并冲破了受困于年岁、身体和周遭的自己。该部分中,剧情短片《胜岚的秘密花园》讲述少女吴胜岚遭遇月经初潮,经历“出花园”的成人仪式,《Haunting》则关于被耳鸣困扰的男主回到久违的乡下老家后发生的故事。

天南地北,终将回潮:潮州美术馆展15段潮汕影像

开展当天已有观众到场。肖燕菁 摄

开展当天已有观众到场。杜女士之前没有看过潮汕电影,她表示在潮州美术馆里看潮汕电影的感觉很特别。1998年生的汕头人小吴在广州读书,毕业后选择回潮汕工作,看完《番客》感觉很感动:“我家里一位叔公过番去泰国,和我爷爷常年分隔。去年叔公从泰国回来,但是我爷爷奶奶都不在了。”

如何理解“潮汕电影”这一概念?“只要影片讲的是一个能够在潮汕得到共鸣的故事,引用的是这里的风景,这里的历史,这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能够让今天的人从中获益,让今天的潮汕从中获益,我们就觉得它里面是有东西可以抽取出来,被称作潮汕电影。”陈柏麒回答。

天南地北,终将回潮:潮州美术馆展15段潮汕影像

本次展览的策展团队观潮时间艺术机构于2015年创立。

本次展览的策展团队观潮时间艺术机构自2015年创立,围绕“潮汕”的精神内核和意义外延,关注和满足潮汕影像工作者的创作、交流和传播需求,也在实践中反思和应对共时的历史危机和边缘文化困境。七年来以“观潮影展”为核心,逐步形成了以电影放映、主题展览、创作沙龙、在地考察和机构档案为生产媒介的内容架构。

【撰文】肖燕菁

【作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