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孔子家语】为什么在孔子去世以后鲁哀公礼仪、名分都失去了

微国学

演播:张正伊

终记解第四十

【原文】

哀公诔曰:昊天不吊,不慭遗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茕茕余在疚,于乎哀哉!尼父无自律。子贡曰:公其不没于鲁乎?夫子有言曰“礼失则昏,名失则愆,失志为昏,失所为愆,生不能用,死而诔之,非礼也。称一人非名,君两失之矣。”

【通解】

鲁哀公哀悼孔子的(诔文)说:“上天不怜悯我,不愿留下这一位老者,让他保障我一人居于君位,使我忧愁而痛苦。呜呼哀哉!尼父啊,失去您我就没有榜样来自律了。” 子贡说:“您不想在鲁国善终吗?孔夫子曾说过,‘礼仪丧失就会昏暗不清,名分丧失就会造成过错。’失去志向(心志)就是昏暗,失去身份(不按身份办事)就是过错。孔夫子活着时您不重用,死后才致哀悼,这不合礼仪;自称一人,这不符合鲁国国君的名分(一人是天子之稱,鲁国国君只是诸侯)。您把礼和名都丧失了。”

出处:《孔子家语通解》

作者:杨朝明 宋立林

作者简介/Profile/

杨朝明

当代著名学者、儒学家、史学家。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和《孔子研究》编委、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副主任。

宋立林

师从杨朝明教授学习儒学,曲阜师范大学历史(孔子)文化学院孔子与中国文化研究室主任,国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孔子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什么是家风

...........................

一个钢筋水泥的房子里驻进了人,有了温度称之为家,家里人都有向善、向上的心愿,互相提醒、彼此督促,就是家教;为了言之有效、辅助家教顺利推进而彼此约定,就是家规;将向善、向上的心愿总结成精炼的话,是家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中国人的大家训。把家里、家族里更多人的名字写在本子上,就是家谱。

在家庭里,为一个向善、向上的心愿,实现美好生活的向往,所进行的家教、提炼的家训、建立的家规、制定的家谱的过程统称为家风。

——张建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