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优势”三说

故事1

    朋友的朋友,极具预言天赋。留学国外多年,精通英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甚至对阿拉伯语和俄语也颇有造诣。做了若干年海外游子之后,看到祖国的日新月异,毅然决定回国发展。他自己认为,就凭着自己的语言上的优势,在国内出人头地易如反掌。结果回来以后,辗转洽谈了不下三十个单位。由于他一味强调自己的语言能力,聘用方不约而同地把他定位在“翻译”的位置上。最终,也就是今天,他在一家公司真的做了翻译,月工资赶不上刚毕业两年的大学生。郁闷不已。

    这个故事是说:如果你的优势没有与市场完美结合,这种优势就只有孤芳自赏的价值。

故事2

    也是朋友的朋友,北京人。受祖宗福荫,在北京的繁华地带有一块不小的门脸儿。十年前的时候,在北京有一个门脸房是一件教很多人羡慕不已得事情。照多数懒惰的北京人的做法,是把它出租出去,收租做“寓公”。但是这位朋友认为,这样的优势不应该就这么给了别人,于是乎就自己干了起来,从饭馆、服装店、咖啡厅到卡拉ok,七、八年下来居然仍然是两手空空。一气之下,这位老兄抛家舍业,带着仅剩的几千元奔了西安。不成想,居然在西安赶出了一份不小的事业。衣锦还乡,朋友们聚会,该老兄总结在北京的失败,说:“那个时候,老想着房子是自己的,不用掏房租费,就算亏也亏不到哪里去。这样的心态,怎么能赚钱呢?”

    这个故事是说:当你把优势作为一种依赖的时候,这个优势可能会转化成你的弱势。

故事3

    王性朋友,聪明绝顶。硕士毕业后开了一家公司。因其技术领先,产品对路,在加上王兄的辛苦操劳,不几年就把一个小公司搞得有声有色。略有规模之后,更是“生意兴隆、财源茂盛”,虽然说不上日进斗金,但那一段时间王兄的趾高气扬,意气风发确是令朋友们羡慕。资本市场于是闻风而动,海内外的投资商们纷至沓来、趋之若骛。王兄得意之际,把公司的价码提高再提高,终至一家都没有谈成。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