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寻亲少年刘学州的遗书里,写满了被“谋杀”的细节

今天一早,我就看到了“河北寻亲男孩刘学州轻生”的消息,也看到了他在微博里留下的长文,整个人都不好了。

寻亲少年刘学州的遗书里,写满了被“谋杀”的细节

15岁,本应该是没有什么烦恼的年纪,最大的忧虑也只不过就是应付作业和考试,他的心里却塞了太多其他的了。

刘学州看起来要比同龄人成熟很多很多。中国有句话说“没妈的孩子早当家”,但我们从没想到过也不敢相信,有些人有妈,但比没妈更可怜。

寻亲少年刘学州的遗书里,写满了被“谋杀”的细节

一个15岁的男孩,不应该经常慨叹世态炎凉,不应该把世俗的丑恶全都品尝过一遍了。但刘学州短暂的人生里真的经历了这些。

就在几天前,他还是一个看起来开朗、阳光、充满正能量的男孩子。笑容灿烂,既有点稚嫩还有点成熟,是一副十分可爱的学生样子。

寻亲少年刘学州的遗书里,写满了被“谋杀”的细节
寻亲少年刘学州的遗书里,写满了被“谋杀”的细节

就在几天前,他还在做防疫志愿者,还得了“最美志愿者”荣誉证书。

寻亲少年刘学州的遗书里,写满了被“谋杀”的细节

而今天,这个少年以“生来即轻,还时亦净”为标题,发了一篇长文,选择了在自己最喜欢的大海边结束生命。

“阳光照在海面,我也归于大海。从这里结束自己的一生,也带走了这个世界上最美的风景。”

我想,这一定不是一个冲动、鲁莽的决定。

这个看起来热爱生活、尊重生命的少年,也在长文里解释了为什么宁愿选择一死也不想再在人间卑微地活下去的原因。

寻亲少年刘学州的遗书里,写满了被“谋杀”的细节

这篇长文里,写满了他短暂一生里的各种遭遇,让人看得真的咬牙切齿啊。

这么小一个孩子,给自己贴的标签是:

学生、一个努力发光的人、坚强男孩、出生被父母卖掉做彩礼、四岁养父母双亡、二年级开始寄宿制学校、校园欺凌受害者、被男老师猥亵、寻亲男孩、被二次遗弃、被颠倒黑白网暴、假笑男孩......

就是这些标签,一步步逼着他走向了轻生的绝路,哪怕过程中他一直强迫自己要变得阳光、坚强,但毕竟他还是个孩子,哪有那么多坚强的力量呢,连个支撑的后盾都没有。

所以这每一个标签,都是谋杀了少年刘学州的凶手。

现在刘学州已经去世了,一个人失去生命已经很可怕和惋惜,但如果一个生命就这么消失了还不能引发思考和起到警示教育作用,那就更可怕更惋惜了。

有一些问题我很希望和呼吁大家去思考和追问:

1. 父母遗弃孩子,并以彩礼为交换把孩子送人,这是不是属于买卖人口行为,有没有犯“拐卖妇女儿童罪”,是不是应该与人贩子同罪同罚?

别的不说,就这件事中,刘学州的亲生父母是不是需要被追诉刑责呢,哪怕已经过了追诉期,难道就这么没事了,让他们过着“不被打扰的生活”,该干嘛干嘛?

刘学州如果不去找自己亲生父母,就把自己当成一个单纯、平静、阳光、积极的孤儿去生活,他也不会这么早就去世。但他偏偏对血缘和亲情抱有一丝幻想,才经历了二次伤害,才有了后面的种种痛苦不堪。

亲妈甚至把他微信拉黑,电话中恶狠狠地辱骂,在网上黑白颠倒诋毁这个孩子。

这对父母,应该算得上是“谋杀”刘学州的“第一凶手”。这类凶手,怎么管,怎么惩罚,难道就什么都不做了吗?

2. 对于刘学州在中学里“遭遇男老师猥亵”这件事,是不是就这么不了了之?

这个男老师的行为,对一个从小备受欺凌、无依无靠的少年来说,可能是非常致命的心理摧残。

刘学州描述过“我那一段时间几乎每天是崩溃的,什么也不敢说,还早到了他的威胁,感觉自己有抑郁倾向。”如果这种人抓不出来,以后猥亵未成年人的人渣会觉得小孩子都不会说,也不敢说,没人追究就没事。

虽然当时人已经不在,但起码做个调查,震慑一下也是要的,万一有其他受害者站出来了呢?万一还有下一个刘学州呢?

3. 校园霸凌,屡次用生命换来的教训,到底怎么管。

我们现在很多地方都低估了未成年人的校园欺凌的危害性。刘学州这样没有父母的孩子,形同孤儿,社会上没有专门一个起到“监护人”职责的部门来负责和保护这些孩子的身心健康吗?

幸好刘学州是一个心地善良、阳光的孩子;万一有些孩子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产生报复心态和扭曲心理,长大后也容易成为社会的威胁。这一部分小孩的成长,应该特别关心啊!

校园欺凌,老师不要睁只眼闭只眼,这应该被法制化,有法可依,未成年人进行校园欺凌,抓到严惩,且家长应该负连带责任。否则这种校园恶行很难治好。

4. 网暴的那群人,怎么处理。

网络暴力以及各种乱七八糟所谓“小道消息”搞“反转”,都不用经过大脑思考和实际调研地就一顿扣帽子、羞辱、嘲讽、造谣。他们的每一句“心机婊”、“快去死”、“恶心”......都让这个15岁的男孩见识到了人性的扭曲和道德的沦丧,他会觉得活着还有意思吗?

寻亲少年刘学州的遗书里,写满了被“谋杀”的细节
寻亲少年刘学州的遗书里,写满了被“谋杀”的细节

这些网暴的人,习惯了张口就来,不管事实真相也不用逻辑思考,只凭个人喜怒任意发泄,他们难道不是逼死刘学州的“凶手”之一吗?

事实是,这群擅长网暴的人,不仅仅是网暴刘学州一人,他们应该是一群社会底流,生活loser,在网上见一个暴一个,这群人到了网上就是“谋杀”很多脆弱者和迷失者的“间接凶手”,他们难道无罪吗?

以上,但凡有一个环节中刘学州感受到了温暖和爱,他也不会给自己的“轻生”念头层层加码。

这些,都是刘学州用15岁的年轻生命给我们留下的“被谋杀”的证据。只有所有人把每一件关乎生命质量的事都当回事来认真对待处理了,才不会有下一个刘学州。

寻亲少年刘学州的遗书里,写满了被“谋杀”的细节

十三姐

魔都高影响力KOL

独立运营IP「格十三」

旗下公众号「格十三」「十三姐夫」

著有《了不起的中年妇女》《了不起的中国妈妈》

微博@格十三

视频号「格十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