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2017“硅谷技划”日记之五:从组织者眼光看Google IO大会

作为业界最引人注目的技术大会之一,Google IO大会已经进行了十届。特别是自2016年开始,Google IO大会从旧金山Moscone中心移师到山景城的海岸线圆形剧场举办。新的举办地不仅仅距离谷歌总部只有咫尺之遥,更关键的是从室内移到了室外,面积增大数倍,可容纳的人数和其他展示和交流空间也更多。从地图上看,不计算停车场,仅圆形剧场周围的园区应该能达到500米*800以上的范围,可谓大手笔(参见下图,绿色框内均是会场,其中右侧是停车区。图片来自谷歌地图)。

2017“硅谷技划”日记之五:从组织者眼光看Google IO大会

这种全球顶尖级别的会议,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在参会间隙,老杨也从活动组织的角度观察了一下大会。以下是老杨的总结和感受。

一、场地总体安排:会场布置的小心思

本次大会参会人数,Google的官方数字是7000人,但估计这是总人次,事实上任何时候在现场的估计在5000人左右(6600人的主会场实际还是有少量空座的)。

这么多人在现场,但除了主会场排队时感觉到人非常多,其他时间感觉密度并不大。这一方面是因为现场场地太大了;另一方面也是大会的现场安排相当合理,有效地分流了人群。Google IO大会的整体分区是三个大区域,即签到区、圆形剧场(Keynote)区和会场&展示交流区。如下示意图。

2017“硅谷技划”日记之五:从组织者眼光看Google IO大会

【本图为大会现场竖立在圆形剧场旁边的指示牌。而大会官方App上的图片和这个南北颠倒,也算是一个小瑕疵吧。】

上图中右下角白色双尖篷房形状的区域就是Keynote所在的大圆形剧场。从圆形剧场向上(大致方向西南),就是大会的主要活动区,均是在室外场地搭建的篷房或者露天布置,包括7个主会场、10个展示交流功能区以及十余个吃喝玩乐交流等服务功能设施。图中左下角的停车区(事实上这张图的外侧、就是上图的右侧有一片更大规模的停车区)周围就是签到区,签到区和圆形剧场、主活动区中间有铁门间隔,大致就是图中两条蓝色线的位置。

从具体场地安排看,Google IO大会在现场场地和人员和安排上是有一些考虑的:

1,一次性签到,减少因签到引起的排队。大会是在铁门处进行安检和统一验票,安检很松,基本不排队。验票之后,圆形剧场和大活动区之间是开放的,若不外出就不再验票,自由出入各功能区;当然会场要验票(刷卡),下面说。

2,会场一般是要验票的,因为一般要预约;而且大会虽然每个会议区有主题,但每个演讲结束后,所有观众都要离场,重新排队,因此会议篷房是最容易引起人员拥挤的,每个会场前面都有相当一大块面积事先布好了伸缩隔离带,而且出口和入口分离。往往一场演讲还没开始前十几分钟,就有人排起了长队;前一场演讲结束,观众迅速离场(一般2分钟就走完了),然后台上准备下一场,入口就放人了。志愿者拿着扫描器靠近胸牌即完成扫描,不是二维码的,应该是RFID,所以速度相当快,基本线速。

考虑到会场的拥堵因素,现场在场地布置上明显有规划,7个大会场被间隔分布在相对较远的位置上,这样拥堵情况就不相互串扰。

3,现场设备和技术展示交流共有十几个篷房,基本上均匀散布在现场各个地方,同时间隔以吃、喝、玩等服务设施,所以像逛公园一样,基本不觉得累。而且逐个看下来,老杨发现了Google的小心机,那就是越专业和越“硬”的东西在前面,更“好玩”的东西在远端,例如CodeLabs就在主会场旁边,OfficeHours也在门口,而口碑极好的VR/AR展示区(DayDream和Tango)在最最里面(上图F区),你爱去不去!——就这样,还是门口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因为的确太好看了。

二、主会场:技术狂欢的大场面

Google IO技术大会的主会场是老杨见过规模最大的一个。这个所谓圆形剧场是露天的,扇形的固定观众席有6600个,后面还则是可容纳1.6万人的草坪坐席。

5月17日大会开幕,数千人要拥入这个大场地,对主办方来说是个不小的压力。Google采用的方法是划分了近10个区域,然后将每个人事先分配到不同区域中。同时,前一天×××时候,老杨就收到提示,建议提前一小时到会场(主会场10点开始)。

老杨在8:35左右到达现场时,现场已经人头攒动;由于时间还早,人员并不过于聚集,所以入口及安检都比较顺畅,没有太多等候;此时,很多人在用早餐或者在草坪上休息,不过圆形剧场两个近百米的排队甬道也都已经排满了人。9点,主会场开始进场。由于人员众多且座位安排比较复杂,会场工作人员(包括安保人员和志愿者)相当多,基本上每隔几步就有工作人员查看观众的胸牌并指示方向,所以基本上入口区和主要通道没有什么人员滞留,整体入场秩序良好。9点半左右,现场已经基本满场,包括后面的草坪上都坐了不少人。

大会主会场的舞台布置其实并不复杂,主要是屏幕控制,搭建其实反而不多。舞台背景用桁架搭成简单的棋盘格,然后主要部分平铺一个是巨型液晶屏幕,舞台两侧也同样是两个竖型的巨型屏幕;从舞台到观众席两侧,基本上每隔十几米就有一个屏幕,但功能不同,有的是字幕,有的是舞台直播,有的是PPT显示,间隔分布,确保所有观众能看到比较清晰的画面。

2017“硅谷技划”日记之五:从组织者眼光看Google IO大会
【图:从观众区看主会场,演讲人Google CEO Sundar Pichai正好被观众的手机挡上。^_^】
2017“硅谷技划”日记之五:从组织者眼光看Google IO大会

【图:开场前15分钟左右,观众区在自娱自乐。这个角度在观众席的前右中部,照片左上角的灰色区域是舞台区正中间的VIP和记者包厢。】

由于进场时间比较早,所以大部分观众需要在座位等候超过40分钟。Google并没有人在舞台上安排和主持,而是通过主舞台两侧的两个大屏幕和现场音响播放候场音乐调节气氛,音乐一般来说比较摇滚,国外的技术用户也显然比国内放松很多,全球的GDG(Google开发者社群)也在这个时间相互串联,所以喜欢气氛整体比较High,观众区时不时传出欢呼声。

提前20分钟左右,现场屏幕开始玩一种Bubble的实时互动游戏,用户登录一个小网站,可以在手机上快速生成气泡,每个气泡会标注是来自哪个地区的,然后你会看到来自全球各地的气泡在聚集。然后现场观众随机分成四个组,快速将所有泡泡收集起来,屏幕上实时显示每个组的成绩,最后显示哪组获胜。游戏很简单,但你能感受到一种网络和实时的乐趣,很极客,现场观众也很投入,欢声笑语和呼唤声此起彼伏。

如是,等候时间其实并不枯燥,直到10点整,Pichai先生缓步入场……

主会场演讲不再多说,类似文章已经很多。不过值得一说的是现场的实时字幕,这个应该是在去年就用了的,基本实时将Pichai的演讲文字实录展示,当然是英文的,和速记类似。这对我们这种阅读要略好于听力的,算是个福利。这个系统应该不是纯机器的,很可能是机器+人工审核的结果,因为有明显修改的动作。

主论坛的主要活动当然是5月17日上午的主论坛和下午的开发主论坛(这个应该是2017年首创)。不过这个区域并未就此荒废,而是一直都有活动,不过明显是当成分论坛在用,但现场的布置没有变化。

2017“硅谷技划”日记之五:从组织者眼光看Google IO大会

【图:5月19日上午在主论坛举行的一个主题为人工智能的圆桌访谈,大屏幕中间那位应该就是李飞飞女士。拍照所处位置就是VIP和记者包厢。】

三、现场功能区布置:个性十足和别有洞天的篷房

如前所述,现场的分会场、展商展示区域等等主要功能区,除了少数是利用现有建筑外,大部分都是用篷房的形式在一片空地上搭建的。值得说的是不同功能的区域篷房的样式不同,例如会议都是方形的、Sandbox都是圆形的等等,外观还是比较考究的,总体搭配相当协调。

在上图之前,先介绍一下Google IO大会的主要会议主题和主要会议形式及功能区吧。

Google IO大会是适合多层次、多主题、多种活动方式的综合性大会,所以活动内容和议程多达近百个,已经很难用一个平面表格来介绍——事实上,Google专门为此出了一个App,帮助参会人员了解会议并进行提前筛选、安排会议。简单总结,大会内容可以从这么两个维度进行分类:

1,从活动形式上说,活动的主要内容形式有Session(会议论坛)、Sandbox(沙盒,Google及合作伙伴最新API和工具展示交流)、CodeLabs(代码实验室,现场进行编程)、OfficeHours(和技术专家小规模面对面交流)等,此外还有两天的AfterHours(晚上的Party)和其他交流活动等。

2,从技术内容主题上,有多达15种,包括Android、Ads、Assistant、Cloud、Design、IoT、Machine Learning&AI、Search、VR等。各个主题活动也分不同的难度和类型。

上述内容整合之后,现场活动当然就很多了。

当然,除了这些主要活动区,现场肯定还有一些其他功能区设置。闲话少说,上图!

1,Session(会议和论坛)部分

2017“硅谷技划”日记之五:从组织者眼光看Google IO大会
【图:这是会场外景】
2017“硅谷技划”日记之五:从组织者眼光看Google IO大会
【图:每个会场的每个演讲都要清空并重新排队,这是正在候场的会场外景。】
2017“硅谷技划”日记之五:从组织者眼光看Google IO大会

【图:会场内景。】

2,Sandbox(最新技术展示交流区)

2017“硅谷技划”日记之五:从组织者眼光看Google IO大会
【图:这是相当火爆的Daydream+Tango(VR/AR)最新技术和产品展示体验交流区外景,门口永远在排队……每个篷房是一个主题的Sandbox,总共有8个。】
2017“硅谷技划”日记之五:从组织者眼光看Google IO大会
【图:这是Andriod In-Car的Sandbox内景,观众是可以进入车内体验的。你认识前右一这个帅哥吗?】
2017“硅谷技划”日记之五:从组织者眼光看Google IO大会

【图:另一个Sandbox,这个主题是Andriod Wear,就是智能手表平台。用户可以自己在展台的电脑上个性化设置表盘样式,保存后会展示在前面的四个面板上。老杨也自己体验了一把,感觉不错。】

3,CodeLabs(现场编程交流区)

2017“硅谷技划”日记之五:从组织者眼光看Google IO大会
【图:CodeLabs区域外景,这个地方原本应该是一个类似咖啡厅的半开放空间】
2017“硅谷技划”日记之五:从组织者眼光看Google IO大会
【图:CodeLabs内景】
2017“硅谷技划”日记之五:从组织者眼光看Google IO大会

【图:CodeLabs内一角,参会用户正在进行现场编程。】

4,OfficeHours(讲师面对面交流区)

2017“硅谷技划”日记之五:从组织者眼光看Google IO大会
【图:OfficeHours的外景,相当花哨。】
2017“硅谷技划”日记之五:从组织者眼光看Google IO大会

【图:OfficeHours内景的场景。老杨的英文和技术都不灵,就没好意思上去和讲师们交流,有点遗憾……】

5,其他功能区

2017“硅谷技划”日记之五:从组织者眼光看Google IO大会
【图:现场医疗区就在主会场的旁边。不过旁边挨着厕所,这个……】
2017“硅谷技划”日记之五:从组织者眼光看Google IO大会

【图:现场信息服务台,路过几次,都很冷清……】

四、IO大会上的吃喝玩乐:这真的是个技术会议?

习惯了国内的技术大会之后,走在Google IO大会的园区内,每每钻出一个篷房,你也许都要停顿一下,才能确认:没错!这就是Google IO技术大会。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除了上面那些“规范内容”外,Google IO大会还有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简单说那就是“吃喝玩乐”四大项!

1,吃

民以食为天。老杨自己也办过很多大会,当然知道餐饮是很重要的环节;对于Google IO大会需要同时供应6000人三餐的规模,想想都令人头疼。Google怎么玩的呢?

Google选择的方式就是快餐,但还是比较用心的。首先午餐的种类,至少分了四种,用不同的颜色纸带进行封装,并在发放区旁边标注好。老杨随意领了一份,内容比较丰盛,大致就是一个汉堡+一块饼干+薯条(老杨没拍照,具体可能有偏差),总之量肯定够吃;但口味嘛,在美国来说算是还可以了,但中国人估计最多给及格分。

在发放方面,园区内有至少两个大型的发放区,场地够大!由于领餐不查看任何证件,观众拿了就走,所以人虽然很多,但基本不需要排太长的队。

领取餐盒之后,观众可以到场地中任意位置就餐,显然座椅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席地而坐者众。但这种方便食品基本上很好收拾,大家都自觉地收拾好东西扔到垃圾桶,因此园区内一点也不乱。

2017“硅谷技划”日记之五:从组织者眼光看Google IO大会
【图:这是上午11:30左右,刚刚开始发放午餐的场景,真正高峰期比这个时候人多了很多,但基本上不到肢体接触的程度。注意餐盒上的不同颜色标记。】
2017“硅谷技划”日记之五:从组织者眼光看Google IO大会

【图:对比一下早晨10点左右的餐饮区,体验一下餐饮区有多大。】

你以为这就够了吗?没有!大会现场还有好几个零食发放区,每人可以领一包,但也不检查凭证。总之你想吃,那就吃吧!

2017“硅谷技划”日记之五:从组织者眼光看Google IO大会

【图:现场零食发放台,但一般只提供两三种零食。】

2,喝

刚才提到的吃的东西都是“干货”,那么喝什么呢?放心,Google从技术到饮料都不会让观众饥渴,基本上走两分钟就可以达到想喝就喝的程度——在整个园区内,大致分布了至少10辆饮水车,就是这个样子:

2017“硅谷技划”日记之五:从组织者眼光看Google IO大会

【图:现场的饮水车。】

美国的基本所有自来水都是可以直饮的,因此很多水龙头口就是冲上的,便于人们直接喝,这样省去了杯子。但如果你想热的,那么也没问题,咖啡和热水也是敞开供应的!

2017“硅谷技划”日记之五:从组织者眼光看Google IO大会

【图:在每个水车的旁边, 都有一个水台和垃圾桶】

另外,在午餐的时候,听装可乐是随便拿的!过瘾吧?

3,玩

美国工程师显然是深谙学与玩的辩证哲学,这一点我在走访硅谷多家公司的时候就能感受到,因此在Google大会当我看到现场放了桌上足球,我觉得很正常;当我看到有游戏机,我会认为是技术应用展示;但当我看到了下面这个玩意,我发现自己和美国同行的脑洞相比,自己实在太正经了——你没看错,就是跷跷板!

当然,其他的玩意也有不少,大家看图吧。

2017“硅谷技划”日记之五:从组织者眼光看Google IO大会
【图:大会现场的跷跷板。】
2017“硅谷技划”日记之五:从组织者眼光看Google IO大会
【图:大会现场的两台游戏机。】
2017“硅谷技划”日记之五:从组织者眼光看Google IO大会

【图:现场的扔沙包游戏。】

还有一种玩,应该叫休息。其实从上面的图片边角大家也能看到,现场分布着很多很多的桌子、躺椅还有太阳伞,你可以晒太阳,也可以在阴凉下休息——这就当度假吧。

4,乐

我们耍个文字游戏吧,把这里的“乐”当成音乐来看待。那么Google IO大会是真的有这个正式环节的,叫做AfterHours大Party。这个正式议程有两个时间段,分别是17日和18日的晚上19:30以后。但很可惜两天的活动老杨都有其他安排没有参加。但无论是往届的同事介绍,还是同行的朋友介绍,都说那是非常热闹的。基本形式就是聚餐+音乐。老杨暂时没图,大家先想象,稍后老杨找图过来!

五、其他环节和布置:一场走心的盛会

一个大会的细节,往往最能体现大会的举办水平。这次大会,还有很多细节颇让老杨记忆深刻,有好有坏,且记之。

1,购票

如果说Google IO大会还有那个环节最让老杨吐槽,那非购票莫属!

Google IO大会是定向邀请制,就是说不是你想来就能来的,必须有官方邀请码(当然钱还得照花)。而且这个邀请码如果你过期没用,会返回到大池子里等待其他人申请。这次51CTO硅谷“技”划走访团10位团员共同参会,这多亏Google中国公司的朋友帮忙才申请到的——要知道,整个中国区才有96张票。

Google IO大会的购票环节是全部在网上完成,但流程相当繁琐,需要填写的东西不少,系统着实不够人性化。而且期间老杨还遭遇过了乌龙——我至今也没搞明白误点了那个按钮,竟然将已经购买的票给退了,后来又找Google公司的,一通折腾总算搞定了。但那个购票系统,着实不能体现Google的水平。

2,签到

Google大会签到采用二维码和身份验证两种任选一种即可,签到之后打印机会现场打印带有照片和名字的参会证,且这个参会证有无线芯片,所以花的时间长了一点。幸亏大会提前一天签到,所以还不用太排队。签到的服务人员应该都是志愿者,业务不算太熟练。

签到时随同参会证还有个小袋子,袋子里是一个墨镜、一小瓶防晒霜、和一个水杯,这应该就是暗示:大会是露天的,做好吃苦的准备吧!

3,明信片投递

Google大会现场提供了一个有意思的环节,就是发明信片。明信片的入口还贴了一行英文:“I'd rather be coding”,哈哈,总体感觉很不错。

2017“硅谷技划”日记之五:从组织者眼光看Google IO大会
参考文章:

  • 51CTO“硅谷技划”日记之一:飞向旧金山的技术集结号
  • 2017“硅谷技划”日记之二:净利润30%、企业级市场占有率99.9%的大牛公司是如何缔造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