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古代防盗最成功的古墓,墓中宝物一件未丢,却多了80具盗墓者遗骸

老话说:“入土为安”,土葬起源于原始社会,慢慢开始讲究厚葬,商代时期为厚葬高峰期,殉葬品十分奢侈,西周时期凡是讲“礼”,对墓葬的大小、棺椁的层数和随葬品的种类等,都按礼制作了规定,《周礼》还规定:“众生必死,死必归土。”厚葬也是孝顺的一种表现。

古代防盗最成功的古墓,墓中宝物一件未丢,却多了80具盗墓者遗骸

而盗墓的历史也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后来春秋时期“礼坏乐崩”,盗墓这种行为就越发猖獗,迄今为止大陆发掘的最大的古墓是先秦时期的秦公1号大墓,据石磬上的文字推断,此墓属于秦景公。

考古人员在发掘这座古墓时,发现了盗洞247个,其中有数十个盗洞直接打入椁室。

古代防盗最成功的古墓,墓中宝物一件未丢,却多了80具盗墓者遗骸

尽管盗墓屡有发生,但古人依然讲究厚葬,不过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墓主人生前或是死者的家属为了防止盗墓贼进入墓室偷盗,在设计墓室时也布下了许多机关,使得盗墓贼有去无回。

考古人员在湖北襄阳就发现了古代防盗最成功的古墓,墓中宝物一件未丢,却多了80具盗墓者遗骸。

古代防盗最成功的古墓,墓中宝物一件未丢,却多了80具盗墓者遗骸

20世纪90年代末,位于湖北襄阳地区,工人们在进行建筑施工时,无意挖出了一块青石板,青石板上刻了许多古文字,于是上报给了当地的文物保护部门,考古人员并很快赶到了现场,开始抢救性发掘。

初步发掘和勘探后,考古人员了解到这是属于五代时期的古墓,规模庞大,结构复杂,在这座古墓中,考古人员发现了200多个盗洞,属于各个朝代的盗洞都有,考古人员非常不乐意在古墓中看到如此情况,猜想这座古墓是不是已经被“掏空”了。

古代防盗最成功的古墓,墓中宝物一件未丢,却多了80具盗墓者遗骸

但考古工作者还没挖到主墓墓室时,竟还挖出了数十具尸体,考古人员了解到这些人并非是“陪葬”,他们应该是盗墓贼,为什么他们会死在这,是因为互相抢夺财物才丧生于此吗?后来考古人员挖出大量沙子才明白了过来。

古代防盗最成功的古墓,墓中宝物一件未丢,却多了80具盗墓者遗骸

原来这是一个流沙墓,墓道和墓室的周围都填塞了大量的细沙,通过精妙的设计,盗墓贼进入了墓中后极大可能会触动细沙的“机关”,最终被细沙掩埋,在绝望中死亡,即使盗墓贼没有不幸触碰到细沙,但打盗洞时总会与墓中的细沙打交道,需要掏空细沙,才会成功拿走宝贵的厚葬品。

古代防盗最成功的古墓,墓中宝物一件未丢,却多了80具盗墓者遗骸

不过流沙墓中,填塞的细沙通常是几十吨,这也让盗墓贼知难而退,最终放弃偷盗此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