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知否》:真的是女人当政,政必凋吗?

《知否》里的太后大家都很熟悉,是个很有欲望和野心的女人,自从新皇登基以来,皇帝和太后三番五次的闹矛盾,太后想要专权,甚至将玉玺扣在自己那里。

作为大臣的韩章看不下去,劝太后功成身退,顿时惹恼了太后。可是在顾廷烨下三滥的小把戏之后,玉玺被骗到手。

《知否》:真的是女人当政,政必凋吗?

过了不久,官家想为自己的生父母追封,而太后认为不妥。两人再起争执。

在朝堂上,对于皇帝抛出的问题,官员们为新帝究竟应该叫谁为皇考的问题而争论不休,大家都知道皇帝的意思,可是如果答应了皇帝的请求,那么便会使得太后发怒。

太后作为先帝的妻子,极力主张新帝叫先帝为皇考的。但是,皇帝想到自己的亲身父亲,血缘亲情,不能为了如今的地位,而抛弃礼教,心中实在纠结。这个皇帝怎么看起来当得那么懦弱呢?

《知否》:真的是女人当政,政必凋吗?

顾廷烨作为皇帝的心腹,又因为自己的亲身经历,自然是更重于血缘亲情,便在朝廷上将皇帝的心事说了出来,极力赞成皇帝。

顾廷烨这边话音刚落就遭到了太后的训斥,并杖责二十。

太后的权威还是很大的,就因为这一句话,让她不高兴,就会惩罚人到他半条命都没有。也是狠心,好像全然忘记了自己当年在危急时刻救下新皇,还他们一个太平盛世的功劳。

《知否》:真的是女人当政,政必凋吗?

更明显的看出,太后就是一门心思的想要占着霸权不放手,就连新皇都对她敬仰几分。她喜欢这种居高临下的感觉,可是实际上让她来治理整个国家,她可以吗?不可以。

虽然太后的态度十分强硬,可是后来,实在是熬不住大臣们的惊扰,放弃了垂帘听政。

她是真心的吗?肯定不是,她只是计划在众人面前演上一场戏。

夜里,她把谏官齐衡叫到身边,说韩章逼迫她盖上印章,逼她放弃朝中事物,可怜她一心一意啊,年老了还受到人欺负。那叫一个可怜,不过都是装出来的,这不是关键,关键的是齐衡信了。

《知否》:真的是女人当政,政必凋吗?

一身常服的太后站在朝堂上哀求韩章和新帝不要苦苦相逼,弄得朝堂上一阵大乱。

不知道他究竟是为了什么?是为了稳住阵脚丈夫的大好河山吗?还是只是为了自己的私欲?但是无论她是什么出发点,她都错了。在那个时候,又有几个女人真正的能够掌握政权。

她后就这样死活不肯放开手,想要得到江山,想要的到权势,还是害怕皇帝不会孝敬自己,任人宰割。

《知否》:真的是女人当政,政必凋吗?

其实她多虑了,既然皇帝愿意在自己尚未之后,依旧赡养母亲,依旧同意你垂帘听政,已经是对你最大的宽容,你还想要怎么样?他不像是一个立马会翻脸,会不孝敬太后的人。她这样过度的担忧,反而会遭人反感。

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的确是有女人当政的,比如吕雉,比如武则天,几乎是人尽皆知,武则天在位的时候并没有祸国殃民,反而一心治理国家,为中国的历史增加了一抹抹光彩。

她有着睿智的判断力,也没有如同平常女子那样的感性,她认定的事情,那么她一定会是去理性的对待。她有野心,有抱负,性格坚强,做事勇猛坚韧,果断不畏困难,实属难得,与男子并没有什么天差地别。

《知否》:真的是女人当政,政必凋吗?

她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与治国的方略。如果剧中的太后也能有她这样的睿智与理性,想必也不会被逼迫将权位还给国君,而是受到大臣们的敬仰,是百姓的福音。可是,她做不到,她占有权利只是为了自己,她的野心也只是为了自己。

历史上的女汉子也不少,著名的便有花木兰替父从军,一介女子,装扮为男儿身,从军几年,上战杀敌,有岂能是这些没有谋略的女主能够做出来的事,更不可能是一个日渐衰老的妇

《知否》:真的是女人当政,政必凋吗?

人能够做到的。

然而,女子终究没有男子的气魄与勇猛,也没有男子的智慧,现代社会依旧是很多的女孩子比不上男孩子的反应力,以及对于家国大事的洞察力。何况是在古代,在女子无猜便是德的时代。

女人当政,如果是容易意气用事的人,那么很可能损坏一个国家,伤害百姓的利益,她没有能力去缓解天下带给她的压力,她也没有办法去应对那个复杂的时代。

战争四起的时候,需要的是男人上阵杀敌,女子身体本就弱小,这是生理方面的原因,永远都改不了的原因。在面对战争的时候,也没有一个女性统领能够真正的做到静下心来,而那个时候的国家,需要的就是一个冷静执着,能够带领百姓逃出这场争端的人。

《知否》:真的是女人当政,政必凋吗?

所以,并不是女人当政,政必凋,男人当政,也有政治凋敝的时刻。我们需要的统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是男女的区别,而是也没有真正的能力的一个区别。

继续阅读